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僧寄拄杖

峭壁猿啼采处深,一枝奇异出孤岑。
感师千里寄来意,发我片云归去心。
窗外冷敲檐冻折,溪边闲点戏鱼沈。
他年必藉相携力,蹇步犹能返故林。

作品评述

《谢僧寄拄杖》是唐代谢邈写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作者收到一位僧人寄来的拄杖,感叹拄杖的奇异和寄托了师德的深意。

中文译文:
峭壁上猿猴啼叫的地方有一根奇异的枝条从孤峰上长出来。感受到远方师傅寄来的深意,激发起我返程的决心。窗外寒冷的击打声冻得屋檐都折断了,溪边的鱼儿一边游戏一边潜入水底。将来我一定能与师傅相携共进,虽然艰险,但仍然能够回到故乡的林木中。

诗意:
这首诗以拄杖为象征,表达了对师傅深深的感激之情和对学问的渴望之情。作者通过描述山林和自然景色,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和对归去的期待。同时,诗中也传达了追求知识和师德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师德的崇敬和对师徒关系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寄托师德的拄杖为线索,将师徒情深和求学之志融合在了一起。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别画面的描绘,加深了读者对作者内心孤独和渴望的体验。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将来与师傅相伴回到故乡,不畏艰险的坚定决心。整体诗意深刻而宛转,表达了对师傅的敬仰、师德的重视以及对知识的追求。

诗词推荐

十日山寒雨不休,仆其痡矣得无愁。老夫自爱归程好,肯为春泥怨鹁鸠。

为惜苔钱妨换砌,因怜山色旋开尊。(闲居)高阁烟霞禅客睡,满城尘土世人忙。(游法华寺)五龙金角向星斗,三洞玉音愁鬼神。(赠道士)蒲草薄裁连蒂白,胭脂浓染半葩红。(题莺粟花,以上并《雅言杂载》)

南国三衣客,三城一见春。花明驰道远,雨涨御沟新。茗忆山中物,云怀岭上邻。如何异乡感,却出解空人。

谷雨初过换夹衣,园林零落到蔷薇。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台省多才吾辈拙,江湖久客暮年归。云门蹋月方清绝,且倚溪桥看夕霏。

镜湖敕赐老江东,未似西归玉局翁。羁枕未容春梦断,清都宛在默存中。每逢佳境携儿去,试问流年与我同。自笑馀生消底物,半篙清涨百滩空。?予与刘器之同发虔州,江水忽清涨丈余,赣石三百里无一见者。至永和,器之解舟先去,予独游清都,作此诗。?

身似孤鸿铩羽翰,悲鸣饮啄住江干。酒阑客思多新感,病起衰颜失故丹。倦枕忽闻中夜雨,疏砧又报一年寒。幽窗晤语无来客,空倚诗情强自宽。

前日东园一看梅,昨朝重看杏花开。从今尽有花时节,判得从公日日来。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西陲失支吾,如老屋积腐。墙闼纵蹂躏,堂屋何依怙。伊谁阶此厉,乃为元老误。疾痛切吾身,利钝难逆睹。瘴暑困新恩,陨星泣忠武。梁坏将安仰,天高杳难诉。向来十二楼,卷帘误一顾。洒泪嫁时衣,谁与论心素。

尝闻魏仲英,谓仕欲行志。后宫权豪等,损去志乃遂。如云皆不可,隐身是为智。此志虽可称,一节非道备。不闻政适人,格心第一义。如未可与权,当道岂易致。齐王好货色,孟子不少刺。导之百姓同,王道真易易。自实学不明,言与实难离。何能格一非,适以滋众伪。最是讲说多,虚文

鹫岭清无尽,池亭趣亦佳。泉冲沙觜出,石压树身斜。居者应遗世,游人欲忘家,莲华峰更好,惜被白云遮。

细雨梅初熟,轻寒麦已秋。路危趋剑道,梦稳过刀州。秦栗非吴食,巴粳类越畴。当垆无复旧,试似长卿永。

起视青天分外青,满天一点更无星。忽惊平地化成水,乃是月华光满庭。笔下何知有前辈,醉中未肯赦空瓶。儿曹夜诵何书册,也遣先生细细听。

雪堆屋背已崔巍,沟瓦垂冰冻不摧。乳石骈罗疑在谷,遗簪璀璨俨成堆。沍寒侵被怜衰老,咀嚼鸣牙忆尚孩。自是中原验时令,江南春候亦难裁。

薄命妇,良家子,无事从军去万里。汉家天子平四夷,护羌都尉裹尸归。念君此行为死别,对君裁缝泉下衣。与君一日为夫妇,千年万岁亦相守。君爱龙城征战功,妾愿青楼欢乐同。人生各各有所欲,讵得将心入君腹。

一点斜阳红欲滴。白鸥飞不尽,楚天碧。渔歌声断晚风急。搅芦花,飞雪满林湿。孤馆百尤集。家山千里远,梦难觅。江湖风月好休拾。故溪云,深处著蓑笠。

水花翦翦坠同云,万里横陈似画坤。不见银杯兼缟带,知谁肯访席为门。

山川重叠远茫茫,欲别先忧别恨长。红芍药花虽共醉,绿蘼芜影又分将。鸳鸯有路高低去,鸿雁南飞一两行。惆怅与君烟景迥,不知何日到潇湘。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岭北回征帆,巴东问故人。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湖上花光何处寻?朱朱白白自成林。衰翁何预伤春事,闲客犹怀爱物心。欲堕每愁风骤起,正开却要日微阴。兰亭禹庙平生事,一榼芳醪莫厌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