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钱文伯题云林诗韵

红叶桥边草舍低,半滩斜照水平溪。
旧时曾记求诗过,疏雨桐花幽鸟啼。

作品评述

《次钱文伯题云林诗韵》是明代沈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叶桥边草舍低,
半滩斜照水平溪。
旧时曾记求诗过,
疏雨桐花幽鸟啼。

译文:
红叶桥旁的草舍低矮,
斜阳照耀在水平的溪流上。
曾经记得来此追求诗意,
雨中细密的桐花与幽静的鸟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象。诗人置身于红叶桥旁的草舍,感受着低矮的房屋和水平的溪流。斜阳的光辉照耀在溪水上,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温暖和柔美。诗人回忆起过去曾来此地寻求诗意的经历,那时细雨中的桐花飘落,幽静的鸟儿在此啼鸣。整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和诗意的赞美,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和诗意的追求。红叶桥、草舍、水平溪等元素通过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一景象的美妙。诗人通过描述红叶桥旁的草舍低矮,以及斜阳照耀在水平的溪流上,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回忆起过去曾在此地寻求诗意的经历,细雨中的桐花和幽静的鸟鸣成为了诗人内心深处美好回忆的象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腻感受和对美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诗意的力量。这首诗词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诗意追求的向往。

诗词推荐

南国熏风入帝歌,至今遗庙只嵯峨。一天晓色怀明哲,四野春光想太和。存古尚瞻虞衮冕,抚时几换禹山河。海滨乐可忘天下,解写灵明是老轲。

十里平畴际远山,上膏未动觉牛闲。行人多谢晴相送,只恐妨农雨大悭。

向夕问舟人,吴江将至否?须傍微月中,系船好沽酒。

诡遇背驰先自失,丘陵之获亦何为。彼哉舍已徇於物,所得安能直所遗。

后学争欹雨后巾,前贤久泽雾中文。韦郎勉力追三杰,他日人还傚五云。

仁飚扉佳气,暐暐自门庐。閒日风波外,长年霜雪余。冻醪含凿落,春意动篨{上竹下胥}。定有升仙骨,黄精易扫除。

玉露瀼瀼,秋色似画,东堂宴席初开。红萸泛寿斝,紫菊上妆台。倚栏见、新雁已南来。落霞孤鹜徘徊。最奇处,重阳将近,凉满襟怀。萧洒秀眉,华发丹脸,映双瞳、的白乐如孩。擘香笺、听丽句新裁。池上三回蟠桃熟,玉纤时捧琼杯。但愿得,年年此会满蓬莱。

安得大金柅,制彼日月轮。免同流水车,今人续古人。

忆昨刘园共一杯,花虽多品未全开。芳郊是处堪行乐,正用此时特事来。

日迟风软花香,因人天气情怀懒。牡丹谢了,酴醿开後,红稀绿暗。慵下妆楼,倦吟鸾镜,粉轻脂淡。叹韶华迤逦,将春归去,沈思处、空肠断。长是愁蛾不展。话春心、只凭双燕。良辰美景,可堪虚负,登临心眼。雁杳鱼沈,信音难托,水遥山远。但无言,倚遍阑干十二,对芳天晚。

步入淩峰阁,寻师师未归。凭栏寂无语,唯见白云飞。

轻鬓丛梳阔扫眉,为嫌风日下楼稀。画罗金缕难相称,故著寻常淡薄衣。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未必上流须鲁萧,腐儒空白九分头。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地底烁朱火,沙旁歊素烟。沸珠跃明月,皎镜涵空天。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精览万殊入,潜行七泽连。愈疾功莫尚,变盈道乃全。濯缨掬清泚,晞发弄潺湲。散下楚王国,分浇宋玉田。可以奉巡幸,奈何隔穷偏。独随朝宗水,赴海

汉广求才路,严徐出上书。朝犹辱徒步,暮已待公车。今世无兹辙,夫君欲振裾。虽然宁有限,或者为吹嘘。

富贵责且重,惭耻心如何。贫贱事易了,饱煖幸已多。大热火天下,虚堂枕山阿。拔欲嫌人影,考古分贤科。潄冷齿双噤,饮香颜半酡。一跣或移日,遇狂还自歌。去就各有志,彼此无相诃。原宪岂尝病,赐也徒来遇。

后生如蝟总能诗,骨弱瞳昏俗不治。忽似再生萧德藻,已应突过李之仪。扫红紫阵观黄落,悬万千钧系一丝。精刮洁磨犹未已,直须陶谢与同时。

烧香人静杳无声,苔满丹墀皓月明。入户当堂慵正坐,出门尤懒下阶行。

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秋风清,秋月白,秋水共长天一色。不是心外境,亦非目前法。可中一见便知归,平步广寒攀桂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