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养气全神,至精坚固。
琅函浊质奚能悟。
心珠跃入太虚中,玉婴神变通玄户。
赶退金乌,趁回玉兔。
凝阳点化升仙去。
清音香送别瑶台,真人

作品评述

《踏莎行·养气全神》是元代诗人侯善渊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养气全神,至精坚固。
琅函浊质奚能悟。
心珠跃入太虚中,玉婴神变通玄户。
赶退金乌,趁回玉兔。
凝阳点化升仙去。
清音香送别瑶台,真人仙骨永不朽。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修炼养气的精神追求和境界提升。诗中提到的“养气全神”意味着通过修炼,全身心地培养和凝练内在的气质和精神状态。作者认为琐碎的世俗之物无法领悟这种至精至坚的境界。诗中的“心珠”跃入“太虚中”,指的是通过修炼,心灵能够超越尘世,进入虚无之境,使得内心的灵性得到升华和转变。诗中也提到了金乌和玉兔,这是传说中的神话形象,象征着对光明和阴暗力量的驱逐和利用。最后的两句表明通过修炼,可以达到仙人的境地,离开尘世,进入更高的境界,成为永不朽的真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养气修身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修炼者追求精神升华和超然境界的心路历程。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如“心珠”、“太虚中”、“金乌”、“玉兔”,使诗词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同时,诗词中运用了平仄押韵的艺术手法,使整首诗词节奏韵律流畅,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诗词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精神提升的追求,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这首诗词展示了元代文化中追求心灵升华和超脱世俗的思想倾向,体现了修炼和修身的价值观。同时,诗词中的意象和抒发的情感也具有一定的个人风格和审美特点,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诗词形式的驾驭能力。

诗词推荐

古木千章翠欲交,白云疑只在松梢。公余莫惜频登眺,无限风烟满四郊。

踏莎行

萱草斋阶,芭蕉弄叶。乱红点点团香蝶。过墙一阵海棠风,隔帘几处梨花雪。愁满芳心,酒潮红颊。年年此际伤离别。不妨横管小楼中,夜阑吹断千山月。

踏莎行

可怜五马风流地,暂辍金貂侍从才。阁上掩书刘向去,门前修刺孔融来。崤陵路静寒无雨,洛水桥长昼起雷。共羡府中棠棣好,先于城外百花开。

踏莎行

枌梓交游尽,灵光岿独存。声名今绮皓,公论自推尊。

踏莎行

老农喜说田家早,缺月疏星穿木杪。洗铮燎草作晨炊,麦饭咽甘虫食蓼。儿牵秧马妇携笠,泥滑不嫌春雨少。平畴拍拍水连堤,姑恶数声天欲晓。

踏莎行

白云幽卧处,不向世人传。闻在千峰里,心知独夜禅。辛勤羞薄禄,依止爱闲田。惆怅王孙草,青青又一年。

踏莎行

江上危亭思黯然,追游陈游欲经年。别来西望应相忆,郢树荆门共一川。

踏莎行

仁气已蒸全楚尽,同云欲合暮江前。争春梅柳无三月,对雪樽罍属二天。

踏莎行

不恋清时白玉珰,便将身世寄沧浪。三朝元老黄枢阁,四海闲人绿野堂。楚楚菁兰秋带雨,萧萧寒菊晚宜霜。拟成东甬耆英社,賸乐壶天日月长。

踏莎行

淮山但有八公名,鸿宝烧金竟不成。身与仙人守都厕,可能鸡犬得长生。

踏莎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踏莎行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踏莎行

风摇荡,雨濛茸。翠条柔弱花头重。春衫窄。香肌湿。记得年时,共伊曾摘。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关山隔。晚云碧。燕儿来也,又无消息。

踏莎行

石髓门前水,松风骨外钟。迟迟半轮月,未忍出双峰。

踏莎行

环堵萧然汝水隈,孤怀炯炯向谁开。青春不觉书边过,白发无端镜上来。祭灶请邻聊复尔,卖刀买犊岂难哉。故人休说封侯事,归钓江天有旧台。

踏莎行

一管妙清商,纤红玉指长。雪藤新换束,霞锦旋抽囊。并揭声犹远,深含曲未央。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

踏莎行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踏莎行

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未必牺牲及吾辈,大都我瘦胜君肥。

踏莎行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到此因念,绣阁

踏莎行

宴罢瑶池趣驾归,海风飘冷六铢衣。霞舒雾卷知何处,五色毫端借发挥金如土。

踏莎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