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旧本作失题)

耨月耕烟水国春,薄徒应笑作农人。
皇王尚法三推礼,白社宁忘四体勤。
雨洒蓑衣芳草暗,鸟啼云树小村贫。
犹胜堕力求飧者,五斗低腰走世尘。

作品评述

诗名:《鸿门(旧本作失题)》
作者:徐夤(唐代)

译文:
月圆星稀,水乡的国家迎来了春天,
虽然我那纤薄的身躯看起来像个农夫。
皇帝和王子们都崇尚立法和仪式,
而我只是在贫困的小村庄里埋头劳作。
雨水洒落在我身上,稻草中弥漫着芳香,
鸟儿在云树间啼叫,小村子里的人们生活贫苦。
尽管如此,我比那些奔波求食的人们幸运,
因为我只需努力耕种五斗米而不用低头走在世俗的尘埃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文字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慨和心境。诗中的“耨月耕烟水国春”描绘了农田里辛勤的农耕场景,暗示着作者是一个劳作的农夫。然而,作者在“薄徒应笑作农人”中自嘲自己的身份低微,并以此来对比皇帝和王子们的高贵地位。接着,“皇王尚法三推礼,白社宁忘四体勤”一句让人们反思,即使是在皇帝和贵族统治的社会中,庶民的劳动也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值得尊重的。

下文中的雨水洒落在身上,芳草的香气在稻草中弥漫以及鸟儿在云树间的啼叫,展现了农村的宁静和美景,同时也暗示着农民的辛勤付出。最后一句“五斗低腰走世尘”描述了作者低头走在尘埃世界中的奔波,显示出作者对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无奈和辛苦。

整首诗通过对农夫身份的自嘲和对农民劳动的赞颂,反映了唐代社会阶级的不平等和劳动者的辛劳,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他们的关注和同情。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味,展现出唐代劳动人民的坚韧和勤劳精神。

作者介绍

徐夤,字昭梦,莆田人。登干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畧,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着有《探龙》、《钓矶》二集,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铁骑飞空京洛收,会盟赞普散边愁。十年一觉长安梦,不识何人是楚囚。

添憔悴、看肌瘦损。

旋剪香罗列地垂,娇红嫩绿写珠玑。花前欲作重重结,系定春光不放归。

医从和扁来,未著却老方。吾晚乃得之,莫如麴櫱良。一杯脸生春,况复累十觞。坐令桃花红,换尽霜叶黄。看镜喜欲舞,追还少年狂。但恨宝钗楼,胡沙隔咸阳,芳华虽无恙,万里遥相望。感叹径投枕,悲欢两茫茫!

祥云皓鹤盘碧空,乔松稍稍韵微风。绛节影来,朱幡响丁东,相公清斋朝蕊宫。太上符箓龙蛇踪,散花天女侍香童。隔烟遥望见云水,弹璈吹凤清珑珑。丹砂黄金世可度,愿启一言告仙翁。道门弟子山中客,长向山中礼空碧。九色真龙上汉时,愿把霓幢引烟策。

林峦影里有清贤,与我相知二十年。书札爱工精玉筯,利名抛舍住金田。吟容贾岛称诗匠,辞许刘灵作酒仙。别后近闻栖华岳,乱云应瓷情眠。

净剃霜髭展旧真,自疑容貌是前身。僧中独守三千戒,诗里閒销七十春。僻寺苏深人到少,故山云好梦归频。禅斋近日谁还往,只有西垣放逐臣。

荆璞天下珍,价重金百镒。谁能玉其德,有亦未易识。陆沈黄绶间,心不计喧寂。挽之置通津,谁借一臂力。穷山抱白虹,缇袭贵燕石。

峨冠执法公家整,端冕临祠我亦严。深米炉香通问讯,小寒清坐隔疏帘。

郭内清溪响,溪南列岫光。林花千树白,屿柳一川黄。野店明丹垩,邮签列短长。先生心爱此,车过未须忙。

洛阳二月三月春,车轮马足飘香尘。金钱散尽花不见,买得桃李犹非真。

一别定不免,重来聊见情。匆匆置朝饭,愦愦困余酲。会合知何日,升沉恐异情。毋忘尺书寄,慰此寸心倾。

川岳沦精气,风华丧杰才。典刑留大雅,文象坼中台。聚窟香难破,鈞天梦不回。只应之帝所,鸣玉侍丹台。

门有车马客,问君何乡士。捷步往相讯,果得旧邻里。凄凄声中情,慊慊增下俚。语昔有故悲,论今无新喜。清晨相访慰,日暮不能已。欢戚竞寻叙,谈调何终止。辞端竟未究,忽唱分途始。前悲尚未弭,后戚方复起。嘶声盈我口,谈言在我耳。“手迹可传心,愿尔笃行李。”

庄周昔贷粟,犹欲舂脱之。鲁公亦乞米,炊煮尚不辞。渊明端乞食,亦不避嗟来。呜呼天下士,死生寄一杯。斗水何所直,远汲苦姜诗。幸有余薪米,养此老不才。至味久不坏,可为子孙贻。

芙蓉香冷箫声杳,月淡烟青楚宫晓。仙禽不语雪衣轻,相逢却恨秋风早。土花翠浅霜露濛,山梨小结丹砂红。主人醉倒不知春,梦回故苑寒云浓。

楼外春风桃李阴。记一笑千金。翠眉山敛眼波侵。情滴滴、怨深深。当初见了,而今别后,算此恨难禁。与其向后两关心。又何似、□而今。

病侵衰境频须药,日漏寒云旋作晴。幽鸟唤回残枕梦,蛮童扶下野堂行。书生本自安穷处,丰岁何妨乐太平。新买西村两黄犊,闲招邻曲议春耕。

出门无所求,藜杖常挂壁。睡起日将午,耳目有清适。冰池坼寒光,雪檐响清滴。道人期不来,独看麻衣易。

古寺孤云际,寒斋落叶中。消愁惟是酒,无奈酒尊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