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

七尺经霜翠竹竿,斩来石壁钓江湍。
丝头垂下骊龙口,掣得明珠似月寒。

作品评述

《秋兴》是宋代诗人汪莘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景象,通过对竹子、钓鱼和珠宝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七尺经霜翠竹竿,
斩来石壁钓江湍。
丝头垂下骊龙口,
掣得明珠似月寒。

这首诗通过对竹竿、石壁、丝线、珠宝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钓鱼的情景。诗中的"七尺经霜翠竹竿"意味着竹竿已经经历了霜冻寒冷的秋天,但依然保持着翠绿的色彩。"斩来石壁钓江湍"描绘了作者站在石壁上,用竹竿垂钓江流湍急的场景,表现了作者的胆识和豪情。

"丝头垂下骊龙口"形象地描绘了丝线垂下时的形态,如同一条骊龙的嘴巴,寓意着钓鱼线的纤细和灵活。"掣得明珠似月寒"这句表达了作者在钓鱼中取得了成功,钓上了像明珠一样明亮的鱼,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和钓鱼情景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豪情。通过描绘秋天的竹竿、石壁和钓鱼中的丝线、珠宝等细节,展示了作者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呈现了秋天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在其中的心境与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诗词推荐

三十年前,爱买剑、买书买画。凡几度、诗坛争敌,酒兵取霸。春色秋光如可买,钱慳也不曾论价。任粗豪、争肯放头低,诸公下。今老大,空嗟呀。思往事,还惊诧。是和非未说,此心先怕。万事全将飞雪看,一间且问苍天借。乐馀龄、泉石在膏肓,吾非诈。

江风裂瓦鸣,浦口惊波作。君驾何不来,客心空寂寞。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

春船上濑急,归路石溅溅。白石百花静,清江初月圆。偶逢林下叟,为话竹间禅。明发遥相忆,青山生莫烟。

碧镰不出土,青山凿不休。青山凿不休,坐令鬼神愁。

船从山下过,直上见僧轩。系缆当矶石,缘崖到寺门。短篱遮竹瀁,危路踏松根。却看沧江底,帆归烟外昏。

柏板门槌伎俩穷,人前偏要辱宗风。驴鸣狗吠成狼籍,瞒得梁王屈宝公。

金山一拳石,石髻出溟涨。

高亭暮色中,往事更谁同。水谩矜天阔,山应到此穷。病怜京口酒,老怯海门风。唯有言堪解,何由见远公。

归袂随云起,篮舆趁雪明。山僧苦留客,世故却关情。小倚枯藤杖,聊听绝涧声。如何山下客,一笑已来迎。

晴岚凝片碧,知在此中禅。见面定何日,无书已一年。高秋关静梦,良夜入新篇。仰德心如是,清风不我传。

日之将出兮,余趋乎筑之所。杵丁丁而不息兮,汗淫淫之如雨。日既入而始休兮,饭粗粝而不饱。呜呼其命兮,余何辞乎此苦。

银袍健笔落云烟,入眼高文墨尚鲜。隐隐蚕声桑叶下,看看鹄立棘图前。空阶夜响催诗雨,平地雷轰造榜天。试问西湖好风景,何如华屋艳神仙。

先子同乌府,知音诚皦然。脱縗来拜伏,抚首辱哀怜。迨此泉扃掩,空悲尘纲牵。无由怀酒絮,撇涕望新阡。

红锦芙蓉碧牡丹,今番灯火减前番。雪泥没滕霜风紧,也有游人看上元。

竹际笙簧起,回听众籁微。时陪物外赏,肯念日斜阳。草色违秋意,池光净客衣。吟公清绝句,政尔不能肥。

一冬无雪麦方病,细雨迎春岁有望。愁见积阴连甲子,复令父老念耕桑。瘦田未足终年计,浊酒谁供清旦尝。赖有真人不饥渴,闭门却扫但焚香。

别来如梦亦如云,八字微言不复闻。世上浮沈应念我,笔端飞动只降君。几同江步吟秋霁,更忆山房语夜分。见拟沃州寻旧约,且教丹顶许为邻。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江左陶徵士,高风昔所闻。应慙五株柳,难比一溪云。我有乘桴约,君方植杖耘。悠悠竟何得,晚岁盍同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