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雨细。
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
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
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
长江在北户,雪浪舞吾砌。
青山满墙头,{髻下吉换委}鬌几云髻。
虽惭抱朴子,金鼎陋蝉蜕。
犹贤柳柳州,庙俎荐丹荔。
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
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
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

作品评述

《迁居》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迁居

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
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雨细。
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
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
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
长江在北户,雪浪舞吾砌。
青山满墙头,{髻下吉换委}鬌几云髻。
虽惭抱朴子,金鼎陋蝉蜕。
犹贤柳柳州,庙俎荐丹荔。
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
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
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

中文译文:
前年家住在东边,回首看夕阳美丽。
去年家住在西边,湿面迎来细雨春。
东西两处无所选择,缘分到尽我便离去。
今年又东迁居,旧馆中稍作停留。
已经买下白鹤峰,计划在此度过晚年。
长江在北边的门户,雪浪舞动在我的庭院。
青山满满地围绕着,头上云髻像几朵飘云。
虽然惭愧不能像朴子那样高尚,也像金鼎那样华丽。
但仍然崇拜柳柳州,向神庙中献上丹荔。
我本来就没有等待的心情,俯仰间领悟了这个世界。
思绪纷纷成为劫难,尘埃中各自有着不同的归处。
低头观察生物的存在,相互之间吹动着等待的蚊蚋。

诗意和赏析:
《迁居》描述了诗人苏轼在家庭迁居中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描述不同年份居住的地方和周围的环境来表达人生的变迁和选择。诗人将过去的岁月和回忆与现实的迁居相对照,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的东西迁居、买下白鹤峰等描绘了诗人迁居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新居的向往和规划。同时,诗人也感叹自己不能像朴子那样高尚,或者像金鼎那样华丽,但仍然崇拜有才华的柳柳州,并向神庙献上丹荔,表达了对优秀人物和事物的敬仰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他认为人生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独特而珍贵的,人们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和境遇中都有自己的际遇和命运。最后,诗人以观察生物间的息吹和蚊蚋的等待作为结尾,反映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关注。

整首诗词以苏轼的独特的笔触描绘了生活的变迁和选择。通过描述不同年份居住的地方、自然环境和内心的感受,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开头,诗人回首过去,观赏夕阳的美丽,展现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随后,诗人描述了去年和今年的居住地点及环境的变化,以及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表达了生活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诗词中的东西迁居和买下白鹤峰的情节,揭示了诗人的迁徙和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待。诗人将长江、雪浪、青山等自然景物融入诗中,以形容东迁后新居的美丽和宜居之境,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在诗词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无法像朴子和金鼎那样高尚和华丽的惋惜之情,但仍然崇拜有才华的柳柳州,并向神庙献上丹荔。这体现了对优秀人物和事物的敬仰和向往,展示了诗人对美好和卓越的追求。

整首诗词透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诗人认为人生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独特而珍贵的,人们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和境遇中都有自己的际遇和命运。最后,诗人以观察生物的息吹和蚊蚋的等待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关注。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有的写实手法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生活的思索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命运的深刻认知。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到岁月变迁中的情感波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圣德高难继,天心远莫推。如何尧舜主,不与武宣时。勤政精弥厉,平戎志竟赍。唯留大风句,千古日星垂。

到门剥啄过客谁,遽集於此何从来。具陈薄海苦锋镝,大力者为苍生哀。旧邦更始得新命,如龙虎起风云随。因馀梁益独隅负,恃天险敢天心违。张铭谯论都勿省,却夸正统依边陲。当年蛙怒螳螂勇,堪嗤无济尤堪悲。私门出政贿为国,武都惜命文贪财。行诸不义自当败,冰山倒塌非人推。

法尔非修本十成,平常酬答最分明。端然指出长安道,无奈游人不肯行。

朱索连荤种,仙缯篆秘符。谁知万灵贶,先日拥椒涂。

远寺萧萧独坐心,山情自得趣何深。泉声稍滴芙蓉漏,月影才分鹦鹉林。满地云轻长碍屣,绕松风近每吹襟。贪闲不记前心偈,念别聊为出世吟。更待花开遍山雪,山山相似若为寻。

虫鸣一何悲,竟夕不能已。缺月能几何,光辉还暂尔。青灯照床帷,解带偃宵寐。劳劳随朝日,既夕聊此憩。是非竞贤否,荣辱争贱贵。纷然无时停,膏火互煎沸。区区竟何有,俯仰终一世。痴儿自骄玩,达者已高逝。无营谢巧械,咋舌笑愚嗜。犹须多贮酒,迟暮聊卒岁。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规有摩而水有波。我欲更之。无奈之何。

褭褭春幡,恰十日、又逢元夕。人正在、景清堂上,金樽娱客。蜡炬红摇花外竹,宝香清透边石。听儿童、父老说青原,东风国。平易政,人皆悦。真实念,天知得。想旌旗一路,又添春色。满眼变成金色界,举头身近琼楼月。问明年、何处著鳌山,蓬莱北。

绰约新娇生眼底,侵寻旧事上眉尖。问君别后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

夜宿华严寺,人扶到上方。唤僧同看画,避佛旋移床。小雨不成雪,烈风还作霜。锺残灯渐暗,趺坐默焚香。

女娲炼石如炼铜,铸出梵王千斛钟。仆夫泉清洗刷早,半是顽铜半玛瑙。锤金琢玉昆吾刀,盘旋钟纽走蒲牢。十万八千《法华》字,《金刚般若》居其次。贝叶灵文满背腹,一声撞破莲花狱。万鬼桁杨暂脱离,不愁漏尽啼荒鸡。昼夜百刻三千杵,菩萨慈悲泪如雨。森罗殿前免刑戮,恶鬼狰狞

一雨秋能好,连宵月迥明。百年今夕话,万里去年情。水满天相荡,山空人独行。蝉声发奇思,携酒未须倾。

秋半说诗秋又阑,觅从忘处更哦看。不妨味熟心自悟,祗恐业成身转寒。窃木野风天倡和,崩溪怪石鬼镌刊。扳君更上最高顶,莫羡千鑫游子鞍。

贤侯谢郡归,從游乐吾党。林泉富馀地,卜筑疏陈莽。是时春正中,来燕音下上。若贺大厦成,喜留众宾赏。得名因笑谈,挥墨粲题榜。所夸贤豪盛,岂止池榭广。人心乐且间,鸟意颉而颃。吟樽敞花轩,醉枕酣风幌。轻云薄藻栋,初日丽珠网。红袂生暗香,清弦泛馀响。林深隐飞盖,岸曲

病思萧条岂独今,十年前已鬓霜侵。旧交略尽形吊影,薄宦宜休口语心。老骥已甘当伏枥,穷猿况是急投林。别君径入乱云去,後日相思何处寻?

经冬无雪麦不死,秋雨过多深入土。人言来岁定无麦,农父掉头笑不许。清明雨足麦欣欣,旋敕奴婢修破囷。大麦过期当半熟,小麦未晚犹十分。东家西舍发陈积,十钱一饼犹难得。向来天公不为人,市人半是沟中瘠。前望麦熟一月期,老稚相劝聊忍饥。谁令伏枕作寒热,囊中无钱谁肯医。

绿章封事缄初启,青凤求凰尾乍开。

常在途中久不归,可怜庭户草离离。青山门外忽相见,问著刚然道不知。

十年孤迹寄侯门,入室升堂忝厚恩。游遍春郊随茜旆,饮残秋月待金尊。车鱼郑重知难报,吐握周旋不可论。长恸裴回逝川上,白杨萧飒又黄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