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十二首

稻熟苦淫雨,九月尽十月。
已刈及未刈,半芽半漂没。
饥饱系民命,此变岂可忽。
云师如葛伯,仇饷佚天罚。
死木生菌蕈,化萤草未歇。
恒燠缪为恩,乖气一何悖。
何如时寒风,霜晴大明揭。
田父得舂枕,一饭肉白骨。

作品评述

《杂兴十二首》是宋代作家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稻熟苦淫雨,九月尽十月。
已刈及未刈,半芽半漂没。
饥饱系民命,此变岂可忽。
云师如葛伯,仇饷佚天罚。
死木生菌蕈,化萤草未歇。
恒燠缪为恩,乖气一何悖。
何如时寒风,霜晴大明揭。
田父得舂枕,一饭肉白骨。

诗词的中文译文:

稻谷成熟遭受了久雨的折磨,九月即将过去迎来十月。
已经收割的和未收割的交织在一起,有些苗芽已经蔓延,有些却被浸没。
饥饿和饱食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这种变迁怎能被忽视。
像云朵一样的教师,却遭受着食品短缺的天谴。
死去的树木上生长着真菌,草地上的萤火虫还未消失。
长久的炎热被误解为恩德,相反的行为真是多么的违背常情。
何不像寒冷的风一样,霜后晴朗的大明天空般揭示真相。
田地的主人只得到了舂米的枕头,一顿饭肉所剩无几。

诗意和赏析:

《杂兴十二首》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农田的景象,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切之情。

诗中首先描述了稻谷的成熟遭受久雨的困扰,表达出农民在丰收季节也面临着自然灾害的痛苦。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已经收割和未收割的稻谷相互交织,苗芽遭受浸泡的情景,呈现出丰收与困境的交错。这种形象化的描写表达了社会中各种矛盾和变迁,特别是食品供应问题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云师,指的是教师。诗人将教师比喻为云朵,暗示教师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他们也面临着食品短缺的困境,这种差异让人感到不公平。这里反映了社会中普通人和知识分子之间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诗词中还描绘了死木上生长的真菌和未歇的萤火虫,形象地表现了生命力的顽强和自然界的奇妙。这种描写暗示了人们在逆境中也能够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呼应了前文中对于丰收和困难的交替描绘。

最后,诗人通过描述田地主人只得到舂米的枕头和一顿微薄的饭菜,揭示了农民的艰辛和贫苦。这种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描写,彰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杂兴十二首》通过对农田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切。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描绘稻谷、真菌和萤火虫等元素,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界的奇妙。整首诗以食品供应问题为线索,呈现出社会中的矛盾和不公平现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同情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民处境的关注。它既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公平现象,也展现了人们在逆境中的顽强生存和奋斗精神。整首诗词充满了思考和情感,让读者对社会和人生产生共鸣,体味到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关切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将进酒,乘杜康。大白砗磲为罂锦,作幂燕京字琥珀。朱缗三千酒一石,君呼六博我当掷。盘中好采颜如花,鸳鸯分翅真可夸。壶边小姬拔汉帜,壮士失色徒喧哗。拉君髯,劝君酒,人间得失那复有。男儿运命未亨嘉,张良空槌博浪沙。秦皇按剑搜草泽,竖子来为下邳客。一朝崛起佐沛公,

琱兴彩仗,祗谐慈宫。宝册前奉,龙挟云从。言备兹礼,于宫之中。惟天子孝,于昭祲容。

蝉声满秋树,云影护晴雷。独坐西风久,半空飞雨来。

多公二十岁,筋力早衰微。弃物犹残历,童心更美衣。春光终古在,人事逐时非。但愿干戈息,无庸咏戍薇。

久贰甘泉计,新陪丹府游。天深巢鶠阁,地重凿龙州。驱弩军装盛,依莲客藻遒。别魂惊黯黯,循政伫优优。旧畤连睢远,长汾抱晋流。劭农知俗美,虞畔记耕畴。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荡漾空沙际,虚明入远天。秋光照不极,鸟影去无边。势引长云断,波轻片雪连。汀洲杳难别,万古覆苍烟。

里俗相传有九龙,昔年栖隐此岩中。烟霄一去□□隔,石户双开旧径通。月影日光东北近,泉声山色古今同。何当便脱卑凡累,来伴僧闲论苦空。

难弟诗初和,难兄盖复倾。时方论名位,公独叙交情。八座使边节,舍人垂世名。用之俱未尽,衮衮看公卿。

地肺重阳子,昆仑太古仙。二人结约未生前。托居凡世,飞下大罗天。共阐玄元教,行藏度有缘。奈何不悟似流泉。别后相逢,再约一千年。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

安乐窝中快活人,闲来四物幸相亲。一编诗逸收花月,一部书严惊鬼神。一炷香清冲宇泰,一樽酒美湛天真。太平自庆何多也,唯愿君王寿万香。

一承恩泽入蓬莱,别赐轻纟庸称体裁。剪得辟邪新茧子,并房宫女斗看来。

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今日王孙好收采,高天已下两回霜。

春塘雨歇曙莺啼,坊院深闲竹树西。静倚绿窗看漏水,野花开到白棠梨。

终过元朝欲首春,条风先度海东门。寒凝一雨成飞雪,泰长三阳应上坤。疵沴渐消和气满,咏歌频发味言温。人情共喜年光好,不向樽前未易论。

藤杖叩松关,春溪劚药还。雨晴巢燕急,波暖浴鸥闲。倚槛花临水,回舟月照山。忆归师莫笑,书剑在人间。

香剥酥痕,自昨夜、春愁醒。高情寄、冰桥雪岭。试约黄昏,便不误、黄昏信。人静。倩娇娥、留连秀影。吟鬓簪香,已断了、多情病。年年待、将春管领。镂月描云,不枉了、闲心性。谩听。谁敢把、红儿比并。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始是乾坤王室正,却交江汉客魂销。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百万回。

吴门此去逾千里,湘浦离来想数旬。只见风师长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危怜坏堞犹遮水,狂爱寒梅欲傍人。事往时移何足问,且凭村酒暖精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