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祥池(一作:奉和凝祥池)

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坊。
冰雪消残腊,烟波写故乡。
鸣銮自容与,立马久回翔。
乞与三韩使,新图到乐浪。
(时高丽使在都下,每至胜境,辄图画以归。

作品评述

《凝祥池(一作:奉和凝祥池)》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凝祥池(奉和凝祥池)
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坊。
冰雪消残腊,烟波写故乡。
鸣銮自容与,立马久回翔。
乞与三韩使,新图到乐浪。

译文:
看似认识金马的客人,时常梦见碧鸡坊。
冰雪融化了残留的腊月,烟波中勾勒着故乡的景色。
鸣銮自豪地昂首,马儿长时间地徘徊翱翔。
请求与三韩的使者交换,新的图画送到乐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和艺术的赞美。

首先,苏轼通过描绘金马客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金马客可能指的是驰骋在边塞的勇士或旅行者,他们的身影常常在苏轼的梦中出现,让他更加思念远方的故乡。

接着,诗中描绘了冰雪融化的景象和烟波中勾勒出的故乡风景,这些景色勾起了苏轼对家乡的回忆和思念之情。冰雪消融了腊月的残留,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新的开始。烟波则是对故乡河流的描绘,通过这些景色的描绘,苏轼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和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表达了对自身的自信和对艺术的追求。他自豪地说,他的声音能自鸣銮(古代君王出行用的车辆),马儿长时间地徘徊翱翔。这里可以理解为苏轼在文学创作中的自信和自豪,他的声音和才华能够自然而然地得到表达和展示。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艺术交流和创作的渴望。他希望能与来自三韩(指高丽、新罗、百济,即朝鲜半岛的古代国家)的使者交换艺术作品,以此传达自己的心情和新的创作构思。乐浪是古代朝鲜半岛的地名,也象征着远方和未知的新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充满了苏轼对故乡的眷恋和追忆,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然景色和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苏轼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更广阔世界的《凝祥池(一作:奉和凝祥池)》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凝祥池(奉和凝祥池)
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坊。
冰雪消残腊,烟波写故乡。
鸣銮自容与,立马久回翔。
乞与三韩使,新图到乐浪。

译文:
看似熟悉金马的客人,时常梦见碧鸡坊。
冰雪融化了残存的腊月,烟波描绘着故乡。
鸣銮自豪地昂起,马儿长时间徘徊回翔。
请求与三韩使者交换,新的图画送到乐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景色和艺术的赞美。

首先,苏轼以金马客的形象,暗示着他对旅行者或边塞勇士的羡慕和思念之情。那些金马客的形象经常在他的梦境中出现,让他更加思念远方的故乡。

其次,诗中描绘了冰雪融化和烟波的景象,这些景色勾勒出了他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之情。融化的冰雪象征岁月的流转和新的开始,而烟波则描绘了故乡的河流景色。通过这些描写,苏轼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和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表达了对自己的自信和对艺术的追求。他自豪地说,他的声音能够自鸣銮(古代君王出行用的车辆),马儿长时间地徘徊回翔。这可以理解为苏轼对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自信和自豪,他的声音和才华能够自然地表达和展示出来。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艺术交流和创作的渴望。他希望能够与来自三韩(指高丽、新罗、百济,即古代朝鲜半岛的国家)的使者交换艺术作品,以此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新的创作构思。乐浪是古代朝鲜半岛的地名,也象征着远方和未知的新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充满了苏轼对故乡的思念和回忆,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然景色和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苏轼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更广阔世界的渴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不知叠嶂夜来雨,清晓石楠花乱流。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佳人薄命纷无数,岂独浔阳老商妇。青衫司马太多情,一曲琵琶泪如雨。此身已失将怨谁?世间哀乐长相随。易安写此别有意,字字欲诉中心悲。永嘉陈侯好奇士,梦里谬为儿女语。花颜国色草上尘,朽骨何堪污唇齿。生男当如鲁男子,生女当如夏侯女。千载秽迹吾欲洗,安得浔阳半江水!

花中巢许耐寒枝,香满罗浮小雪时。各记兴亡家国恨,悲鸿作画我题诗。

白杨树下谁家坟,火烧野草碑无文。路傍尚卧双石马,行人指是故将军。当时发卒开阴宅,千车送葬城南陌。子孙今去野人来,高处牧羊低种麦。平生意气安在哉,棘丛暮雨棠梨开。百年富贵何足恃,雍门之琴良可哀。

青山隐约林端见,碧水逶迤竹下来。芳草落花无朕迹,与君亲到北园回。

泽国李膺舟,风霜季子裘。家依南越鸟,身适大宛骝。甲乙帷虚夜,蓬莱殿敞秋。到京王母喜,休语万方忧。

秀出天潢一派来,广寒早折桂枝回。生前笑破春风面,尽把浮名付酒杯。

有人多病卧遥帷,误舍寒耕失故畦。每畏宾朋嘲乘雁,宁教子弟爱家鸡。淹中学废心都塞,辕下鸣馀耳更低。自顾上恩无一报,何颜岁晚望金闺。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栢冬日。正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澹然无累水云僧,去住分明叶样轻。十字街头休作梦,五湖依旧一枝藤。

青女三秋节,黄姑七日期。星桥度玉珮,云阁掩罗帷。河气通仙掖,天文入睿词。今宵望灵汉,应得见蛾眉。

民情可但绝愁嗟,吏辅可等受挝。教谕久知风偃草,山行聊赋雪飞花。牛刀试用终称屈,凤诏缄春定拜嘉。稳上要津吾拭目,角犀冰峙鬓如鸦。

岳镇中天司下土,名山宫殿锁云扃。固知正直作威福,岂徇往来惟醉醒。封禅今无秦汉侈,降生谁是甫申灵。何当弭节朝双阙,一曲钧天梦帝庭。

游人占却岩中屋。白云只向檐头宿。谁解探玲珑。青山十里空。松篁通一径。噤嘇山花冷。今古几千年。西乡小有天。

东风吹鼓柳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海上石山山上寺,寺中惟有一山僧。自耕数亩荒田地,独守寒庐夜夜灯。

清切分天派,馨香出月宫。羊城初白发,莲幕两春风。外计方将上,南图又欲东。我来犹未晚,几度笑谈同。

翠阜红匪夹岸迎,阻风滋味暂时生。水窗官烛泪纵横。禅悦新耽如有会,酒悲突起总无名。长川孤月向谁明。

礼经三百鬓毛班,追述先儒伯仲间。谁请尚书重给札,尽抄遗稿入名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