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祥池(一作:奉和凝祥池)

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坊。
冰雪消残腊,烟波写故乡。
鸣銮自容与,立马久回翔。
乞与三韩使,新图到乐浪。
(时高丽使在都下,每至胜境,辄图画以归。

作品评述

《凝祥池(一作:奉和凝祥池)》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凝祥池(奉和凝祥池)
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坊。
冰雪消残腊,烟波写故乡。
鸣銮自容与,立马久回翔。
乞与三韩使,新图到乐浪。

译文:
看似认识金马的客人,时常梦见碧鸡坊。
冰雪融化了残留的腊月,烟波中勾勒着故乡的景色。
鸣銮自豪地昂首,马儿长时间地徘徊翱翔。
请求与三韩的使者交换,新的图画送到乐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和艺术的赞美。

首先,苏轼通过描绘金马客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金马客可能指的是驰骋在边塞的勇士或旅行者,他们的身影常常在苏轼的梦中出现,让他更加思念远方的故乡。

接着,诗中描绘了冰雪融化的景象和烟波中勾勒出的故乡风景,这些景色勾起了苏轼对家乡的回忆和思念之情。冰雪消融了腊月的残留,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新的开始。烟波则是对故乡河流的描绘,通过这些景色的描绘,苏轼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和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表达了对自身的自信和对艺术的追求。他自豪地说,他的声音能自鸣銮(古代君王出行用的车辆),马儿长时间地徘徊翱翔。这里可以理解为苏轼在文学创作中的自信和自豪,他的声音和才华能够自然而然地得到表达和展示。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艺术交流和创作的渴望。他希望能与来自三韩(指高丽、新罗、百济,即朝鲜半岛的古代国家)的使者交换艺术作品,以此传达自己的心情和新的创作构思。乐浪是古代朝鲜半岛的地名,也象征着远方和未知的新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充满了苏轼对故乡的眷恋和追忆,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然景色和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苏轼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更广阔世界的《凝祥池(一作:奉和凝祥池)》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凝祥池(奉和凝祥池)
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坊。
冰雪消残腊,烟波写故乡。
鸣銮自容与,立马久回翔。
乞与三韩使,新图到乐浪。

译文:
看似熟悉金马的客人,时常梦见碧鸡坊。
冰雪融化了残存的腊月,烟波描绘着故乡。
鸣銮自豪地昂起,马儿长时间徘徊回翔。
请求与三韩使者交换,新的图画送到乐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景色和艺术的赞美。

首先,苏轼以金马客的形象,暗示着他对旅行者或边塞勇士的羡慕和思念之情。那些金马客的形象经常在他的梦境中出现,让他更加思念远方的故乡。

其次,诗中描绘了冰雪融化和烟波的景象,这些景色勾勒出了他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之情。融化的冰雪象征岁月的流转和新的开始,而烟波则描绘了故乡的河流景色。通过这些描写,苏轼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和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表达了对自己的自信和对艺术的追求。他自豪地说,他的声音能够自鸣銮(古代君王出行用的车辆),马儿长时间地徘徊回翔。这可以理解为苏轼对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自信和自豪,他的声音和才华能够自然地表达和展示出来。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艺术交流和创作的渴望。他希望能够与来自三韩(指高丽、新罗、百济,即古代朝鲜半岛的国家)的使者交换艺术作品,以此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新的创作构思。乐浪是古代朝鲜半岛的地名,也象征着远方和未知的新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充满了苏轼对故乡的思念和回忆,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然景色和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苏轼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更广阔世界的渴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秋水清来不钓鱼,有时遮眼强寻书。过从闲客犹全少,况是朝官更合疎。

有客骑白驹,扬鞭入青草。悠悠无远近,但择林亭好。萧条北城下,园号李家媪。系马古车门,随意无洒扫。鸣禽惊上层,飞蝶纷入抱。竹林净如濯,流水清可澡。闲花不着行,香梨独依岛。松枝贯今昔,林影变昏早。草木皆苍颜,亭宇已新造。临风置酒樽,庭下取栗枣。今人强欢笑,古人

扑面京画尘影华,杜鹃声底客思家。久陪宰相堂中食,五拜夫人庙里花。和气薰蒸由地主,孤根容易发天葩。双壶走迸悭琼报,聊宁头纲六饼茶。

碧溪流水泛桃花,树绕天台迥不赊。洞里无尘通客境,人间有路入仙家。鸡鸣犬吠三山近,草静云和一径斜。此地不知何处去,暂留琼珮卧烟霞。

落落南冠过故都,近来我意亦忘吾。骑来驿马身如寄,遣去家书字亦无。景伯未囚先立后,嵇康纵死不为孤。江南只有归来梦,休问田园芜不芜。

四十头颅昨自知,行年懒问斗牛箕。才如昭纬甘居下,命若夏侯徒抵疑。蟠屈尚怀云雨志,坚刚犹励雪霜姿。阶前松已围三尺,一笑仍烦季主推。

素月出东岭,照我白玉床。床上何所有,累累书一囊。诘曲科斗文,读之不成章。君车自翱翔,驾景朝紫皇。苍苔满石匣,瑶书空秘藏。仙人百尺台,吹竹引凤凰。凤兮来不来,虚此明月光。

玉帐生朝香雾飞,秋风欲到碧梧枝。回思十载折冲地,还镇八州安静时。淇澳会须歌绿竹,渭滨犹待猎非罴。止戈堂上多珠履,争献庞眉春酒诗。

官侯凿平剑浦滩,游子不歌行路难。李公作铭垂不刊,峻峰激流生笔端。斯文岂但夸雄观,寓理之奥开聋眢。惟人性天同广胖,横目立见分庭坛。纷敷蔽翳榛苇萑,腾逃郁屈猿蛇蚖。铦剡猎利剑戟攒,离睽截裂赵魏韩。千崖百濑中绕蟠,覆溺嵬岸糜坚完。胡为气舒貌颟顸,旁观已洞其肺肝。

江南客,水为乡,舟为宅,能以笔锋知地脉。闲分楚水入丹青,不下此堂临洞庭。水文不浪烟不动,木末棱棱山碧重。帝子应哀窈窕云,客人似得婵娟梦。六月火光衣上生,斋心寂听潺湲声。林冰摇镜水拂簟,尽日独卧秋风清。因游洞庭不出户,疑君如有长生路。玉壶先生在何处?

五年尺牌大笺天,一日除书到枕边。感欲宣心笔无语,恩惭糊口鼎余饘。说骖尚恐传音误,书马还思羽札便。烛{拖去扌加火}烧残人未寝,却输铃下惬安眠。

柳姑庙前烟出浦,冉冉萦空青一缕;须臾散作四山云,明日来为社公雨。小巫屡舞大巫歌,士女拜祝肩相摩,芳茶绿酒进杂遝,长鱼大胾高嵯峨。常年徵科烦箠楚,县家血湿庭前土。妻啼儿号不敢怨,期会常忧累官府。今年家家有余粟,县符未下输先足。木刻吏,蒲作鞭,自然粟帛如流泉,

百花开后一花开,风递清香远远来。谁问黄梅不平事,照中依旧惹尘埃。

晓趁西湖约。到湖头,烟消日出,波生雨脚。日挈白鱼携碧酒,要与诗人共酌。把楼上、珠帘卷却。坐对荷花三万朵,念西邻、未嫁肌如削。待折与,不堪著。别来又见秋萧索。恨无由、将余风月,伴君云鹤。想见登山临水处,醉把茱萸槃礴。唱白雪、阳春新作。一自东篱人去後,算人间,

残花自开落,迟日半晴阴。翡翠山容暗,蒲萄江涨深。绿杨浑作絮,黄鸟欲成瘖。春事今如许,谁能首酒斟。

望月思氛氲,朱衾懒更熏。春生翡翠帐,花点石榴裙。燕语时惊妾,莺啼转忆君。交河一万里,仍隔数重云。

之淳,入长乐境,平诸盗、越两旬肃清,八月朔师还。山人何某谨拜手歌沁园春持献,以尾凯歌之后尘。词曰衮衣绣裳,彤弓卢矢,山西将门。自雪岭蓬婆,夷成坦道,炎州D753獠,划去连营。吴越儿童,江淮草木,七见元戎识姓名。争知道,这一隅斗大,尚借麾旌。西风吹下天声。看万骑

我登海山巅,群丘眇如芥。客来谈九州,更诘谁小大。神疲穆满驭,足茧神始载。终然方寸心,扰扰躯壳外。流光如急水,一去难得再。归来坐虚室,始觉身安泰。老马宁为驹,即且或甘带。名迹吾不嫌,全生聊远害。明有不见睫,智有不卫足。学静三十年,晚始悟无欲。履卑惧名高,居群

拥鼻行吟水上楼,不堪重数少年游。四更中酒半床病,三月伤春满镜愁。白面书生期马革,黄金游客剩貂裘。近来检校行藏处,飞叶僧房细雨舟。

晓翠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