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王逢的《古从军行七首(其六)》
拼音和注音
xì hú dūn shī shū , jì zūn shì yǎ gē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诗书:诗书shī-shū∶指《诗经》和《尚书》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泛指一般书籍、诗文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雅歌:伴以雅乐歌唱的诗歌。风雅的歌吟。
王逢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原诗
郤縠敦诗书,祭遵事雅歌。
非才衒空名,覆败诚不多。
小范真吾师,匹马双导戈。
笑拥兵十万,夜下白鹿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