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隐庵

南山山北北山南,一洞只分路口三。
孤鹤叫云声自远,懒龙悭雨睡方酣。
襄公淡墨留苍壁,太史高风拂翠岚。
百尺财前清绝地,道人先我著茅庵。

作品评述

《龙隐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自明。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山山北北山南,
一洞只分路口三。
孤鹤叫云声自远,
懒龙悭雨睡方酣。
襄公淡墨留苍壁,
太史高风拂翠岚。
百尺财前清绝地,
道人先我著茅庵。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名为“龙隐庵”的寺庙,位于南山山脉的北部和南部之间。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展示了山中的宁静和幽雅之美。描绘了孤鹤高唳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懒散的龙享受雨水的滋润而熟睡。诗人提到了襄公(指古代名士襄阳公)在苍壁上留下了淡淡的墨迹,太史(指古代官员太史公)的高尚风采扫过翠岚山,这些历史人物和迹象增添了庵内的文化氛围。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是这座茅庵的第一位居住者,这可以理解为他在向读者展示自己的归隐之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山中寺庙的宁静和荣耀。南山山脉的北部和南部交汇的地方有一座庵院,其中只有三条小路分别通往不同的出口。诗中的孤鹤和懒龙象征着自然界中的孤独和安逸,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襄公和太史的提及则将历史与庵院联系在一起,凸显了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最后,诗人以自己是这座茅庵的第一居住者作结,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山中庵院的景物和历史背景,通过对自然和文化元素的交融,给人以宁静、清幽和远离尘嚣的感受。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山水田园的画面,同时也传递了作者追求隐逸生活和向往自然山水的情感。

诗词推荐

客喜非实喜,客悲非实悲。百回信到家,未当身一归。未归长嗟愁,嗟愁填中怀。开口吐愁声,还却入耳来。常恐泪滴多,自损两目辉。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

牙齿漂浮欲半空,此生已付有无中。一杯藜粥枫林下,时与邻翁说岁丰。

醉张白眼望层空,作意中秋一笑同。忽讶微云得急雨,纵妨明月有清风。连宵桂近姮娥惜,尽日槐忙举子工。勿指凉天云即是,且须倾尽玉西东。

天高江阔快飞篷,云去山移过眼中。江上鼓鼙惊不断,连朝送我岳阳风。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大罗山上客,后主是宗亲。莫是为诗苦,却令生世贫。荒年家口众,少日鬓毛新。近又重遭祸,虚星必照身。

自顾无功劳,一岁官再迁。跼身班次中,常窃愧耻焉。加以久荒浪,惛愚性颇全。未知在冠冕,不合无拘牵。勤强所不及,于人或未然。岂忘惠君子,恕之识见偏。且欲因我心,顺为理化先。彼云万物情,有愿随所便。爱君得自遂,令我空渊禅。

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郎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

银屏曲曲掩秋尘,何处车声五色麟。飞燕曾为掌上舞,崔徽不及卷中真。蕙花清露纫成佩,菱带文波绣作茵。独倚疏桐无限思,尽冯鸡卜问江神。

百年文物士优游,万国今方似缀旒。发策东堂招儁乂,回舆北苑罢倡优。忽随诸彦登龙尾,尚忆当年应鹄头。独望清光无补报,更惭虚食太官羞。

戎装佩镆铘,走马逐轻车。衰草城边路,残阳垄上笳。黄河穿汉界,青冢出胡沙。提笔男儿事,功名立可夸。

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腹摇鼻息庭花落,还尽平生未足心。

发机外机,遣句中句。明眼衲僧,不知落处。

灵均葬鱼腹,贾傅问服臆。挽我来访古,穷鬼信有力。敢恨客毡寒,私喜无吏责。稍稍集韦布,时时论文墨。濯缨湘水清,拄笏湘山碧。陶泓耐久朋,笑我玄尚白。今代谢叔源,人物居第一。诗来招石友,愿费黄金镒。冰丝固希有,雾縠亦罕得。何以报明珠,更觉意羞涩。回首歙溪上,寂寞

越客南来夸桂麖,良工用意巧缝成。看时共说茱萸皱,著处嫌无鸲鹆鸣。百里奚身悲甚似,五羊皮价敢全轻。日于文苑陪高步,赢得芳尘接武名。

空庭蔼蔼月凝霜,银烛无光玉漏长。清汉数声征雁度,梦回中夜忆辽阳。

子长爱奇隘八荒,岷雪千仞琼佩锵,太守德厚民不忘,倚公笔椽辉耿光。西瞻大书揭高堂,倚栏起我意激昂。镂冰刻楮非文章,男子可不志四方。

擎山抱岳疾如风,持杵拈槌解脱空。世间有相非身大,须弥总纳一尘中。

借榻到僧扉,虽安未是归。瞑禽愁雪意,夜筿助风威。烛尽思燃带,衾寒起覆衣。不知孤棹去,明夕更何依。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