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作品评述

《临终诗》是明代文学家唐寅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人生的无常和死亡的必然,表达了对生死的淡然和对世俗之事的超脱。

诗意:
《临终诗》以短暂的一生为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死亡的接受。诗人认为无论是生活在阳间还是归于地府,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无论在哪里,都只是暂时的流浪,如同漂泊在陌生的异乡。

赏析:
《临终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唐寅对人生和死亡的独特思考。诗人以极度超脱的态度面对生死,认为人生的起伏和地府的阴暗都只是过程,与最终归于尘土并没有本质区别。这种超然的境界体现了唐寅对世俗之事的淡漠态度,以及对人生真相的洞察力。

诗中的"阳间"和"地府"象征着生与死的两个极端。阳间代表着世俗的尘世,而地府则象征着死亡和超越。通过将两个极端进行对比,诗人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不应该过于执着于世俗的荣辱得失,因为最终都会回归尘土。这种对生命的超然态度,既有一种豁达的解脱感,也有一种对世俗虚妄的嘲讽态度。

《临终诗》以短短四句诗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这种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使诗词更加凝练而有力,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推荐

北焙今年但取陈,草芽过了二分春。为君湔洗丁坑后,宝胯云团一样新。

桑眼已开芳尽长,西畴东墅足相羊。麦风初暖燕争疊,林雨忽晴蛙满塘。野老新衣逢社喜,山妻椎髻为簪忙。纷纷游骑踏花去,谁识吾家旧草堂。

江乡去想胜还乡,官职寻常事不常。会得圣君无别意,只应图继贾司仓。

禾黍秋相近,溪山日自长。午窗千嶂雨,幽梦一帘香。

闲人只是爱春光,迎得春来喜欲狂。买酒怕迟教走马,看花嫌远自移床。娇莺语足方离树,戏蝶飞高始过墙。颠倒醉眠三数日,人间百事不思量。

造塔当年事,喧传直至今。示人千古意,与匠两三金。不得罗山语,谁知矮叔心。瓣香来作礼,肯雇白云深。

朝画眉,暮画眉,画眉日日生春姿。长安已知京兆怃,有司直奏君王知。君王毛举人间事,不咎人间夫妇私。

主宾都落第三机,阵阵开旗不展旗。石火光中分胜负,倒骑铁马上须弥。

出塞男儿勇,还乡女子身。尚能吞北虏,断不慕西邻。

恍惚天书事,庄严土木功。暮年王太尉,典领玉清宫。

压丛秋色万黄英,多少金风染得成。篱下年来无靖节,寒香不似晋时清。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巨鸟有六翮,大鱼有重鬐。回翔栖邓林,喷薄游天池。终焉触罔罟,性命不自持。

汉使来何许。到如今、天边又是,薰弦三度。见说山深人睡稳,细雨自催茶户。向滴博、去间看取。料得权奇空却后,指浮去、万里追风去。跨燕越,抹秦楚。不妨且为斯人驻。正年来、忧端未歇,壮怀谁吐。顷刻阴晴千万态,怎解绸缪未雨。算此事、谁宽西顾。待洗岷峨凄怆气,为八荒、

树淡云浓又一坡,招邀处处是行窝。梯岩危似蚁缘木,架屋高如鹊结窠,水味野栽茭白瘦,山毛人摘芋红多。

公族仍前辈,都城早与游。士穷须禄食,才大岂身谋。雪岭无归鸟,冰河有去舟。平生湖海意,不为有鱼留。

剑光长笑古刘家,不斩流星只斩蛇。从得历年三四百,蟠桃犹自未开花。

远地书邮绝,长年属望劳。要期亲帚柄,宁惮学舟操。愧守藩篱小,难窥墙仞高。秋风满天地,不废候虫号。

孟夏饮烧酒,穷居莫致之。扣门闻好语,出应自披衣。双榼俨在门,使者前致词。敛衽受嘉贶,敬此旨且时。且喜尊不燥,安得计淳漓。但恐昧奇字,令人愧鸱夷。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