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生归青社

去指沧溟畔,来辞翠霭间。
程遥过凤阙,家近见牛山。
红叶飘行色,清溪照别颜。
蹇驴看上处,拄杖出柴关。

作品评述

《送高生归青社》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指沧溟畔,来辞翠霭间。
程遥过凤阙,家近见牛山。
红叶飘行色,清溪照别颜。
蹇驴看上处,拄杖出柴关。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高生归青社的情景。高生离开了沧溟之畔,来向诗人告别,离开了青山翠绿的地方。程遥远地经过凤阙(指皇宫)回来,家乡靠近牛山。秋天红叶飘扬,映照着离别的颜色。清澈的溪水映照着离别者的容颜。骑着蹇驴的人看到了高生离开的地方,拄着拐杖走出了柴关(柴门)。

赏析:
《送高生归青社》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离别情景,表达了离情别绪和乡愁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物的行动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使诗词更具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首先,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沧溟之畔的指涉和翠霭之间的告别场景,烘托出离别的情感氛围。指涉沧溟,暗示远行的辞别,离开了青山翠绿的地方,而翠霭则象征着美好的家园和友情之地。

其次,诗中提到高生经过凤阙回来,突出了他的远行和归来,凤阙作为皇宫的象征,与平凡的家乡牛山形成对比,彰显了高生的身份和追求。同时,红叶飘行色和清溪照别颜,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高生的离别之情,营造出深情与离愁的氛围。

最后,诗人以蹇驴和拄杖出柴关作为结尾,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意境。蹇驴是行走困难的驴子,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舍和困顿。而拄杖出柴关,则表达了诗人继续行走、追忆故人的决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离别情景的刻画,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乡愁和归乡的向往。

作者介绍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杳杳旧踪寻不得,茫茫遗恨有谁穷。长安败绩谁怜汝,灞上收声未到公。

万境人踪尽绝,百围天籁都沉。惟余冷淡生活,时复捻髭冻吟。

情忘念断生光莹。自然现澄清景。琼花满树都无影。於中好,挂心镜。光明灿烂分邪正。这身体终归粪。元初面目今番净。专专候,玉童请。

荒台孤映拂晴霓,曾是诸侯筑馆基。一郡人夸最高处,年年长作会春期。

得志瘳民瘼,何期与顾过。青灯疏简册,黄土污征衣。道路嗟于役,山川赋式微。秋风动虚与,应不路危机。

菊秋梅腊百花春,过眼年华醉梦身。今日不因登此阁,不知人世是红尘。

竹屋偏宜雪,江亭更受风。一杯时自酌,五字不须工。柳色全然未,梅花半堕空。东江虽可住,吾志在江东。

朔风吹雨西北来,南山昼晦夜不开。寒声悲凄杂霰落,暮色黯惨兼云回。仰窥箕斗不辨影,俯眺八极弥黄埃。群鸡啁啾登树语,城角断续余音哀。此时野人正愁郁,短漏颇奈铜龙催。残灯微明鼠上下,兀坐自画炉中灰。北漠群胡践边垒,西江狂贼生祸胎。主上动色念沟壑,何况司马诸行台。

楚客佩吴鸿,临边最有功。读书围壁里,赌酒射堂中。旆出莎城雨,笳吹柳浦风。越人相感意,应与暮潮东。

古窦鸣幽泉,苍崖结虚宇。六月期客游,披襟苦徂暑,开窗弄清浅,吹鬓疑风雨。不见白使君,烟萝为谁语。

僧庐草剑石崖根,惯见西湖不喜论。安得便如居士意,移为官舍读书轩。

伊昔岂无旱,赫日流金石。伊昔岂无水,巨浸连天白。未若去岁风,飘忽几终夕。时方属新秋,稻子半黄赤。倏然卷地来,一扫不遗力。但觉田亩空,不见仓箱积。余祸及吾民,来春有饥色。巡门粥妻子,不足充贵籴。往往成流离,有家归不得。我方还里闾,正值此艰厄。有心怀拯救,不寐

地肺重阳师父。化我百朝扃户。却欲报师恩,三载愿心环堵。餐素。餐素。体挂灵明纸布。

八月望夜天如蓝,海色卷雾山收岚。玉盘元沉龙窟底,忽起万丈谁能探。初来空中光尚湿,霜娥寒鬓风旂嵒。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气秋相涵。小星尽去大星在,芒角欲吐敢与参。天将洗眼照下土,啖食肯纵妖蟆贪。穿深窥暗不遗隙,罔两忌影逃岩嵌。前年客中忆见之,家人怨别方喃喃。

爱雪团娇小,开较晚,尽春融。似麝染沉薰,檀轻粉薄,费尽春工。绿阴小庭晴画,放绣帘、轻度竹梢风。待着一天香韵,醉吟留伴诗翁。洗妆不用露华浓。玉树湿青葱。欲细挽柔条,重围锦幄,不放春空。春残未应多恨,道典型、犹在酒杯中。何似留芳翠枕,夜深归梦瑶宫。

随风身不定,今夜在苍梧。客泪有时有,猿声无处无。潮添瘴海阔,烟拂粤山孤。却忆零陵住,吟诗半玉壶。

东海天台山,南方缙云驿。溪澄问人隐,岩险烦登陟。潭壑随星使,轩车绕春色。傥寻琪树人,为报长相忆。

我来不为一醉期,忽焉一醉留者谁。山川无言岂有意,阴与造物昌吾诗。吾诗不受世促迫,亦不肯与人谐嬉。鸢飞戾天鱼跃渊,动笔自有风月随。我欲写时君莫问,君欲问时我不知。此时此意有此乐,梅山□梅花开时,为我痛饮而读之。

老境侵寻,衰残到今。霜须雪发春犹浅,壑眼岩眉秋更深。

吴江之南,是曰丰国。五种之生天下食,一岁不登,吾民菜色。如何天不仁,纵彼旱孽称其神。矫矫赤龙推火轩,来自东南山。咸池愞水不敢沃,阳侯失色愁烹煎。况兹畎亩流涓涓,何足吸之唇齿间。但见禾与黍,蓬勃红尘起。土伯敕其属,扫路迎饥鬼。哀哉氓{上山下虫}{上山下虫},托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