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作雪诗留景文

万松岭上黄千叶,载酒年年踏松雪。
刘郎去后谁复来,花下有人心断绝。
东斋夜坐搜雪句,两手龟坼霜须折。
无情岂亦畏嘲弄,穿帘入户吹灯灭。
纷纷儿女争所似,碧海长鲸君未掣。
朝来云汉接天流,顾我小诗如点缬。
欧阳赵陈在户外,急扫中庭铺木屑。
交游虽似雪柏坚,聚散行作风花瞥。
晴光融作一尺泥,归有何事真无说。
泥干路稳放君去,莫倚马蹄如踣铁。

作品评述

《用前韵作雪诗留景文》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万松岭上黄千叶,
载酒年年踏松雪。
刘郎去后谁复来,
花下有人心断绝。

东斋夜坐搜雪句,
两手龟坼霜须折。
无情岂亦畏嘲弄,
穿帘入户吹灯灭。

纷纷儿女争所似,
碧海长鲸君未掣。
朝来云汉接天流,
顾我小诗如点缬。

欧阳赵陈在户外,
急扫中庭铺木屑。
交游虽似雪柏坚,
聚散行作风花瞥。

晴光融作一尺泥,
归有何事真无说。
泥干路稳放君去,
莫倚马蹄如踣铁。

诗词中文译文:

在万松岭上,黄色的千叶纷飞,
每年都踏着松雪载酒。
刘郎离去后,再无他人归来,
花下有人心已断绝。

夜晚,我坐在东斋里搜寻雪句,
两手冻裂,霜须折断。
无情之人岂能畏惧嘲笑,
穿帘而入,吹灭了灯。

纷纷儿女争相模仿别人,
如长鲸在碧海中未能掣动。
朝来云汉连成一片流动,
而我这小小的诗,如点缬一般微不足道。

欧阳、赵、陈等人在屋外,
匆忙地扫中庭,铺满木屑。
交游虽然坚如雪柏,
聚散之间,如风花一样闪烁。

晴朗的阳光融化成一尺泥,
回家有何事情真的无法言说。
泥干了,路变得平稳,放心离去,
不要依赖马蹄声像铁一般坚硬。

诗意和赏析:

《用前韵作雪诗留景文》以雪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诗中描绘了万松岭上的黄叶飘雪,以及诗人每年都在松雪中品酒的情景。刘郎离去后,再也没有人能回来,花下的人心已经断绝,表达了离别和失落之情。

诗人在东斋夜晚坐着,搜寻雪句,但冻得双手龟裂,霜须也折断了,表现了他对创作的坚持和付出。他并不畏惧无情之人的嘲弄,甚至穿过窗帘进入别人的屋内,吹灭他们的灯,显示出他对批评和质疑的态度。

诗中提到纷纷儿女争相模仿别人,比喻人们争相追随潮流,但真正有独特个性的人却很少能够脱颖而出,就像碧海中的长鲸无法掣动一样。诗人将这种情况与自己的小诗相对比,认为自己的诗作微不足道,如点缬一般微小。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欧阳、赵、陈等人在屋外忙着清扫中庭,铺满木屑。虽然他们的交往看似坚固如雪柏,但在聚散之间却如风花般瞬息即逝,暗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变化无常。

最后两句以晴朗的阳光融化成泥的景象来暗示归家的平稳,但也表达了诗人对归家后的事情无法言说的感叹。泥干了,路变得稳定,诗人告诫自己不要依赖马蹄声像铁一般的坚硬,显示出他对现实世界的冷静观察和对坚持自我的态度。

整首诗以雪景为线索,通过描绘雪景和人物行动,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变迁、虚妄和自我坚持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韵律和节奏的处理,使诗词更加生动有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卢老无端颺下柴,碓头舂出古菱花。恶声千载成狼籍,养子谁人解克家。

千尺危桥跨浪雄,压桥虚阁势凌空。直疑有路通银汉,又讶横天卧玉虹。尽挹江山归醉目,独开怀抱向清风。却嗟景出天随后,不得当年一咏工。

甘山庐阜郁长望,林隙依稀?一作熹微?漏日光。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迢迢涧水随人急,冉冉岩花扑马香。望眼尽従?一作穷?飞鸟远,白云深处是吾乡。

江山胜处簇人家,楼阁重重枕水涯。试倚阑干凝望眼,帆归远浦隔芦花。

离人隔中庭,幸不为远征。雕梁下有壁,闻语亦闻行。天涯尚寄信,此处不传情。君能并照水,形影自分明。

菰蒲欹倒洲渚生,江流茫茫亦清平。小舟击汰如有声,入眼初觉非丹青。便欲从之载酒行,忽怪四壁风涛惊。

再命果良愿,几年勤说诗。上公频握发,才子共垂帷。琢玉成良器,出门偏怆离。腰章佐墨绶,耀锦到茅茨。树老见家日,潮平归县时。衣催莲女织,颂听海人词。鸿鹄志应在,荃兰香未衰。金门定回音,云路有佳期。

西溪水色净于苔,画鹢横风绛帐开。弦管旋飘蓬岛去,公卿皆是蕊宫来。金鳞掷浪钱翻荇,玉爵粘香雪泛梅。三榜生徒逾七十,岂期龙坂纳非才。

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诗成暗著闲心记,山好遥偷病眼看。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

壶头山下俗,巴妇曲中听。汲井熬盐白,烧田种谷青。岩风来虎啸,江雨过龙腥。事简能谈者,杨雄所草经。

赣客纷纷露刃过,断无徼吏敢讥诃。身今自是牢盆长,较尔能贤得几何。

微官何事劳趋走,服药闲眠养不才。花里棋盘憎鸟污,枕边书卷讶风开。故人问讯缘同病,芳月相思阻一杯。应笑王戎成俗物,遥持麈尾独徘徊。

梅花玉立知何许,回首江东日暮云。白发萧萧不归去,顾徵蛮语作参军。

沂水何人解问津,楼中蠹简拂蛛尘。杏花坛下朱弦瑟,十指风生别是春。

逢迎一笑金难买。小樱唇、浅蛾黛。玉环风调依然在。想花下、攀鞍态。伫倚碧云如有待。望新月、为谁双拜。细语人不闻,微风动、罗裙带。

忆昨从戎出渭滨,秋风金鼓震咸秦。鸢肩竟欠封侯相,三尺檠边老此身。

尽日看花君不来,江城半夜与君开。楼中共指南园火,红烬随花落碧苔。

月绽浮云里。未须臾、长风扫荡、碧空如水。谁在冰壶玉界上,眇视征蛮战蚁。便弃掷、尘寰脱_。_葛清冷襟袖冷,露华浓、暗袭人肌理。和酷暑,争些气。谯楼漏转三更二。夜沈沈、经星纬宿,换垣移市。万籁渐生秋意思,时节那堪屈指。奈投老、未酬归计。矫首高天天不应,忽林梢、

小窗几载共吟披,重见残编拊事悲。早日才高鹦鹉赋,暮年泪尽鹡鸰诗。神交梦尚通康乐,手泽书堪付阿宜。若是孔怀因未断,安知来世不吹篪。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