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遗绡女子

香来著吾怀,先想织织手。
果遇赠香人,经年何恨久。

作品评述

《和遗绡女子》是宋代文人张资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香来著吾怀,
先想织织手。
果遇赠香人,
经年何恨久。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遗忘了的女子的思念之情。诗人在香味的刺激下,回忆起过去与这位女子的点滴往事,尤其是她织织的手。然而,诗人遇到了赠香之人,这使得他多年来的思念之情更加深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香味的触发,勾起了对遗忘女子的回忆,特别是她织织的手,这暗示着她曾经为诗人织过丝织品或其他手工艺品,这种细腻的情感通过简单的几个词语传达出来。然而,诗人又提到了一个赠香之人,这暗示着在他与女子之间出现了隔阂或其他的变故,使得他们的联系中断了。诗人对此表达了长久以来的遗憾和痛苦。整首诗以简短的篇幅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回味之感。

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细腻与才情。通过简短的文字,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女子的思念之情和长久的遗憾,展现了他对细节的敏感和对情感的把握。整首诗清新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共鸣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推荐

忆在茶山听说诗,亲从夜半得玄机。常忧老死无人付,不料穷荒见此奇。律令合时方帖妥,工夫深处却平夷。人间可恨知多少,不及同君叩老师。

年来爱雪起清晨,已污纷纷车马尘。何似柴扉终日闭,静看玉宇一番新。孤吟岂必烦余子,小酌仍先寿我亲。更喜丰年报消息,力田甘作太平民。

年老聊依年少游,月圆庭上似中秋。举杯问月争多少,一度犹行甲子周。

春黛双蛾嫩,秋蓬两鬓侵。谋欢身太晚,恨老意弥深。薄解灯前舞,尤能酒后吟。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

翊运勋臣第一家,却于翰墨掇英华。谁知忠孝千年事,不逐春风落水花。

柳间花外。日日离人泪。忆得楼心和月醉。落叶与愁俱碎。如今一笑吴中。眼青犹认衰翁。先泛扁舟烟水,西湖多定相逢。

拈起花来,尾巴已露。迦叶破颜,人天冈措。

梅雪乍融,单于吹彻寒犹浅。夜从灯下翦春幡,笑罢椒盘宴。云母屏开帘卷。放嫦娥、广寒宫苑。星移银汉。月满花衢,绕城弦管。□□□□,谯楼一任更筹换。锦霞银树玉桥联,谁道蓬山远。可是紫箫声断。漫懊恨、春宵苦短。不堪回首,照□芙蕖,断肠鸿雁。

我居清空表,君处红埃中。仙人持玉尺,废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咽服十二环,奄有仙人房。暮骑紫麟去,海气侵肌凉。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清音妙绝东坡老,方响名高太史公。水绕乌尤谈笑外,江连洪雅画图中。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橹声已出雁翅浦,荻夹喜入长风沙。长风自古三巴路,樯竿参差杂烟树。南船北船各万里,凄凉小市相依住。歌呼杂沓灯火明,黄昏风死浪亦平。劳苦舟师剩沽酒,安稳明朝到池口。

灯已阑珊月色寒,舞儿往往夜深还。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街心弄影看。

当时辛苦学长生,准拟中原看太平。今日醉游心已足,一瓢归去隐青城。

垂要理真诠。下缺

我爱仙居好,家居十数人。民穷惟有疾,俸薄不知贫。弟妹间成癖,妻孥老未淳。自馀无所恨,寸禄及偏亲。

南风十里平湖外。夜舞凌波队。米家书画满船头。更着小怜歌舞障清愁。乌纱不共人间暑。别有谈玄尘。近来懒作断肠声。只怕花能解语又多

南山迤逦入南塘,北渚迢嶢枕北墙。过尽绿荷桥断处,忽逢朱槛水中央。凫鷖聚散湖光净,鱼鳖浮沉瓦影凉。清境不知三伏热,病身唯要一藤床。

汉运初中兴,扶颠待柱石。畴能补天漏,登阶捧玉册。

白日移歌袖,空斋不见君。岩声中谷应,人语隔溪闻。断壁分垂影,回沙拥籀文。无人知所去,红叶下纷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