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出自先秦代左丘明的《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出自先秦左丘明的《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拼音和注音

fàn xuān zi wéi zhèng , zhū hóu zhī bì zhòng , zhèng rén bìng zhī 。

翻译及意思

晋范宣子执政,诸侯去朝见晋国时的贡纳的财礼很重,郑国人对此感到头痛。

词语释义

诸侯:(名)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为政:1.治理国家、执掌国政。2.指执政者。3.处理政事。4.做主。5.作官。6.孔子著作。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原诗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宣子说,乃轻币。

诗词推荐

苍苍古庙映林峦,漠漠烟霞覆古坛。精魄不知何处在,威风犹入浙江寒。

貌棱层兮心洁贞,玉韫质兮金作声。芙蓉冠兮独立,佩宝璐兮缤分。胡拳拳兮石友,期风韵我兮相守。瞠人眼兮老西丑,自心知兮坚久。彼平泉兮森离立,纷品第兮罗甲乙。吾何嗜兮狷介,宁与汝兮同癖。琴书兮左右,龟鹤兮前后。觌面兮峥嵘,忘言兮一笑。泰山兮非大,拳石兮非小。体无

碧纱窗下拆缄封,一纸从头彻尾空。料想仙郎无别意,忆人长在不言中。

月若半环云若吐,高楼帘卷当南浦。应是石城艇子来,两桨咿哑过花坞。正值连宵酒未醒,不宜此际兼微雨。直教笔底有文星,亦应难状分明苦。

潭国寒多春事迟,南来地暖意都迷。城阴雨过腊初近,梅子青青桃满蹊。

前岁守廪京城西,有如勾践巢会稽。引杯尝胆未雪耻,怒蛙起揖当涔蹄。海天白日蔽光影,霹雳一过收云霓。九皋澄明鹤翅湿,欲暮刷羽声嘶嘶。客来东方美须鬣,夜光出袖行无迷。授予照眼已希世,自顾臭辣犹萍齑。文章制作比善塑,物象变怪一以泥。泥虽各用有巧拙,巧之高绝非由梯。

百世孤芳肯自媒。直须诗句与推排。不然唤近酒边来。自有渊明方有菊,若无和靖即无梅。只今何处向人开。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灯冷。浑似潇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敧,玉搔斜,酒初醒。

蓬阁虚生白,兰台汗杀青。英游迷岁月,神武动风霆。迁擢恩频忝,黔黎困未醒。空希范蠡去,羞对浙江亭。

出家儿,贪美膳。不顾抛撒,掉粉洗面。吃素签、包子假鼋,甚道家体面。美口腹,非长便。粗茶淡饭,且填坑堑。乐清贫、恬淡优游,别是

五斗区区肯折腰,眉山早计不如陶。小屏一枕不乡梦,五柳门前月正高。

鉴湖五月凉风起,荷叶荷花香旎旎。先生到县花正开,濯足船头弄秋水。圣朝复兴文武科,诸生习射更弦歌。他年大比登髦俊,应报新昌县里多。

襄阳女儿夜行游,牵衣把袂大堤头。歌声未歇笑声起,唱处无情闻处愁。珠榼玉佩摇春绿,北渚南湖相间属。至今荆楚宦游人,犹唱襄阳《大堤曲》。

岩云黏壁白,瀑雨点帘斑。诗句鸦初晓,乡愁日半山。故人来沼上,好鸟韵窗间。树近夜先到,村空春未还。

箨老泯黄千仞种,个中风味亦佳哉。误人政为甘言诱,爱我从渠苦口来。

鸲之仍鹆之,尔名今是非。人言不踰济,何事满苔矶。

何处春来,试烦君向盘中看。韭黄犹短。玉指呵寒翦。犀_调匀,更为双双卷。情何限。怕寒须暖。先酌黄金盏。

菰月苹风逗葛裳,出城赴得一番凉。荷花笑沐燕支露,将谓无人见晓妆。

孤灯照影听初鸡,揽辔情怀倍惨凄。雪作未成云意闹,茅荒无际客魂迷。触寒手指藏犹裂,畏嶮图书弃不携。老去有文无卖处,等闲题遍蜀东西。

虽贫无害日高眠,人不堪忧我自便。锻练物情时得意,新诗还有百来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