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章因及之
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
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
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凄断。
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
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
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
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

作品评述

《永遇乐》是宋代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述了诗人对于逝去的辉煌岁月的怀念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和岁月无情的领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章因及之投老空山,
万松手种,政尔堪叹。
何日成阴,吾年有几,
似见儿孙晚。
古来池馆,云烟草棘,
长使后人凄断。
想当年、良辰已恨,
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
万事不关心眼。
梦觉东窗,聊复尔耳,
起欲题书简。
霎时风怒,倒翻笔砚,
天也只教吾懒。
又何事,催诗雨急,
片云斗暗。

诗意和赏析:
《永遇乐》以辛弃疾独特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光阴流逝的感叹和对于逝去岁月的怀念。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和隐喻,将诗人的心情与自然景物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投奔老空山,并在那里种下万松,但仍然感到悲叹。这里的老空山可以理解为寂寞无人的地方,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于自己年岁的思考。诗人感慨时光荏苒,不禁担心自己的年华已经不多,似乎看到了儿孙晚节的景象,暗示了自己年老之后的孤独和无助。

接下来的几句以古来的池馆、云烟草棘为象征,表达了过去辉煌的时光已经一去不返,留给后人的只有凄凉和残破。这里的池馆可以理解为宫殿和庭园,云烟草棘象征着时光的荏苒和岁月的摧残。

然后诗人回忆起曾经的良辰美景,感叹时光已逝,夜深人散,只有孤灯独酌。停云高处,谁知老子,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对于自己的深思熟虑,意味着人生的逆境和命运的无常。

诗的结尾描述了诗人从梦中醒来,想要写下心中的思绪,却又被突如其来的风雨所打扰。这里的风雨可以理解为诗人面对的困境和挑战,天也似乎教训诗人安于现状,不再奋发努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紧迫感和对于创作的渴望,以及面对逆境时的无奈和无力。

总的来说,《永遇乐》是一首富有辛弃疾的《永遇乐》是宋代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这首词描绘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辉煌时光消逝的愁思和感慨,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和时光无情的思考。

以下是《永遇乐》的中文译文:
章因及之投老空山,
万松手种,政尔堪叹。
何日成阴,吾年有几,
似见儿孙晚。
古来池馆,云烟草棘,
长使后人凄断。
想当年、良辰已恨,
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
万事不关心眼。
梦觉东窗,聊复尔耳,
起欲题书简。
霎时风怒,倒翻笔砚,
天也只教吾懒。
又何事,催诗雨急,
片云斗暗。

这首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永遇乐》以辛弃疾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于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诗人的心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消逝的思考。

词的开头描述了诗人来到了老空山,种下了万松。然而,他仍然感到悲叹。老空山可以理解为寂静无人的地方,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自己年华的思虑。诗人感叹时光匆匆,不禁担心自己的年龄已经不多,似乎看到了儿孙晚节的景象,预示了自己老去后的孤独和无助。

紧接着,诗人以古代的池馆、云烟和草棘为象征,表达了过去辉煌岁月已逝,留给后人的只有凄凉和破败。这里的池馆可以理解为宫殿和庭园,云烟和草棘象征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摧残。

随后,诗人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光,感叹时光已逝,夜深人散,只剩下孤灯独饮。停在高处的云彩,谁能理解老子(指自己),万事与他无关。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对自己的深思熟虑,意味着人生的逆境和命运的无常。

词的结尾描绘了诗人从梦中醒来,想要写下内心的感受,却被突然而来的风雨所打扰。这里的风雨可以理解为诗人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天也仿佛在告诫诗人安于现状,不再努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紧迫感和对于创作的渴望,以及面对逆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垅上弓旌降鹤书,戋戋璧帛贲乡闾。汉宫入奏贤臣颂,蜀道荣观驷马车。谁谓诸侯老宾客,归来华发伴樵渔。泮宫陈迹神游否,绛帐门生多石渠。

永遇乐

弟兄亲友剑南州,别思如山浩不收。家问稀疏人迹绝,眼明从子慰羁愁。

永遇乐

会心林木已居懽,登览还知天地宽。莫讶钓台有真赝,一潭秋月照人寒。

永遇乐

楼外紫金山色秀,门前甘露水声寒。古槐阴下清风里,试为诸人再指看。

永遇乐

衰病犹弱国,地与齐楚邻,朝忧羽书来,暮畏戎车尘,奔命不敢辞,所惧残吾民。羸老正类此,日夜忧其身,起居食饮间,恐惧自贵珍,一念少放逸,祸败生逡巡。所以古达者,训戒常谆谆。不死正尔得,成真非有神。

永遇乐

国有乾坤大,王今叔父尊。剖符来蜀道,归盖取荆门。峡险通舟过,水长注海奔。主人留上客,避暑得名园。前后缄书报,分明馔玉恩。天云浮绝壁,风竹在华轩。已觉良宵永,何看骇浪翻。入期朱邸雪,朝傍紫微垣。枚乘文章老,河间礼乐存。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淹薄俱崖口,东西

永遇乐

谁送凉蟾消夜暑。河汉迢迢,牛女何曾渡。乞得巧来无用处。世间枉费闲针缕。人在江南烟水路。头白鸳鸯,不道分飞苦。信远翻嗔乌鹊误。眉山暗锁巫阳雨。

永遇乐

寒雁声回,园林色变,暮秋别是风光。练波横地,锦树映天长。过雨云山磊落,迎霜茂、金菊芬芳。佳辰会,千门万户,欢笑庆重阳。嘉祥。谁得遇,吾门四友,极味先尝。乃频沾清露,时倒霞浆。饮罢醍醐灌顶,归来后、月满虚堂。无愁思,陶陶快乐,酩酊入仙乡。

永遇乐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

永遇乐

一纸黄书举茂才,使君后挽复前推。似闻太史占奎宿,先敕天官起蛰雷。唐世科场先进士,汉家郊庙要抡魁。白头乡老殷勤处,西望旗铃送喜来。

永遇乐

少年有龙渊,不饰羞自售。凝尘满蒯缑,见者不知有。提携试拂试,光采射牛斗。世人轻玉璞,谅非和氏偶。

永遇乐

割爱天文动,敦和国步安。仙姿归旧好,戎意结新欢。并命瞻鹓鹭,同心揖蕙兰。玉箫临祖帐,金榜引征鞍。广陌双旌去,平沙万里看。海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突兀阴山迥,苍茫朔野宽。毳庐同甲帐,韦橐比雕盘。义著亲胡俗,仪全识汉官。地邻冰鼠净,天映烛龙寒。节异苏卿执,弦殊

永遇乐

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永遇乐

方欣林下共谈禅,底事深公挽出山。千里同风无道俗,何妨一笑便言还。

永遇乐

幽趣无人会,天宽物自容。夔休怜踸踔,鱼勿为噞喁。吟苦秋虫适,身闲沙鹭慵。举头常见日,山水任重重。

永遇乐

浊波扬扬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竟渡。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提衣看入兮中流去。浪排衣兮随步没,沉尸深入兮蛟螭窟。蛟螭尽醉兮君血干,推出黄沙兮泛君骨。当时君死兮妾何适,遂就波澜兮合魂魄,愿持精卫衔石心,穷断河源塞泉脉。

永遇乐

风摇红叶下林端,又见长淮九月寒。诗草未谐唐律吕,菊花如忆晋衣冠。目穷鹾灶烟初息,梦想亭沙雨未乾。客宦有缘随处好,不须来作小场官。

永遇乐

浓碧抟枝,柔黄衬紫,独殿春风。菡萏轻盈,甘瓜馥郁,叶萼相重。人生一笑难同。更余韵、都藏笑中。日助清芬,酒添风味,须与从容。

永遇乐

南枝飞影到横窗,点点凌寒学弄妆。玉色不亲红粉镜,冰肌宜褪绿罗裳。向人骄小春先动,越样尖新夜更香。不为此花排日醉,广平真是铁心肠。

永遇乐

小聚风烟外,衡门水竹间。疏沟分北涧,翦木见南山。人笑谋生拙,天教到死闲。犹存拄杖子,遇兴即跻攀。

永遇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