咏风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作品评述

《咏风》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写风景为主题,表达了对风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感慨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中的风的动态,表达了自然界中万物运动的美妙和自然的无穷魅力。诗中的风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和活力,也象征着人生的变幻和无常。

赏析:
诗的开篇两句"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描绘了凉爽的景色,通过使用形容词"肃肃"和"凉"来展现清新的气息。接着,诗人写道"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形象地描述了风吹散烟雾,带动云雾弥漫在山门之间,展现了风的力量和自然景观的变幻。下一句"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表达了风没有固定的痕迹,但在它的运动中却似乎有着某种情感。最后两句"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将诗情引向宁静的画面,日落时山水静谧,君起身时松树发出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风景和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无限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它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人与自然相融合,让读者感受到风的无形力量和大自然的神奇。这首诗词在唐代被广为传诵,对后世的文人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介绍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之孙。六岁善文辞,未冠,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是时诸王鬬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斥之。勃既废,客剑南,久之,补虢州参军。坐事,復除名。勃父福畤,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交趾省父,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八。勃好读书,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书之,不易一字,时人谓之腹藁。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勃有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卷。

诗词推荐

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杂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

小烦溪友语阳侯,好遣漂沙盖石头。能费奔流多少力,前头幸有一沙洲。

阴深古木护涟漪,洞里藏春人不知。不是桃源深有路,如向蝴蝶满璚枝。

伯阳道德释迦心,夫子文章尽可寻。饱食暖衣都不顾,可怜容易过光阴。

今负稔熟收田禾,智能鸡担谷主人家。农人时节一醉饱,擨歈起舞相喧哗。

远及水中蟹,直以投葅醢。

唯将直道信苍苍,可料无名抵宪章。阴骘却应先有谓,已交鸿雁早随阳。

江南九子云深处,亦有新罗国里人。用夏变夷夷变夏,世间毕竟是谁真。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庙略静边荒,天兵耀神武。

福德元无实,本光常湛寂。圆明法界内,杳廓无穷极。

断蓬帆影天平入,夹镜波光水到流。

山翁不办碧油幢,办与秋风斸老椿。嚼雪未论香世界,眠云已惬月轩窗。谁分兔臼玉千杵,不费鸿门璧一双。蚤晚乘槎问银汉,呼童多酿酒成缸。

尽日山行意未销,皈来再与坐溪桥。山童抛石落溪水,唤作鱼儿波面跳。

帝子乘龙夜,三星照户前。两行宫火出,十里道铺筵。罗绮明中识,箫韶暗里传。灯攒九华扇,帐撒五铢钱。交颈文鸳合,和鸣彩凤连。欲知来日美,双拜紫微天。

窗外绿阴添几许。剩有朱樱,尚系残春住。老尽莺雏无一语。飞来衔得樱桃去。坐看画梁双燕乳。燕语呢喃,似惜人迟暮。自是思量渠不与。人间总被思量误。

我世本儒术,所谈圣人篇。圣篇辟乎道,信谓天地根。众贤发蕴奥,授业称专门。传笺与注解,璨璨今犹存。始欲沿其学,陈迹不可言。唯余兵家说,自昔罕所论。因暇聊发箧,故读尚可温。将为文者备,岂必握武贲。终资仁义师,焉愧道德藩。挥毫试析理,已厌前辈繁。信有一日长,可压

旧隐匡庐一草堂,今闻携策谒吾皇。峡云难卷从龙势,古剑终腾出土光。开翅定期归碧落,濯缨宁肯问沧浪。他时得意交知仰,莫忘裁诗寄钓乡。

半生作梦身初到,此日游山兴可知。小盖曲穿杨柳岸,平舆斜掠槿花篱。层轩俯瞰人寰狭,阴洞幽寻古路危。满寺留题谁最警,南唐人写晚唐诗。

霜雪埋百花,及时斗春阳。城南有高士,买屋入花藏。经时不出门,为花日日忙。我居在何许,近止东数坊。亦有佳公子,连车换帷裳。隔墙蜂蝶諠,开户草木香。仙人朱桃椎,发绿童脸芳。此公不可见,此画来远方。竹欹屠苏坞,柳拂辘轳床。素儿虽小小,亦足侑客觞。尚书廊庙具,气若

底事黄鹂唤不休,出门欣见绿阴稠。残花满地无人扫,芳草连天起客愁。泪落田间闻牧笛,醉归江上问渔舟。杜鹃也合催春去,何处而今孟浪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