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九十八首

仰之弥高,赞之弥坚。
瞻之在后,忽然在前。
石头重举,隐峰无言。
若更不会,三千大千。

作品评述

《颂古九十八首》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仰之弥高,赞之弥坚。
对于古代的伟大文化和智慧,我们的敬仰愈发深沉;对于古代的伟大人物和事迹,我们的赞美愈发坚定。

瞻之在后,忽然在前。
我们不仅仅是追随者,更是借鉴者。我们在追寻古代的光辉时刻,却忽然发现它们就在我们眼前。

石头重举,隐峰无言。
即使是沉甸甸的石头,也能通过隐喻表达出深沉的思想。山峰虽然无声,却能给人以启示。

若更不会,三千大千。
即使我们对这些古代文化和智慧一无所知,它们仍然存在于广袤的宇宙中。这句表达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们超越了我们个人的认知。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智慧的敬仰和赞美,以及对古代人物和事迹的追随和借鉴。通过隐喻的手法,诗人揭示了深邃的思想和启示,使人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超越个人的智慧。整首诗词富有哲理性和思想性,引发人们对古代文化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对酒当歌劳客劝。惜花只惜年华晚。寒艳冷香秋不管。情眷眷。凭栏尽日愁无限。思抱芳期随寒雁。悔无深意传双燕。怅望一枝难寄远。人不见。楼头望断相思眼。

篱落西风野老家,闲看景物感年华。柳衰荷改芙蓉死,交割秋光与菊花。

行年三十忆南游,稳驾沧溟万斛舟。常记早秋雷雨霁,柁师指点说流求。

二月风堪爱,悠悠天际生。向空鸣籁细,乘暝作寒轻。拂水纹层浪,穿条杌紫茎。烦君期素魄,相伴倒春清。

无事题取一首,我侬不落他人后。略略绰绰思大口,醇醇酽酽白家酒。醉中犹道未沾唇,被人问著还打手。不打手,三年一闰,冬后数九。

溥博仁由性,诚明德乃真。岂能名荡荡,聊与万方春。

银叶香销暑簟清。枕鸳醉倚玉钗横。起来红日半窗明。多病情怀无可奈,惜花天气恼余酲。瑶琴谁弄晓莺声。

人生能几月圆时,歌之舞之复蹈之。月为一人我成三,更遣青州从事相追随。四人好在都无阙,相劝相酬到明发。此夜山河有主张,锁碎繁星俱灭没。采石已来五百春,当时青天为宇四无邻。上下通秀皆冰玉,岂徒眉宇真天人。力士嗔人譬如刀割大江水,世间閒是閒非皆如此。君不见李白携

贯凤团花巧施设,黑漫漫地转希奇。做教底板坚宾著,自有傍人彩画伊。

扬子津头月下,临都驿里灯前。昨日老于前日,去年春似今年。谢守归为秘监,冯公老作郎官。前事不须问着,新诗且更吟看。

相逢未易可疏亲,不是登墙宋玉邻。林下风标许谁比,直须江左谢夫人。

道大谁能用,功名一念微。释然文石梦,轻似岫云归。霞岭空重历,天书的又飞。翻身凤池去,分阃却成非。

尚忆龙蟠国,城西作客时。有山皆载酒,无日不赓诗。风雨交游散,江湖泪眼悲。百年心事在,只有凤雏知。

我君肇当阳,憸佞毕退听。示民以好恶,观此第一政。薛惟司马范,二老文且正。堂堂外王父,九牧称无尽。宸章粲褒贲,倬彼云汉盛。昭回天下来,光生万象俊。小臣行抱忧,中路得此庆。慨然夷望归,欣闻比干赠。伤心外王父,三黜坐谏争。未为召公保,亟上丞相印。群邪肆欺诬,不死

溪流浸茅宇,短檐挂犁锄。柔桑交午阴,幽禽时相呼。稚子跨犊眠,梦归候朝驩。稼翁择其劳,暂往携陶壶。老妻督少妇,择茧停辟纑。轻雨日日零,群苗尽怀苏。

冬夜嫌长只望春,春宵又永更何言。睫梢强合终无睡,脚底相摩也不温。竟夕松风听到晓,忽明灯火看来昏。拥紬却起蒙头坐,顾影真成一病猿。

尧没三千岁,青松古庙存。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日色促归人,连歌倒芳樽。马嘶俱醉起,分手更何言。

东山气鸿濛,宫殿居上头。君来必十月,树羽临九州。阴火煮玉泉,喷薄涨岩幽。有时浴赤日,光抱空中楼。阆风入辙迹,旷原延冥搜。沸天万乘动,观水百丈湫。幽灵斯可佳,王命官属休。初闻龙用壮,擘石摧林丘。中夜窟宅改,移因风雨秋。倒悬瑶池影,屈注苍江流。味如甘露浆,挥弄

举首西风漫障尘,清无纤翳六花新。谢庭拟似吟飞絮,洛浦飘飖见丽人。漏箭不知楼外晓,觥筹先发坐中春。兔园盛集应难继,空想当时主与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