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袁宏道的《邺城道(其四)》
拼音和注音
lián qián wō gǔ lì , chuáng shàng zhuō dāo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捉刀:(书)(动)曹操将接见匈奴来使,自以为相貌较丑,就叫人代替自己接见匈奴的使者,而自己拿了刀站在一旁。接见完毕,让人问匈奴使臣:“魏王何如?”使臣回答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后因称代笔或顶替别人做事为“捉刀”。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原诗
且著双眉目,休随俗笑嚬。
帘前挝鼓吏,床上捉刀人。
胡粉装尤怪,蔗竿舞入神。
精光如可画,宁与魄俱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