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辛弃疾的《声声慢.隐括渊明停云诗》
拼音和注音
tíng yún ǎi ǎi , bā biǎo tóng hūn , jǐn rì shí yǔ méng mé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霭霭:1.聚集的样子。2.雪很盛的样子。3.云雾密集的样子。
濛濛:1.形容水气绵细密布的样子。2.迷茫不清的样子。
时雨:时雨,汉语词语,读音是shí yǔ,意思是有应时的雨水、按时下雨、阵雨。该词语出自《尚书·洪范》:“曰肃,时雨若。”,可理解为应时的雨水。
云霭:云霭yún’ǎi云雾;云气远处的山峦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原诗
停云霭霭,八表同昏,尽日时雨濛濛。
搔首良朋,门前平陆成江。
春醪湛湛独抚,限弥襟、闲饮东窗。
空延伫,恨舟车南北,欲往何从。
叹息东园佳树,列初荣枝叶,再竞春风。
日月于征,安得促席从容。
翩翩何处飞鸟,息庭树、好语和同。
当年事,问几人、亲友似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