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寿安次永寿渡

东西车马尘,巩洛与咸秦。
山月夜行客,水烟朝渡人。
树凉风皓皓,滩浅石磷磷。
会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

作品评述

《早发寿安次永寿渡》是唐代许浑的作品。

中文译文:
东西车马尘,巩洛与咸秦。
山月夜行客,水烟朝渡人。
树凉风皓皓,滩浅石磷磷。
会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旅途为主题,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奔波劳累的生活状态和无常的命运。诗人凭借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诗情融入了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的第一句“东西车马尘,巩洛与咸秦”,描绘了东西方的车马奔驰,表达了人们为了生活而奔波的景象。这里的“巩洛”和“咸秦”是两地的地名,也代表了整个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接着的“山月夜行客,水烟朝渡人”表现了旅途中的夜行和渡河的景象。这里的山月与水烟为诗情增添了一抹苍凉和静寂的色彩。诗人借助这样的细节描写,使诗情更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

“树凉风皓皓,滩浅石磷磷”这两句描述了旅途中的自然环境,山中树木凉爽,微风徐徐,河滩上的浅水闪烁着石子的光芒。这里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清新的意境。

最后的两句“会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表达了诗人的向往和期望,诗人希望通过奋斗实现功名,从而得以借助小船扬帆远航。这是一种对个人命运的期待与希望,也是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的体现。

整首诗言简意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通过对旅途的描绘和对未来的向往,表达了当时人们普遍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中的自然描写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清新和宁静的意境。

作者介绍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诗词推荐

妙龄联辔战文场。

重山复水绕深幽,不见高贤独倚楼。手拂壁间留恨句,凌波微步有人愁。

谪居岁云暮,晨起厨无烟。赖有可爱日,悬在南荣边。高舂已数丈,和暖如春天。门临商於路,有客憇檐前。老翁与病妪,头鬓皆皤然。呱呱三儿泣,惸惸一夫鳏。道粮无斗粟,路费无百钱。聚头未有食,颜色颇饥寒。试问何许人,答云家长安。去年关辅旱,逐熟入穰川。妇死埋异乡,客贫

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赋情顿雪双鬓,飞梦逐尘沙。叹病渴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葵麦迷烟处,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故人为写深怨,空壁扫秋蛇。但醉上吴台,残阳草色归思赊。

定远未封侯,发愤投其笔。老儒七十馀,豪秃手不释。才器有长短,志器各自适。遥思玉关外,万里风沙隔。

相逢沦落总天涯,舟泊湓江近荻花。逐客青衫自多泪,伤心不用怨瑟琶。

佞臣巫蛊已相疑,身没湖边筑望思。今日更归何处是,年年芳草上台基。

岐路不在地,马蹄徒苦辛。上国闻姓名,不如山中人。大宅满六街,此身入谁门。愁心日散乱,有似空中尘。白露下长安,百虫鸣草根。方当秋赋日,却忆归山村。静女头欲白,良媒况我邻。无令苦长叹,长叹销人魂。

閒。道脉不随多事去,文风似放一分还。纷纷世变忘言外,春在西皋花柳閒。

驱马春山去,山蹊绕涧斜。浅清沙岸水,疏瘦石岩花。放荡从生事,殷勤向物华。依微听鸡犬,深柳映人家。

到此溪亭上,浮生始觉非。野僧还惜别,游客亦忘归。月满千岩静,风清一磬微。何时脱尘役,杖履愿相依。

五十虽非寿,休嗟不憗遗。赏延姑可待,子贵竟何迟。异鹊惊蝉蜕,凄风落木芝。乘骢千里客,歌罢不胜悲。

晋人夸新亭,假日辄高会。中间伯仁辈,未免楚囚对。江山犹古昔,人物已暧昧。东郊今保厘,翠华记行在。佳丽压淮楚,追游盛冠盖。兹楼贯城雉,于迈无小大。令威虽不归,灵光故无碍。烟云互明灭,川郭相映带。当年乌衣游,此日思一概。从容值休沐,登临多慵慨。幽怀忽轩豁,细故

雅正余音隐小成,咿哇嘈囐彼何荣。数声睆彼迁乔语,一洗纷纷百口鸣。

五鼓立中庭,疎星一二明。转头云复合,移步雨还倾。感召虽人事,怨咨柰物情。号空犹未应,隐痛痛无声。

床前一尺二尺泉,床后三枝五枝树。眠闲图似在家山,梦魂不使东南去。

新酒熟,云液满香篘。溜溜清声归小瓮,温温玉色照瓷瓯。饮兴浩难收。嘉客至,一酌散千忧。顾我老方齐物论,与君同作醉乡游。万事总休休。

尘坌不可耐,飘然入林坰。稍觉道心胜,渐至诗脾清。静极生孤愁,耿耿难为情。喧寂两莫惬,吾意何由平。

异代有巢许,方知严子情。旧交虽建国,高卧不求荣。溪鸟寒来浴,汀兰暖重生。何颜吟过此,辛苦得浮名。

居閒共喜迹相亲,桑户谁知遽反真。三纪周旋浑作梦,一樽离别倍伤神。旧邦犹忆江山主,新圃俄摧草木草。阴德降祥天报定,高车驷马岂无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