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

高友住山中,无心涉尘圃。
山中有明月,明月照栖鹭。
幽人眠不成,披衣起閒步。
相得静无际,勿讶秦官污。

作品评述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高友》是宋代刘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友住山中,无心涉尘圃。
山中有明月,明月照栖鹭。
幽人眠不成,披衣起閒步。
相得静无际,勿讶秦官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的朋友高友居住在山中的生活情景。高友避开尘世的喧嚣,专心在山间居住,没有参与尘世的纷扰。山中的明月照耀着停栖的鹭鸟,景色宜人。然而,即使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中,高友也无法入眠,不得安宁。于是他披上衣服,随意地步行,享受夜晚的闲适。高友与作者相识已久,二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相处无话不谈,静谧的夜晚仿佛没有尽头。作者在最后一句话中说,不要惊讶于秦朝官员的腐败,意味着他们的交谈超脱了功利和世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高友在山中的生活,表达了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高友选择远离纷扰,住在山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明月照耀着栖居的鹭鸟,形成了一幅宜人的景象,而高友却无法入眠,显示了他内心的不安和无奈。他披上衣服,起身闲步,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平静。作者与高友心灵相通,在这静谧的夜晚,二人相互倾诉,无拘无束,无所畏惧。最后一句话提到秦朝官员的腐败,呼应了高友和作者超脱功利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他们对世事的冷傲和厌倦。整首诗词以淡泊清静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纷扰世俗的厌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以及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这份心境的愿望。

诗词推荐

君诗通大雅,吟觉古风生。外却浮华景,中含教化情。名应高日月,道可润公卿。莫以孤寒耻,孤寒达更荣。

太阳一入地,亦足蒸成霞。老学傥能勉,声绩岂不华。

疏帘薄幔对青灯,鸜鹆喧喧自转更。风雨渺漫人卧病,地炉汤鼎更悲鸣。

一片孤帆无四邻,北风吹过五湖滨。相看尽是江南客,独有君为岭外人。

岁正朱明,礼布元制。惟乐能感,与神合契。阴雾离披,灵驭摇裔。膏泽之庆,期于稔岁。

平绿题诗四十年,寻幽不厌水云边。一犁还又耕春后,三白曾来醉腊前。自笑挂冠林下客,获陪挥尘坐中贤。绝嫌幻色撩人思,快睹晴川远接天。

行人元不恨长途,下马旗亭酒可沽。回首琅琊山不见,西风吹起豆田乌。

春风吹袂过溪塘,有客来称铁面郎。今代贵人甘软媚,可能肮脏倚门墙。

别君二十年,往事飞鸟过。相逢歌慷慨,颇复起衰情。朱颜各华发,此已无可奈。结庐擅青山,吾独为君贺。示我诸贤计,三叹不忍和。功名付千载,袖出莫轻作。老去会有死,嗟来不如饿。烛湖旁舍酒可沽,胜日相从同醉卧。

常武徂征,诗人所称。总干山立,厥象伊凝。

浮家泛宅。旧游记霅溪踪迹。此生已是天涯隔。投老谁知,还作三吴客。故人怪我疏髯黑。醉来犹似丁年日。光阴未肯成虚掷。蜀魄声中,著处有春色。

又归衡岳寺,旧院树冥冥。坐石缝寒衲,寻龛补坏经。峤云笼曙磬,潭草落秋萍。谁伴高窗宿,禅衣挂桂馨。

微日输晴宿霭妆,征鸿迎暖到南州。相呼相唤稻粱熟,年去年来芦苇秋。琴操曾遗中散恨,海濒还见子卿不。夕阳莫傍江楼去,长有别离人倚楼。

晓风鞭袖闯天关,滥缀东西两省班。当日入趋东杂殿,番休却逐侍臣还。

飘零海角悟平生,岂料王孙肯远行。迟日待君游化国,凄风要我到愁城。诗书灰烬宁无梦,翰墨馨香尚有情。闻道东京已返跸,箕云缑月得秋耕。

笔法君追宝晋斋,禅机我愧老蒲鞋。尝僚台阃相知旧,得友江山到处佳。铁马尘高频极目,锦鳞音断岂忘怀。亦思竹底陪溪逸,人品终疑未易侪。

乡里儿,桑麻郁郁禾黍肥,冬有褴襦夏有絺。兄锄弟耨妻在机,夜犬不吠开蓬扉。乡里儿,醉还饱,浊醪初熟劝翁媪。鸣鸠拂羽知年好,齐和杨花踏春草。劝年少,乐耕桑。使君为我剪荆棘,使君为我驱豺狼。林中无虎山有鹿,水底无蛟鱼有鲂。父渔子猎日归暮,月明处处舂黄粱。乡里儿,

三十六物一时空,空空空处自光通。转侧末山不露顶,非男女相主人翁。主人翁,借伴能来用莫穷。百草头上俱胝老,尘尘刹刹是家风。

晚蝉犹噪树,新月遂当天。闵雨心虽切,题诗思亦牵。故应听摵摵,殊愈对娟娟。忆我章泉弟,松窗竹屋边。

山林容我病,道路忆君长。忽枉潇湘句,中含屈宋香。细参同晤语,深卷胜书行。归棹知非远,胡为苦念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