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霁望

新秋菡萏发红英,向晚风飘满郡馨。
万叠水纹罗乍展,一双鸂鶒绣初成。
采莲女散吴歌阕,拾翠人归楚雨晴。
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

作品评述

《莲塘霁望》是一首唐代诗歌,作者是刘兼。诗中描绘了新秋时节莲塘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新秋菡萏发红英,
向晚风飘满郡馨。
万叠水纹罗乍展,
一双鸂鶒绣初成。
采莲女散吴歌阕,
拾翠人归楚雨晴。
远岸牧童吹短笛,
蓼花深处信牛行。

诗意:诗人通过描绘莲塘景色,表达了他对秋天的美丽和生活情趣的热爱。秋天的菡萏开放,红艳鲜丽,微风吹拂着郡馨的香气。水面展开了无数层次的波纹,鸂鶒成对地游动,宛如艳丽的绣花。采莲的女子在吴歌声中分散开去,拾翠的人归来时楚地的雨已停,晴朗明媚。远岸上的牧童吹着短笛,深处的蓼花向着牛行表示信任。

赏析:这首诗以秋天的莲塘为背景,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景色和生活场景。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以及丰富的形象和意象,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趣。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如新秋的菡萏与向晚的风、万叠水纹与一双鸂鶒、采莲女与拾翠人等。这些对比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了鲜明的反差,使诗歌更具生动性和艺术感。

此外,诗中还有牧童和牛行的形象,体现了农村生活的安宁和和谐。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作者对美丽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给人一种愉悦和宁静的感觉。

总之,《莲塘霁望》以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和对比的手法,展示了秋天莲塘的美景和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诗词推荐

鲈鱼未上夜潮回,吹备蓬窗古岸隈。谁遣戴公山上住,两回牵帅子猷来。

豸冠风采动簪绅,天子如何不得臣。去后赤心常体国,从前冷语颇冰人。好官尽属时贤做,近事看来局面新。轮辙深依梅竹下,一僮一鹤伴吟身。

苏秦尝佩六国印,许由还厌一瓢风。了无佗能相通变,可笑僧繇画志公。

祖师正渴山头水,龙女俄分海眼泉。万事不离无始劫,千年賸结未来缘。

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绕画堂。眉黛蹙成游子恨,脸红烧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送目,不知谁是楚襄王。

冉冉年华过上元,梅花如雪照江村。云归翠窦初收雨,人清怕寒嬾出门。香烬已残炉未冷,客谈方剧酒重温。尚嫌尘境妨幽致,过埭船声暮正喧。

浩*结成宝篆,清风吹散云蒙。一轮明月照虚空。好把精神舞弄。撞透玉京天上,冲开金阙门中。元神独坐广寒宫。率领群仙宗奉。

献奠云毕,纯嘏祁祁。威灵藏用,邈矣何之。

旧日追游尽,萧条幸有君。无能消宿雨,未可怨朝云。燕市茱萸酒,秦楼翡翠裙。共来拚一醉,应胜隔墙闻。

台上起凉风,乘闲览岁功。自随台席贵,尽许羽觞同。楼殿斜晖照,江山极望通。赋诗思共乐,俱得咏诗丰。

美人隔云水,广永几千里。白日有没时,相思无穷已。夜雨翳灯花,凉风折窗纸。披衣不能寐,拒待闻鸡起。从来志士肠,高若雪山峙。岂不念摧折,藉此可凭恃。蔓草委地滋,孤松插天起。咸若知我深,赠言故及此。

吾砚平生极自珍,涂云抹月发清新。临归携就西湖洗,不受东华一点尘。

善颂堂中客,华严会里人。生为天所佑,没与佛相亲。祖送逾千两,哀号动四邻。宜祠瑞筠社,永配蜀江神。

惟睿作圣,惟圣登皇。精感耀魄,时膺会昌。舜惭大孝,尧推让王。能事斯极,振古谁方。文明履运,车书同轨。巍巍赫赫,尽善尽美。衢室凝旒,大庭端扆。释负之寄,事光复子。脱屣高天,登遐上玄。龙湖超忽,象野芊绵。游衣复道,荐果初年。新庙奕奕,明德配天。

徒然万里行,所得惟一庄。庄中果何有,荞赤靡菽黄。丰岁谁可口,凶年或充肠。旦旦勤栉耨,谨勿令庄荒。

奄忽逾时节,日月获其良。萧萧车马悲,祖载发中堂。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行出国南门,南望郁苍苍。日入乃云造,恸哭宿风霜。晨迁俯玄庐,临诀但遑遑。方当永潜翳,仰视白日光。俯仰遽终毕,封树已荒凉。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童稚知所失,啼号

间心轻出世,远念起游方。漱月抛茶井,眠云梦草堂。归程指山色,去影背湖光。欲问重来日,孤云未可量。

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老子今年五十三,诸方参了又重参。谁能远礼文殊佛,且访颠师海上庵。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