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教谕

鉴湖五月凉风起,荷叶荷花香旎旎。
先生到县花正开,濯足船头弄秋水。
圣朝复兴文武科,诸生习射更弦歌。
他年大比登髦俊,应报新昌县里多。

作品评述

《送张教谕》是明代杨基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月的鉴湖,凉风吹起,荷叶和荷花散发着香气。
先生来到县城,花儿正盛开,他坐在船头,洗脚玩弄秋水。
圣朝复兴,文武科举兴盛,学生们学习射箭、弦歌之技。
未来的大比赛,登上状元的聪明才俊,必定会回报新昌县的深情厚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明朝时期的景象。五月的鉴湖景色宜人,凉风吹拂,荷叶和荷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营造出一片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先生"是指受命前往县城担任官职的知识分子,他在这个时节来到县城,正值花开之际。他坐在船头,享受着洗脚的乐趣,同时也沉浸在秋水的美景之中。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繁荣的祝愿以及对知识分子的赞美。

赏析:
《送张教谕》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明代时期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知识分子的称赞,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安宁和人才培养的祝愿。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通过描绘湖泊的凉风和花朵的香气,展示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作者对知识分子的称赞也体现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强调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和平繁荣的向往和对知识分子的赞美之情。

诗词推荐

孔明屡出师,常苦粮食少。公今主边计,积粟丘阜小。卧龙志空大,流马功竟杳。当时若得公,大事指顾了。

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

伊尹定归商社稷,霍光终作汉臣邻。

云梦胸中吞八九,了无官事苦相关。庙堂曾引五星缕,岩壑今疏八节滩。鸟织白云机杼阔,溪喧苍石杵碪寒。东山难恋山中相,梅子枝头正着酸。

汉廷簪绂簉金张,初服逡巡返士乡。勇退能为疏傅去,过刚似胜次公狂。庭梧陨叶元非死,秋燕辞巢不待凉。玩物察时远宋咎,不须空热九回肠。

戎羯谁令识善言,刑将不舍遽能原。垂成却罢凤仪殿,仍改逍遥纳谏园。

日高高,蚕蠕蠕。蚕能衣被天下,不遑自保其躯。

吾家小院千里驹,眉宇照人自秀整。平生尚友唐山陶,拔俗翩翩有高骋。

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

楼上风流庾使君,笙歌曾醉此中闻。目前已是陵阳路,回首丛山满眼云。晚树萧萧促织愁,风帘似水满床秋。千山不碍笙歌月,谁伴羊公上夜楼。

方外参军语太赊,文茵萋斐锦成霞。齐王国印封韩信,古战场文识李华。不醉而狂乌变白,以无为有古生花。哧燕书自何人计,只问军中李左车。

揽春群玉写芳怀,次第安排到药苔。但得斯文留脉在,须教我辈放眉开。疏风细雨桃花过,竹屋柴门燕子来。老去湖山无复梦,荷锄西崦觅桤栽。

抱璞而居,其谁别玉。乔君不献,自尊两足。窥其狱户,视其邑庭。吏无重糈,民有颂声。提平如砥,持廉如水。观其中,公清有余。相其貌,固凡人耳。

江上西风督戌秋,国人延颈捷随收。中宵弃甲三军溃,往岁藏弓百战休。甚羡虞公前采石,可怜丁谓后雷州。诸贤着意筹新局,嫠妇如今正有忧。

日云暮兮下嵩山,路连绵兮树石间。出谷口兮见明月,心裴回兮不能还。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白头。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岩城笳鼓动高秋。万灶拥貔貅。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风流。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涓辰协吉,时维春元。上册三殿,旷古无前。思齐重闻,积庆有源。是尊是崇,帝心载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