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章因及之
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
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
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凄断。
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
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
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
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

作品评述

《永遇乐》是宋代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述了诗人对于逝去的辉煌岁月的怀念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和岁月无情的领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章因及之投老空山,
万松手种,政尔堪叹。
何日成阴,吾年有几,
似见儿孙晚。
古来池馆,云烟草棘,
长使后人凄断。
想当年、良辰已恨,
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
万事不关心眼。
梦觉东窗,聊复尔耳,
起欲题书简。
霎时风怒,倒翻笔砚,
天也只教吾懒。
又何事,催诗雨急,
片云斗暗。

诗意和赏析:
《永遇乐》以辛弃疾独特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光阴流逝的感叹和对于逝去岁月的怀念。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和隐喻,将诗人的心情与自然景物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投奔老空山,并在那里种下万松,但仍然感到悲叹。这里的老空山可以理解为寂寞无人的地方,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于自己年岁的思考。诗人感慨时光荏苒,不禁担心自己的年华已经不多,似乎看到了儿孙晚节的景象,暗示了自己年老之后的孤独和无助。

接下来的几句以古来的池馆、云烟草棘为象征,表达了过去辉煌的时光已经一去不返,留给后人的只有凄凉和残破。这里的池馆可以理解为宫殿和庭园,云烟草棘象征着时光的荏苒和岁月的摧残。

然后诗人回忆起曾经的良辰美景,感叹时光已逝,夜深人散,只有孤灯独酌。停云高处,谁知老子,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对于自己的深思熟虑,意味着人生的逆境和命运的无常。

诗的结尾描述了诗人从梦中醒来,想要写下心中的思绪,却又被突如其来的风雨所打扰。这里的风雨可以理解为诗人面对的困境和挑战,天也似乎教训诗人安于现状,不再奋发努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紧迫感和对于创作的渴望,以及面对逆境时的无奈和无力。

总的来说,《永遇乐》是一首富有辛弃疾的《永遇乐》是宋代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这首词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辉煌时光消逝的愁思和感慨,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和时光无情的思考。

以下是《永遇乐》的中文译文:
章因及之投老空山,
万松手种,政尔堪叹。
何日成阴,吾年有几,
似见儿孙晚。
古来池馆,云烟草棘,
长使后人凄断。
想当年、良辰已恨,
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
万事不关心眼。
梦觉东窗,聊复尔耳,
起欲题书简。
霎时风怒,倒翻笔砚,
天也只教吾懒。
又何事,催诗雨急,
片云斗暗。

这首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永遇乐》以辛弃疾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于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诗人的心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消逝的思考。

词的开头描述了诗人来到了老空山,种下了万松。然而,他仍然感到悲叹。老空山可以理解为寂静无人的地方,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自己年华的思虑。诗人感叹时光匆匆,不禁担心自己的年龄已经不多,似乎看到了儿孙晚节的景象,预示了自己老去后的孤独和无助。

紧接着,诗人以古代的池馆、云烟和草棘为象征,表达了过去辉煌岁月已逝,留给后人的只有凄凉和破败。这里的池馆可以理解为宫殿和庭园,云烟和草棘象征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摧残。

随后,诗人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光,感叹时光已逝,夜深人散,只剩下孤灯独饮。停在高处的云彩,谁能理解老子(指自己),万事与他无关。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对自己的深思熟虑,意味着人生的逆境和命运的无常。

词的结尾描绘了诗人从梦中醒来,想要写下内心的感受,却被突然而来的风雨所打扰。这里的风雨可以理解为诗人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天也仿佛在告诫诗人安于现状,不再努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紧迫感和对于创作的渴望,以及面对逆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孰云北海鱼,乃与东溟异。适闻达头乾,偶得书尾寄。枯鳞冒轻雪,登俎为厚味。向来昧知名,渔官疑窃位。有如臧文仲,不与柳下惠。从兹入杯盘,应莫惭鲍肆。

永遇乐

事事朝朝委一尊,自知无复解趋奔。试期交后犹为客,公道开时敢说冤。穷巷住来经积雨,故山归去见荒村。举头尽到断肠处,何必秋风江上猿。

永遇乐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永遇乐

叶雕非一日,盛夏则已然,一叶复一叶,及此摇落天。晨起坐堂上,散若飞鸟翩,昔时可藏鸦,今欲不庇蝉。顾视庭中草,亦复非阡眠。百谷秋皆成,是谓造化权。岂为草木计,而欲求两全?物理贵见微,勇退差为贤。

永遇乐

月转东墙花影重,花迎月魄若为容。多情月照花间露,解语花摇月下风。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人生几度花和月?月色花香处处同。

永遇乐

纵棹下清溪,波静地仍偏。日夕水风凉,萧洒成安眠。兀兀但高枕,悠悠不进船。中流忽惊寤,渔父歌扣舷。山川非曏时,回首去霞边。

永遇乐

角巾私第自逍遥,诸老之中此老高。无可柰何怀印绶,甚非得已用弓力。风生玉帐千兵肃,天落金牌一札褒。缓急经心护乡井,生憎儿辈说功劳。

永遇乐

乱峰如展画屏看,老蔓纡根虺斗盘。飞步寻真儘深处,乳花凝雪逼人寒。

永遇乐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永遇乐

举世嗟浮薄,谁堪寄死生。空余交友恨,不见急难情。我昔为游子,公方作远征。那知成永诀,洒泪闭佳城。

永遇乐

破晓初惊失旧山,瑶台化出坐中寒。江心冻合愁蛟蜃,匣里冰生吼镆千。门闭洛阳人迹绝,指穿东郭履痕乾。凤池不比梁园客,咳唾珠玑落玉盘。

永遇乐

少壮即今安在哉?轻舟访旧莫轻回。儿童拥岸迎舟入,妇女窥篱喜客来。多难只成双鬓改,流年更著暮笳催。放怀鱼鸟平生事,少住茅檐尽此杯。

永遇乐

促江皋腾驾朝驰,幸帝子来游,孔盖云旗。渺渺秋风,洞庭木叶,盼望佳期。灵剡剡兮空山九疑,澧有兰兮沅芷菲菲。行折琼枝,发轫苍梧,饮马咸池。

永遇乐

六月暑如炊,追凉此地宜。棹舟荷柄飐,坐石竹阴移。筹贯壶双耳,鼎烹茶一旗。小童供笔砚,醉客竞赓诗。

永遇乐

指天指地,点胸点肋。将谓六识未具初生孩儿,元来通身是胆白拈正贼。

永遇乐

吾少不学佛,吾道闻之尝。虚灵一寸心,无贤愚圣狂。人惟不自信,渺渺歧上羊。师今紧寻觅,看是真有亡。如行人贪程,如久客念乡。一朝眼发明,家山俨成行。

永遇乐

旋饰芳菲真草莱。强加湔祓敌尘埃。春将紫翠笼丹桂,晚觉花黄植绿槐。鼻观已通蜂蝶闹,酒杯频到燕莺猜。官居未胜闲居乐,乞得三年野兴来。

永遇乐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山晚 一作:晓)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永遇乐

归朝鸣马贡飞黄,再抚羌夷出塞长。才到交河诸部识,重经瀚海旧营荒。客程春半时逢雨,虏地寒多夏亦霜。从此番酋俱款附,不须生致左贤王。

永遇乐

忆昨未知道,临川每羡鱼。世途行处见,人事病来疏。微雨秋栽竹,孤灯夜读书。怜君亦同志,晚岁傍山居。

永遇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