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雨细。
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
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
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
长江在北户,雪浪舞吾砌。
青山满墙头,{髻下吉换委}鬌几云髻。
虽惭抱朴子,金鼎陋蝉蜕。
犹贤柳柳州,庙俎荐丹荔。
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
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
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

作品评述

《迁居》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迁居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雨细。
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
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
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
长江在北户,雪浪舞吾砌。
青山满墙头,{髻下吉换委}鬌几云髻。
虽惭抱朴子,金鼎陋蝉蜕。
犹贤柳柳州,庙俎荐丹荔。
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
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
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

中文译文:
前年家住在东边,回首看夕阳美丽。
去年家住在西边,湿面迎来细雨春。
东西两处无所选择,缘分到尽我便离去。
今年又东迁居,旧馆中稍作停留。
已经买下白鹤峰,计划在此度过晚年。
长江在北边的门户,雪浪舞动在我的庭院。
青山满满地围绕着,头上云髻像几朵飘云。
虽然惭愧不能像朴子那样高尚,也像金鼎那样华丽。
但仍然崇拜柳柳州,向神庙中献上丹荔。
我本来就没有等待的心情,俯仰间领悟了这个世界。
思绪纷纷成为劫难,尘埃中各自有着不同的归处。
低头观察生物的存在,相互之间吹动着等待的蚊蚋。

诗意和赏析:
《迁居》描述了诗人苏轼在家庭迁居中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描述不同年份居住的地方和周围的环境来表达人生的变迁和选择。诗人将过去的岁月和回忆与现实的迁居相对照,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的东西迁居、买下白鹤峰等描绘了诗人迁居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新居的向往和规划。同时,诗人也感叹自己不能像朴子那样高尚,或者像金鼎那样华丽,但仍然崇拜有才华的柳柳州,并向神庙献上丹荔,表达了对优秀人物和事物的敬仰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他认为人生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独特而珍贵的,人们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和境遇中都有自己的际遇和命运。最后,诗人以观察生物间的息吹和蚊蚋的等待作为结尾,反映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关注。

整首诗词以苏轼的独特的笔触描绘了生活的变迁和选择。通过描述不同年份居住的地方、自然环境和内心的感受,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开头,诗人回首过去,观赏夕阳的美丽,展现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随后,诗人描述了去年和今年的居住地点及环境的变化,以及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表达了生活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诗词中的东西迁居和买下白鹤峰的情节,揭示了诗人的迁徙和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待。诗人将长江、雪浪、青山等自然景物融入诗中,以形容东迁后新居的美丽和宜居之境,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在诗词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无法像朴子和金鼎那样高尚和华丽的惋惜之情,但仍然崇拜有才华的柳柳州,并向神庙献上丹荔。这体现了对优秀人物和事物的敬仰和向往,展示了诗人对美好和卓越的追求。

整首诗词透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诗人认为人生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独特而珍贵的,人们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和境遇中都有自己的际遇和命运。最后,诗人以观察生物的息吹和蚊蚋的等待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关注。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有的写实手法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生活的思索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命运的深刻认知。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到岁月变迁中的情感波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天津御柳碧遥遥,轩骑相从半下朝。行乐光辉寒食借,太平歌舞晚春饶。红妆楼下东回辇,青草洲边南渡桥。坐见司空扫西第,看君侍从落花朝。

高冈登陟马玄黄,落日西风过晋阳。道士忻迎捧林果,儒冠远迓挈壶浆。五台强壮头如雪,开化轻安鬓未霜。谁会二师深密意,赵州元不下禅床。

月旦升堂,无可垂示。便恁麽散去,诸人未必灵利。且向秤锥上,捏出些子汁,贵图有具滋味。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梅黄雨足喜初晴,投枕华胥梦已成。帐底香云凝未散,手中书卷堕无声。簟纹似水飞蝇避,鼻息如雷稚子惊。痴腹便便竟何有?已将嘲弄付诸生。

我悔不学农,力耕泥水中,二月始穑事,十月毕农功。我悔不学医,早读黄帝书,名方手自缉,上药如山储。不然去从戎,白首捍塞壖。最下作巫祝,为国祈丰年。犹胜业文辞,志在斗升禄。一朝陪众隽,所望亦已足。岂知赋命薄,平地成怨仇。生为马伏枥,死为狐首丘。已矣何所悲?但悔

野分霜信薄,溪落雨痕乾。僻邑催冬早,遥林积暝寒。鸡栖隐坏壁,鹤老恋空关。烛下哀筝发,楼头送漏残。

吾菊坡兄,细观花□,元来一般。是鄮山佳气,胚月军长茂,鄞江润脉,滋养清妍。移傍云霄,浓沾雨露,曾亚百花头上班。谁知道,待芬香透了,收敛东边。笑他红紫纷然。算眼底何曾长久看。这秋芳自韵,不争春艳,霜根难老,偏耐风寒。占得清名,尊为寿客,晚节谁能如此全。千千岁

岩岫碧孱颜,灵踪若可攀。楼台烟霭外,松竹翠微间。玉液寒深洞,秋光秀远山。凭君指归路,何处是人寰。

槐叶初生如鼠目,蜗牛绿树荫新绿。冯轩高吟坐虎皮,一扫顿令千兔秃。墨池之鱼曾化龙,三尺青蛇在袖中。失马休嗟塞上翁,忘羊歧路迷西东。沐猴而冠良足耻,五百斗鸡同梦死。狗监明当荐上林,牧猪江揖商丘子。

只爱湖光似镜平,那知汹涌作潮鸣。直疑身在江船上,夜半更闻风雨声。

一日不曾离此处,风吹疏牖夕云晴。气凌霜色剑光动,吟对雪华诗韵清。高木宿禽来远岳,古原残雨隔重城。西斋瑶瑟自为侣,门掩半春苔藓生。

一代石湖翁,韩欧或其似。当时出门下,如君屈几指。论定难为才,我乃辈多士。惟成方未器,正赖君礲砥。师友系魂梦,栩栩辄千里。惊见得此客,乾鹊预为喜。一笑破千忧,天幸宁有此。石湖倏眼中,此翁真不死。

箫鼓哀吟乐楚臣。牙樯锦缆簇江D54E。调高彩笔逞尖新。海角逢时伤老大,莫辞卮酒话情亲。与君同是异乡人。

白云溪北丛岩东,树石夜与潺湲通。行人一宿翠微月,二十五弦声满风。

大涤之西一穷生,源高樵者只闻声。汲泉烹茗多甘味,内隐丹砂赤更清。

腊前三日巳奇绝,年後六花仍作团。才定忽斜偏有思,欲消还冻不胜寒。且留大地万银屋,要伴青天孤玉盘。今岁上元君记取,红灯白月雪中看。

君不见杜老死去傲九天,肯顾帑臭下三川。问予何事知其然,此世此老无姻缘。平生志愿得酒眠,暂时去作酒中仙。况今仙侣琼琚连,瑶池醉倒阿母前。一瞬人间亿万年,泰山为尘海作田。何处更复有三川,凤凰五色歌云烟。三川何人莫浪传,汝曹虱脑真可怜。华清有梦亦狂颠,夜阑秉烛仍

江流清浅外,山色有无中。平田坡岸回曲,一目望难穷。波面轻鸥容与,沙际野航横渡,不信画图工。路入神仙宅,翠锁梵王宫。俯晴郊,增胜既,气横空。云林城市层列,知有几重重。更上危亭高几,徙倚栏干虚敞,象纬逼璇穹。要尽无边景,烟雨看空_。

南山匼匝云遮日,西坞逡巡水满塘。三日不来成话霸,叶公若在□郎当。

北山之北寄柴扉,茅屋参差倚翠微。老罢那知还作客,春深无奈苦思归。淹留恐复荒三径,潦倒宁堪护六飞。乘鹤双凫成底事,不应容易裂荷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