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王易的《宛社十一集祝坡公第九百十一生日》
拼音和注音
jiāng liú rù hǎi wàn bō lín , shuí shí lú shān miàn mù zh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中国名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风景奇秀,多名胜古迹。山上有牯岭镇,为著名游览、避暑、疗养胜地。
面目:(名)①同“面貌”①:~狰狞|~可憎。[近]面目。②同“面貌”②:政治~|不见庐山真~。[近]面目。③面子;脸面:任务完不成,我有何~见同志们。
庐山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王易
不详
原诗
江流入海万波鳞,谁识庐山面目真。
十上建言关大计,千秋谬解作词人。
琼楼玉宇终馀梦,芳草天涯忍送春。
锋隙三冬逋客泪,瓣香今又及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