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云顶庵峡口倚杖说偈

云梯陟云顶,来寻坏衲师。
破峡水一脉,挂松月半规。
疏旷麋鹿性,厌饫丘壑姿。
眷言携不去,迟立倚筇枝。

作品评述

《登云顶庵峡口倚杖说偈》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云顶庵的峡口,我倚着拐杖吟咏佛偈。
攀爬云梯来到云顶,是为了寻找我尊敬的和尚师傅。
峡口的水流如此湍急,宛如一条破碎的脉络,而挂在峭壁上的松树如弯月半圆。
这里荒凉开阔,野鹿和麋鹿自由自在,它们对山水的自然之姿感到厌倦。
我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携带着他们的教诲,却迟迟不愿离去,站在峭壁上,倚着筇竹的枝干。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攀登云顶庵峡口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尊敬的和尚师傅的敬爱之情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之情。诗中的云梯、峡口水流、挂松等形象细腻地描绘了景物的壮美和恢弘,而麋鹿和野鹿的形象则突显了自然的宁静和自由。作者倚着筇竹枝干,表达了他与这片山水相依相偎的心境和眷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山水景致和人物情感。作者通过描写云梯攀爬、峡口水流和挂松月半规等细节,展示了壮美的自然景观,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同时,麋鹿和野鹿的形象对比,体现了自然的安逸与自由,与人世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最后两句中,作者表达了对和尚师傅的敬爱和眷恋之情,以及对这片山水的怀念之情,通过倚筇竹枝干的姿态,展示了作者与自然的融合与依赖。

整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登临云顶庵的情景和内心的感悟,充满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感召的关系。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山水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心灵的深处所蕴含的平和与敬畏。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商州楚地户,宛在江汉偏。草木已渐包,果实尤可怜。木瓜大如拳,橙橘家家悬。隔崖有宿叶,黄紫凝霜烟。高秋万嶂出,一望通郧川。都邑虽僻陋,来者多名贤。

小盘和雨送酴醿,瘦怯东风玉蕊稀。岂是书窗少培植,大都香足不须肥。

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因知幻物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斲轮。

当年二老叹云云,犹喜坡翁返故乡。展卷如今但陈迹,丘原无复起苏黄。

才举意,玄象照离宫。坎女离男金水火,几多铁骑漫英雄。最苦是云中。辽阳鹤,惊起老苍龙。四海九州沾惠泽,狼烟影里弄清风。堪作主人

暑雨祁寒路两经,二童一马影冷竮。檐花夜滴溪添绿,云叶暮横山减青。箬笠芒鞋今古道,竹篱茅店短长亭。未妨老子登临兴,解却征鞍且暂停。

赤日当空雨汗流,行人小立尽咨愁。谁知天使阳居夏,要作人间岁有秋。鳞介洪纖皆自遂,林泉澹泊可无求。须思一夜西风起,便到无衣远客头。

海曲封疆僻,冬温气序差。虫蛇谁闭户,草木自开花。雾重朝迷日,风号夕卷沙。可怜天地雪,偏解舞京华。

独见凉蟾欲上时,西园爽气溢清池。坐欣万顷湖方满,欲举一杯谁与持。虚阁排云空窈窕,青山绕郭自参差。气澄象表轮逾迥,光泛高林影骤移。一岁佳时今骛过,谁家横笛未休吹。城乌何事翻飞急,不学鹪鹩占一枝。

渔钓有遗逸,天子宠元真。赐之奴仆,得随妫艳下神京。几度苹汀蓼岸,不问金钩无饵,谈笑取冰鳞。珍重主人意,名我曰樵青。肩兰桨,萦桂棹,出波津。凌虚上□□□,□□会群真。卸下绿蓑青笠,付与渔童收管,相与□红尘。归去又□□,同赏洞中春。

河边堵立看归篷,三老开头暮欲东。涨水稠滩连峡内,浅山浮石似湘中。无人驿路榛榛草,有客江楼浩浩风。种落尘消少公事,胜裁新语寄诗筒。

蟠桃三熟,正清霜吹冷,爱日烘香。小试芳菲,时候无限风光。洛滨老人星见,□少室、云物开祥。丹青万江,熊兆昆台,凤举朝阳。向元枢曾辅岩廊。记名著金瓯,位入中堂。梦熟钧天,屡惊颠倒衣裳。黄发更宜补衮,归去定、军国平章。管弦珠翠,兰玉簪缨,岁岁称觞。

十年旅食在天涯,到处身安只是家。雪塞春回邹衍律,霜营寒入祢衡挝。壶倾卯酒杯浮粟,厨出辛盘饤簇花。奴仆不须喧鼓吹,恐惊枥马与林鸦。

久欲脱尘网,未有辟谷方。释然山中游,世虑可暂忘。鸥鹭亦知几,深入菰蒲藏。卧舟放中流,吾不如渔郎。

断涧横幽石,苍苔古木阴。欹危接山腹,迢递过云心。峭壁峙千仞,飞流下万寻。秦人若驱策,蓬岛路非深。

天地气将肃,秋冬候欲交。眷兹万木落,感我双鬓雕。悠然清兴动,与客共登高。有岩号景星,万仞连云霄。一览快心目,宁辞杖履劳。但恨无酒量,一举如沃焦。仍恨无坐客,可继五柳陶。且拼风帽落,聊醉菊花朝。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紫琼宜墨世间稀,合与韩公属好辞。若是只教夸染翰,献之难受属羲之。

象笔带香题,龙笛吟春咽。杨柳娇痴未觉愁,花管人离别。路出古昌源,石瘦冰霜洁。折得青_碧藓花,持向人间说。(越之昌源古梅妙天下)

竹下青莎中,细长三四片。主人虽不归,长见主人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