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清不受太古障,锵我琴韵生玉哀。

出自清代姚燮的《合丈八笺四纸画一巨梅七日而成》

出自清姚燮的《合丈八笺四纸画一巨梅七日而成》

拼音和注音

shén qīng bù shòu tài gǔ zhàng , qiāng wǒ qín yùn shēng yù ā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琴韵:犹琴音。指琴音的韵味。

太古:(名)最古的时代(指人类还没有开化的时代)。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前身结屋罗浮隈,大梅先生胸有梅。

胸中梅花第一树,结雪为骨冰为胎。

出山喜遘玉堂客,入劫惧染萧州埃。

空天堕蝶亿万万,地气下吸成苔莓。

江城上元春灯辉,遍悬火齐雕明瑰。

渊阗羯鼓动九巷,革声排荡神枢雷。

夜中急雨打凄艳,静月独向吾窗窥。

窗前老桕百尺竖,祥雯荫屋青离披。

中巢一鹤翅轮大,千年顶结朱砂堆。

神清不受太古障,锵我琴韵生玉哀。

我方沈思入䆗窱,珊瑚莽作枯朽摧。

缭根细网白非铁,万廉如罫龙绡裁。

藐姑含睇翩其来,置酒招坐金银台。

似愁六合阳易遁,索我始气嘘残灰。

踌躇半晌臂忽动,海眼痛扫玄阴开。

蛟螭生狞起战斗,风云离合难寻猜。

星精耿落真宰手,石壁倒挂天堑眉。

七日来复见消息,十年积愤供发挥。

回看墨瓮等枯井,巨毫秃尽髯䯱䰄。

事关性命不关技,国之桢干仙之才。

扫堂代几尚嫌窄,苦我背偻袜不鞋。

人间脂粉听狼藉,操此笔者今还谁?

维时凤历正寅始,各搜妙想誇谲恢。

悔无实际托根蒂,精华飘散何由追?

而我闭门独成此,直令众象惭芳菲。

庋藏安肯赠庸俗,悬同北斗争崔嵬。

不同北斗争崔嵬,拉杂烧之亦所宜。

尔魂定去华岳顶,莲舟太乙同因依。

啼饥怨冻满天下,被尔煦妪无穷期。

否则守尔寒瘦态,屈体仍作空山魁。

荫我前身旧住屋,如桕荫我今屋楣。

屋中丹炉尚无恙,向平累毕吾当归。

诗词推荐

新秋菡萏发红英,向晚风飘满郡馨。万叠水纹罗乍展,一双鸂鶒绣初成。采莲女散吴歌阕,拾翠人归楚雨晴。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

夫君何感命,拾载困风尘。薄宦须流落,孤吟更苦辛。山寒泉易冻,边近草难春。珍重常招隐,惭非孟子邻。

积雪严霜转眼空,春回无处不春风。欲知造物无穷妙,但看萱根与菊丛。

双鹤翩翩溧水阳,红尘不染素衣裳。一归华表饮风露,一住沧州谋稻粱。湖海波涛多起伏,争食那能效鸡鹜。戛然长唳楚天宽,有日相从逐鸿鹄。

太守职民治,诏书劭吾农。载酒事缅邈,作室当廨中。况凭轩牖高,中视田野功。澹沲沐新泽,依微生柔风。江潮涨新绿,山麓延朝红。耕锄时节动,歌谣声意通。惭非共理材,幸遘频年丰。未厌畎亩乐,驾言谁相从。

年过五十到南宫,章句无名荷至公。黄纸开呈相府后,朱衣引入谢班中。诸曹纵许为仙侣,群吏多嫌是老翁。最幸紫薇郎见爱,独称官与古人同。

处士幽居安在,荷花十里西湖。无谓一池褊小,以人为重何殊。

过了元宵到晓钟,一年乐事又成空。杯行不用深辞醉,明日君西我亦东。

於食等者,於法亦等。於法等者,於食亦等。法食双运,平等普薰。

急景递衰老,此经谁养真。松留千载鹤,碑隔六朝人。洞水流花早,壶天闭雪春。其如为名利,归踏五陵尘。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臣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昔

昔仕闽江日,民淳簿领闲。同寮飞酒海,小吏擘蚝山。梦境悠然逝,羸躯独尔顽。所嗟晨镜里,非复旧朱颜。

反于尔心,孰无爱敬。即是而推,乌往不顺。

鸦报千林晓,梅供一枕香。晓来春思倦,余梦尚悠扬。

俯为江山特地来,势须时暂走尘埃。稍闲便着携官酒,一酹吴王旧钓台。

我生守荒学,意造无根蔕。时时写所蕴,致远终恐泥。小劳斲鼻巧,霜风扫氛翳。一言可终身,万金宁良惠。

投老持竿柳外村,尺书久不抵修门。料应下榻从容日,自说通家好子孙。

文豹以皮豜以肉,鹿兼坐此命难赎。梅花肤革充靴材,人恰跣行畏伤足。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广岸流波远,清飚襟袖开。登临忘畏景,宴息绝纖埃。逐渡轻云去,零空细雨来。斯亭不受暑,归客意裴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