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晼山马上作

恆天青郁郁,千峰互崷崒。
放马倚长崖,烟云争吐没。
远疑嵩华低,近岂潜衡匹。
奚为鲜眺览,过者辄仓卒。
吾将凌其巅,震荡睨溟渤。
旁行告予言,世孰於此忽。
邃深不可俯,储藏尽妖物。
踊跃狼虎群,蜿蜒蛇虺窟。
惜哉危绝山,岁久沉汨没。
谁将除茀涂,万里游人出。

作品评述

诗词:《望晼山马上作》
作者:王安石(宋代)
朝代:宋代

恆天青郁郁,
千峰互崷崒。
放马倚长崖,
烟云争吐没。
远疑嵩华低,
近岂潜衡匹。
奚为鲜眺览,
过者辄仓卒。

吾将凌其巅,
震荡睨溟渤。
旁行告予言,
世孰於此忽。
邃深不可俯,
储藏尽妖物。
踊跃狼虎群,
蜿蜒蛇虺窟。

惜哉危绝山,
岁久沉汨没。
谁将除茀涂,
万里游人出。

中文译文:
天空常常一片青蓝,
千山峻峭相互交错。
我放马依靠在高崖旁,
云雾争相吞没。
从远处看,嵩华山显得低矮,
近处的山峰却隐藏得高耸。
为何少有人登上此山俯瞰,
路过的人总是匆忙离去。

我将攀登至山巅,
震撼着眺望渤海和黄海。
旁人对我说,
这世界又有谁能比此地更令人突然惊叹?
山的深处无法俯视,
储藏了各种珍奇的动物。
狼虎群体跃动,
蛇虺蜿蜒于山洞之中。

可惜啊,这座危险而绝美的山,
多年来沉默湮没。
谁将来清除这山上的荆棘,
让万里之游人从此涌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王安石对晼山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他将山的高峻、云雾的变幻以及山中的珍奇动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诗中的"恆天青郁郁"和"千峰互崷崒"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和繁多,"放马倚长崖,烟云争吐没"则表现了云雾缭绕的景象。

诗人表达了自己攀登晼山的决心,他要登上山巅,俯瞰渤海和黄海,展望广阔的世界。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地方可以与晼山相比,令人如此惊叹。他向旁人传达了自己的决心和对山的敬畏之情,强调晼山的深邃和隐藏其中的珍奇动物。

整首诗以景描写为主,通过描绘山的壮丽景色和自然奇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同时,诗中也有对人类行为的思考,通过描绘过路行人匆忙离去的情景,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忽视和匆忙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描写手法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王安石作为一位宋代文人的才艺和对自然的热爱。它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启发人们重新关注和珍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溪溪绿树间红花,道是桃源是若耶。西近青山东近郭,白云低处是君家。

二十五年丁令威,二十五日鬓成丝。尘埃满面脚欲破,酒肉薰心舌尽痴。雨出郭门聊一洗,日从原口便相随。振衣直上千峰顶,却寄金山长老诗。

床前两小女,各在天一涯。所愧为人父,风物长年悲。

坏不坏,随他去也。大千界句里了无钩锁机,脚头多被葛藤碍。会不会分明,底事丁宁杀。知心拈出勿商量,还我当行相买卖。

世人纷华都不见,眼前惟见读书尊。百千难过尚惊惕,三十岁前尤苦辛。少日只知艰险事,老年方识太平身。家风幸有儿孙继,足以无心伴白云。

天色混波涛,岸阴匝村墅。微微汉祖庙,隐隐江陵渚。云树森已重,时明郁相拒。

衰疲坐甑极蒸嘘,念子柯山守旧庐。卢叟今无僧送米,董生时有吏征租。上书自荐心应耻,扶策躬耕计未疏。虎豹九关今肃穆,王门行看曳长裾。

细草亦全高,秋毫乍堪比。及至干霄日,何人复居此。

简略非世器,委身同草木。逍遥精舍居,饮酒自为足。累日曾一栉,对书常懒读。社腊会高年,山川恣游瞩。明世方选士,中朝悬美禄。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愧忝郎署迹,谬蒙君子录。俯仰垂华缨,飘飖翔轻毂。行将亲爱别,恋此西涧曲。远峰明夕川,夏雨生众绿。迅风飘野路,回首

清溪东南驰,碍此碧玉峰。蛟龙夜相宅,奋迅生雷风。剨开两贝阙,凿翠成珠宫。坐令空洞处,一水油然通。泉流百道来,投注万斛钟。不知深几许,湛若鎔青铜。定应天下稀,岂但湘南雄。嘉与二三子,叶舟渺相从。周旋乳盖底,荡漾菱花中。为我告行客,无为苦匆匆。小酌清泠渊,洗汝

势途勇退似差贤,焉用鸿门切盾肩。早赐輼輬埋厚夜,宁扶楖栗走荒巅。泥龟不羡鹍鹏路,粪菌徒输栝柏年。我谓是身如尺璧,深藏短褐庶能全。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干旄羽籥相亏蔽,一进一退殊行缀。昔献三雍盛礼容,今陈六佾崇仪制。

城高倚峭巘,地胜足楼台。朔漠暖鸿去,潇湘春水来。萦盈几多思,掩抑若为裁。返照三声角,寒香一树梅。乌林芳草远,赤壁健帆开。往事空遗恨,东流岂不回。分符颍川政,吊屈洛阳才。拂匣调珠柱,磨铅勘玉杯。棋翻小窟势,垆拨冻醪醅。此兴予非薄,何时得奉陪。

几年尘虜复征蛮,分阃功成两鬓斑。新画仪形当汉阁,旧铭勋业在燕山。龙泉照步文犀涩,马埒堆金骏足閒。时泰无因问充国,晓窗风雪梦阳关。

吴台越峤两分津,万万樯乌簇夜云。吟尽长江一江月,更无人似谢将军。

莫道闲中一事无,闲中事业有工夫。闭门清昼读书罢,扫地焚香到日晡。

庄周昔贷粟,犹欲舂脱之。鲁公亦乞米,炊煮尚不辞。渊明端乞食,亦不避嗟来。呜呼天下士,死生寄一杯。斗水何所直,远汲苦姜诗。幸有余薪米,养此老不才。至味久不坏,可为子孙贻。

六龙骧首晓駸駸,七圣陪轩集颍阴。千丈松萝交翠幕,一丘山水当鸣琴。青鸟白云王母使,垂藤断葛野人心。山中日暮幽岩下,泠然香吹落花深。

年时今日,御双凫曾到、蓬壶方丈。元是王孙生此夕,红紫娇春成行。数曲栏干,一双蓂荚,正傍瑶阶长。风帘斜处,有时新燕来往。犹记不住称觞,挥毫著语,更与书扁榜。转首还逢汤饼客,景物依然和畅。待赋新词,说些消息,教倩飞琼唱。南班虚席,看随丹诏东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