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泉

香味清机仙府回,萦纡乱石便流杯。
春风莫泛桃花去,恐引凡人入洞来。

作品评述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泉》

香味清机仙府回,
萦纡乱石便流杯。
春风莫泛桃花去,
恐引凡人入洞来。

中文译文:

仙府回归,香气清新,
曲折的溪流绕过乱石,
就成了美酒之杯。
春风吹动着桃花,
请不要随意漂流而去,
恐怕会引诱凡人进入洞府。

诗意及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茅山的山泉景致,以及人们对茅山仙境的向往和警示。

诗中的“香味清机仙府回”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山泉回流的清新和仙境的氛围。茅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被认为是仙境之地,以其清幽和神秘而闻名。诗人通过描述山泉的清新香味,将读者带入仙境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萦纡乱石便流杯”,描绘了泉水曲折流动的景象,石头间的蜿蜒水流如同一杯美酒,给人带来愉悦和惊喜之感。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春风莫泛桃花去,恐引凡人入洞来”中,提醒人们不要随意随波逐流。春天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象征诱惑和世俗。诗人告诫人们不要为了追逐外界的美丽而迷失自己,恐怕会被引入凡间,远离了仙境的幽静。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茅山山泉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们追逐美好的欲望和对于仙境的珍贵警示。通过对比仙境和凡间的对比,引发人们对于真实与虚幻、世俗与超脱的思考。

诗词推荐

雨霁禽鱼乐,风生草木香。老惊时易失,闲觉日偏长。合合蛙何怒?翩翩蝶许忙!闭门真得计,切勿变轩昂。

吴中秋晚气犹和,疾竖其如此老何?鸟语渐稀人睡美,木阴初薄夕阳多。扫园日日成幽趣,抚枕时时亦浩歌。车辙久空君勿叹,文殊自解问维摩。

跋涉山程往又还,老怀不是爱游山。为闻父老勤相送,立满溪头几日閒。

明珠盈斗,黄金作屋,占了湘中秋色。金风玉露不胜情,看天上、人间今夕。枝头一点,琴心三叠,算有诗名消得。野堂从此不萧疏,问何日、尊前唤客。

蟹之风月元无价,只卖百钱那是钱。醉堕多生贪爱业,贫随现在喜欢缘。以名怒尔吾何敢,谓腹负予谁不然。新与客尝秋已老,岂堪持到菊花前。

摇摇红雾一枝斜,看舞东风两髻娃。堪笑年年未归客,借人池馆赏春花。

安阳好,物外占天平。叠叠挼蓝烟岫色,淙淙鸣玉晚溪声。仙路驭风行。松路转,丹碧照飞甍。金界花开常烂熳,云根石秀小峥嵘。幽事不胜清。

飘飘随暮雨,飒飒落秋山。(《落叶》,王正字《诗格》)

比夕皆佳月,几年无此期。亲朋方战蚁,而我自驱羸。夜作银河隔,明当玉树窥。犹须发高咏,于以慰以思。

胸涵阳秋笔,眼高古今宙。周子定可人,万象栖一咮。眇睨纨绮郎,自诡多文富。世有九鼎珍,唾去不渠嗅。

塞雁南来已北归,乡心空逐暮云飞。楝花落尽寒犹在,月下金波点客衣。

圣恩宽大放还乡,便著草鞋挑钵囊。中路忽逢天柱招,一行今侍玉皇香。浮舟载月苕溪上,倚杖瞻云魏阙旁。身到通明上头馆,好山惊见暮苍苍。

日重光,今日西没,明日上榑桑。日重光,日复日,上榑桑。人长往,不返故室堂。日重光,身后西目谁短长。日重光,言果果,神伥伥。

楚水和烟海浪通,又擎杯锡去山东。道情虽拟攀孤鹤,诗业那堪至远公。梦入深云香雨滴,吟搜残雪石林空。朱门再到知何日,一片征帆万里风。

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

翁自析薪儿负薪,一生不似此年贫。折除却得常强健,天定方知果胜人。

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茫茫尘世里,独清闲。自然炉鼎,虎绕与龙盘。九转丹砂就,一粒刀圭,便成陆地神仙任万钉宝带貂蝉,富贵欲熏天。黄粱炊未熟,梦惊残。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袖手江南去,白蘋红蓼,又寻湓浦庐山。

宫鸦叫赤光,潮声入宫宫影凉。火华啼露卷横塘,金堤四合宛柔扬。美人荷裙芙蓉妆,柔荑萦雾棹龙航。采莲一声歌态长,青丝结眼捕鸳鸯。

百和香凝宝络,长生酒满金尊。葱葱佳气霭庭萱。同把椿龄祝愿。玉树已生谢砌,孙枝复长于门。伫看百子共千孙。此去公侯衮衮。

月中玉兔日中鸦。随我度年华。不管寒暄风雨,饱饭热煎茶。居士竹,故侯瓜。老生涯。自然天地,本分云山,到处为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