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穿破衲二首

骨相寒,毳寒衲。
不朝阳,难提掇。
正与麽时,大地火发。

作品评述

诗词:《朝阳穿破衲二首》
作者:释智朋(宋代)

译文:
朝阳穿透寒冷的僧袍,
冰冷的袈裟没有温暖。
不去迎接朝阳的温柔,
心灵将难以得到抚慰。
此时正值麽时节,
大地上的火焰燃烧着。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对朝阳的思考和感悟。诗人用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朝阳的温暖与僧人内心的寒冷之间的对比。

第一句描述了朝阳穿透僧袍的景象,传达出阳光的温暖和力量。冰冷的袈裟象征着僧人内心的寒冷,没有温暖和舒适之感。

第二句表达了朝阳的重要性。如果僧人不去迎接朝阳,他的心灵将无法得到慰藉和抚慰。这里朝阳可以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希望、启示和生机。

接着,诗人在第三句以一种对比的方式引入了"麽时",即特定的时间。这个时间点上,大地上的火焰燃烧着,可以理解为太阳高照,充满活力。这里的"麽时"暗示了一种特殊的时刻,或者是某种转折点。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对生命和光明的思考。朝阳的温暖与僧人内心的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发了对内心渴望融入外在世界的思考。同时,"麽时"的引入暗示了一个改变或转变的可能性,暗示着希望和新生。

这首诗词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借助朝阳的意象,表达了对心灵渴望和成长的思考。它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抓住了读者的情感,引发共鸣,并使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作者介绍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巖。爲青原下十三世,宝峯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诗词推荐

登高上山上,高处更堪愁。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风烟连楚郡,兄弟客荆州。早晚朝天去,亲随定远侯。

香来著吾怀,先想织织手。果遇赠香人,经年何恨久。

秘邃严庐斗极傍,知君此夕较连章。天移宿幕邻尧屋,霞滟仙杯杂嵰霜。坐觉铜籤随漏箭,卧惊银汉入宫墙。精心百汰知无倦,千牍皆供夜石量。

歌舞如云四散飞,东园篮轝醉归时。细看春色低红烛,仰折花枝坠接(上四下离)。仙李回风转长袖,野桃侵雨浸燕脂。夜长昼短知行乐,不负君家乐府诗。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楼倚虚空,觉人世、不知何处。人缥缈、半檐星斗,一窗风露。潮退沙平凫雁静,夜深月黑鱼龙怒。把清樽、独自笑余生,成何事。尘埃外,谈高趣。烟波上,题诗句。这美景良宵,且休虚度。梦觉宦情甜似蜡,老来况味酸如醋。念儿曹、南北几时归,情朝暮。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春江 一作:江春)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肩臂成洼古石存,雨乾不受野苔痕。道人未用夸神力,自是山王不动尊。

愁怀难画亦难诗,惟有流莺暗得知。我亦无言莺不语,柳边相看立多时。

程子精微谈谷种,谢公近似喻桃仁。要须精别性情异,方识其言亲未亲。

恶诗皆得官,好诗空抱山。抱山冷殑殑,终日悲颜颜。好诗更相嫉,剑戟生牙关。前贤死已久,犹在咀嚼间。以我残杪身,清峭养高闲。求闲未得闲,众诮瞋bF々。

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万汇须亭毓,群仙送下来。承乾当否极,庶事尽康哉。只有羲轩比,其馀不可陪。

红铅湿尽半罗裙,洞府人间手欲分。满面风流虽似玉,四年夫婿恰如云。当春离恨杯长满,倚柱关情日渐曛。为报眼波须稳当,五陵游宕莫知闻。

有酒常相觅,无金尚欲挥。竟骑黄鹤去,谁见素骡飞。华屋俄零露,蓉城果是非。自嫌闻道浅,怀旧忽沾衣。

世人事夸毗,失得纷灭起。回思少年日,失脚几堕此。尚友千载人,得已吾径已。高眠北窗风,贤否付一指。

宝殿春朝退,瑶池夜宴深。明朝是人日,时复问晴阴。

利出私情害万端,义循天理乐而安。是非得失分霄壤,相去其初一发间。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风雨回头已十日,野花狼籍春可惜。水深泥滑行路难,但见千山好颜色。青青稻畦初布秧,人家掩扇弄事忙。驾言有咯不可驻,鶗鴃一声归梦长。

呼儿整吾驾,驾言返林庐。可使临老眼,常亲吏文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