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歌诗

后土化育兮四时行。
修灵液养兮元气覆。
冬同云兮春霡霂。
膏泽洽兮殖嘉谷。

作品评述

《论功歌诗》是班固所作的一首古代诗词,代表了两汉时期的文学风格和思想。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论功歌诗》

后土化育兮四时行,
修灵液养兮元气覆。
冬同云兮春霡霂,
膏泽洽兮殖嘉谷。

译文:
大地孕育之力四季流转,
修炼灵液滋养,元气满溢。
冬天如同云朵,春天如雨露,
油泽滋润,肥沃繁衍良田。

诗意:
《论功歌诗》描绘了大地的生机和丰饶,以及自然界四季变化的循环。诗中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大地的恩泽和滋养,以及人们对自然的感恩和赞美。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和农田的肥沃,诗词让人感受到了大地孕育万物的力量和生命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四季的轮回和大地的肥沃。通过使用修辞手法,如对比和象征,诗人展示了大地的生命力和丰饶的景象。诗中的"后土"指代大地,"四时行"表达了四季的变化和循环。"修灵液"和"元气"则象征了大地的滋养和力量。描绘了冬天的云朵和春天的雨露,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季节之间的变化和大地的生机。

诗词中的"膏泽洽"和"殖嘉谷"则表达了大地的丰饶和农田的肥沃。这些形象语言使人们产生了对大地恩泽的深刻感受,也让人们对丰收和繁荣充满希望。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大地的恩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论功歌诗》通过对大地的赞美和描绘,展示了班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大地的丰饶,让人们对自然和生命产生深刻的感悟。这首诗词既是对古代农业文化的赞美,也是对大自然力量的颂扬,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诗词推荐

旦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披。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

琪花风乱欲成团,度岭人言路已漫。我斥征夫第前迈,山翁不畏雪霜寒。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却到京师事事伤,惠休归寂贾生亡。何人收得文章箧,独我来经苔藓房。一命未沾为逐客,万缘初尽别空王。萧萧竹坞斜阳在,叶覆闲阶雪拥墙。

旌旗翻日淮南道,兴罢归来雪一船。正有佛光无处着,独将佳句了山川。

天云如烧人如炙,天地炉中更何适。蝉喘雷干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守羊真人聃之役,高吟招隐倚碧壁。紫气红烟鲜的的,涧茗园瓜麹尘色,骄冷奢凉合相忆。

独自行来独自坐,无限世人不识我。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

曾向庐山睡里闻,香风六断世间春。窃花莫扑枝头蝶,惊觉南窗半梦人。

真正举扬,法堂前草深一丈。有如是作略,有如是榜样。个是阿谁,广度和尚。

我如不材材,自诳无用用。向来风月前,诗笔颇吟弄。低摧发皓白,无与世轻重。枯株欲丹黄,因君弥自讼。

忆昔归田友麋鹿,雪里寻梅踏瑶玉。巡檐屡作杜陵笑,穷路几为步兵哭。忽逢绿衣鬓如云,歌舞醉人睡昏昏。觉来但有风相袭,梦断初无香返魂。岂知重见长安雪,喜极丰年箫鼓咽。更读裴公东阁诗,仍分处士西湖月。皎如玉树临我傍,幸同待漏靴满霜。但愿和羹继先业,不辞草制搜枯肠。

春色无人见,兹行偶众先。柳黄新过雨,麦绿稍铺田。河润兼冰散,禽声向日圆。城池高受雾,濉涣暖生烟。送客情初恶,还家意稍便。旋闻夫事起,已过佛灯然。簿领何时毕,尘埃空自怜。南湖渐可到,早治木兰船。

元子溪曰瀼,诗传到于今。此俗良易化,不欺顾相饮。庐山我久爱,买田山之阴。田间有流水,清泚出山心。山心无尘土,白石磷磷沈。潺湲来数里,到此始澄深。有龙不可测,岸木寒森森。书堂构其上,隐几看云岑。倚梧或欹枕,风月盈中襟。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鸣琴。数十黄卷轴,圣贤

秋日同文馆,閒无一事依。斗羊谁得隽,倦鸟客思归。寝处还相向,过从不患稀。何当有星聚,谁为问璇玑。

田园松菊自由身。鞍马老红尘。鹅鸭恼比邻。算未羡、凌烟写真。花时风雨,长年哀乐,白发为谁新。休唱渭城春。怕忆着、西州故人。

富春真古邑,此寺亦唐余。鹤老依乔木,龙归护赐书。连筒春水远,出谷晚钟疏。欲继江潮韵,何人为起予。

戎烬多艰道不传,师能横竖说无边。清湘去后人思杀,破衲归来帝所怜。双遽埋无尽藏,诸方应舞野狐禅。伤心明月堂中影,只作霜华处处圆。

义献之迹,临者米也。遡观欣书,乃二体也。随珠卞璧,萃此纸也。以鉴得之,亦可纪也。

一從得玉旨,勒马幽燕起。河北与河南,一万五千里。

奇士如公少,居然得誉尊。绩文追古作,戏策达修门。梁坏吾安仰,人亡道尚存。伤心南野路,天迥暮云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