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散

客散书堂秋日凉,山风吹雨葛花香。
竹床藤簟茶初熟,消受山人午睡长。

作品评述

《客散》是明代诗人方太古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客散书堂秋日凉,
山风吹雨葛花香。
竹床藤簟茶初熟,
消受山人午睡长。

译文:
客人离去,书堂中的秋日凉爽,
山风吹动雨中的葛花香。
竹床上的藤席,新泡的茶已经成熟,
尽情享受山人午睡的悠长时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山居景象。客人已经离去,书堂中的秋日凉爽,山风吹拂着雨中的葛花,散发出一种清新的香气。山人在竹床上铺着藤席,准备品尝初熟的茶叶,安享午后的宁静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恬淡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描绘客人离去后的场景,诗人展现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状态。秋日凉爽的气候、山风吹拂的葛花香气,都给人带来一种宜人的感受。竹床和藤簟的使用,展现了淳朴的山居生活,而初熟的茶叶则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的孕育和成长。山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尽情享受午后的午睡,彰显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清雅的山居景象,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恬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山居生活的宁静和舒适,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珍视。

诗词推荐

薄雨初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已是经年,杳杳音尘多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卫青开幕府,杨仆将楼船。汉节梅花外,春城海水边。铜梁书远及,珠浦使将旋。贫病他乡老,烦君万里传。

老听笙歌亦解愁,醉中因遣合甘州。行追赤岭千山外,坐想黄河一曲流。日暮岂堪征妇怨,路傍能结旅人愁。左绵刺史心先死,泪满朱弦催白头。

故著青山尽底围,直疑挂起片帆飞。好风忽送潮声近,啼鸟相呼树影归。老去六窗谁是伴,颓然一几自忘机。我初不作京华梦,分取松枝对客挥。

河水流溷溷,山头种荞麦。两个胡孙门底来,东家阿嫂决一百。

银床叶暗飘,霜月夜迢迢。寒极犀难辟,忧多酒漫消。荀炉残更换,湘瑟罢仍调。谁道河流浅,盈盈万里遥。

年来兵饷瘠吾农,在遣仁侯作岁丰。燕寝书清尘不到,螺江春满泽无穷。诗陶幽雅熙熙俗,文续周书噩噩风。别乘自怜无锸地,劝耕却得到山中。

鸡鸣发余杭,到寺已亭午。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平生睡不足,急扫清风宇。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浩歌出门去,暮色入村坞。微月半隐山,圆荷争泻露。相携石桥上,夜与故人语。明朝入山房,石镜炯当路。昔照熊虎姿,今为

费君投杖处,行客过彷徨。水面风雷散,沙头草木荒。一壶谁世界,千古共凄凉。大块偏劳我,烧丹未有方。

寂历斜阳岸,高低犹涨痕。轻舟随浪稳,远水带烟昏。野色几番换,乔林何处村。情怀了无事,安得易销魂。

月华飞下海棠枝,楼头春风鼓角悲。玉杯吸乾漏声转,金剑舞罢花影移。蘂珠仙子笑移烛,唤起苍潭老龙哭。一片高山流水心,三奏霓裳羽衣曲。初如古涧寒泉鸣,转入哀猿凄切声。吟猱撚抹无尽意,似语如愁不可听。神霄宫中归未得,天上此夕知何夕。琼楼冷落琪花空,更作胡笳十八拍。

全似秋空白云,不应日堕红尘。楼上何人远望,黯然无语销魂。

白云峰下白云堂,堂上高人一辨香。绕殿持经山四合,缭墙行道木千章。众生示免婴时苦,大士宁能与世忘。祈雨祈晴来复去,此身却似白云忙。

沟水通宫苑,泠泠去复回。无人漏言语,红叶是良媒。

动觉日月短,静知时岁长。自悲道路人,暂宿空闲堂。孤烛让清昼,纱巾敛辉光。高僧积素行,事外无刚强。我有岩下桂,愿为炉中香。不惜青翠姿,为君扬芬芳。淮水色不污,汴流徒浑黄。且将琉璃意,净缀芙蓉章。明日还独行,羁愁来旧肠。

蟾宫有兔臼,捣药千万年。药有长生术,世人无计传。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泪满罗衣酒满卮,一声歌断怨伤离。如今两地心中事,直是瞿昙也不知。

祖启瑶光,诞生明圣。尊极母箅,帝庸作命。宝章煌煌,导以笙声。还燕慈宁,邦家徯庆。

青山长寂寞,南望独高歌。四海故人尽,九原新垄多。西沉浮世日,东注逝川波。不使年华驻,此生能几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