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1]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2],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3],莫桂酒兮椒浆;扬枹[4]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作品评述

《九歌 东皇太一》作品评述:[1]:音“求”。[2]:音“阵”。[3]:音“界”。[4]:音“福”。【简析】:《星经》记载:“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庄子·天地篇》云:“主之以太一”,成玄英注:“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囊括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汉书·郊祀志》曰:“天神贵者太一。”“皇”是最尊贵的神的通称,“太一”在楚人中是东方最尊贵的天帝之神。-------------------------------------------①吉日:吉祥的日子。辰良:即良辰。②穆:恭敬肃穆。愉:同“娱”,此处指娱神,使神灵愉快、欢乐。上皇:即东皇太一。③珥指剑柄上端像两耳突出的饰品。④璆(qiu2求):形容玉石相悬击的样子。锵:象声词,此处指佩玉相碰撞而发出的声响。⑤瑶席:珍贵华美的席垫。瑶,美玉。玉瑱(zhen4镇):同“镇”,用玉做的压席器物。⑥盍(he2合):同“合”,聚集在一起。琼芳:指赤玉般美丽的花朵。琼,赤色玉。⑦蕙:香草名,兰科植物。肴蒸:大块的肉。藉:垫底用的东西。⑧椒浆:用有香味的椒浸泡的美酒。⑨枹(fu2伏):鼓槌。拊(fu4附):敲击。⑩安歌:歌声徐缓安详。⑾陈:此处指乐器声大作。浩倡:倡同“唱”;浩倡指大声唱,气势浩荡。⑿灵:楚人称神、巫为灵,这里指以歌舞娱神的群巫。偃蹇:指舞姿优美的样子。姣服:美丽的服饰。⒀芳菲菲:香气浓郁的样子。⒁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繁会:众音汇成一片,指齐奏。⒂君:此处指东皇太一。吉祥日子好时辰,恭敬肃穆娱上皇。手抚长剑玉为环,佩玉铿锵声清亮。华贵坐席玉镇边,满把香花吐芬芳。蕙草裹肉兰为垫,祭奠美酒飘桂香。高举鼓槌把鼓敲,节拍疏缓歌声响,竽瑟齐奏乐音强。群巫娇舞服饰美,香气四溢香满堂。众音齐会响四方,上皇欢欣乐安康。【赏析】作为《九歌》的开首篇,《东皇太一》在全诗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意义。虽然自东汉王逸以来,历代注家对东皇太一是天神的说法,并无歧异之见,然而它究竟是什么神,却诸说不一。《文选》唐五臣注云:“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认为东皇太一是东帝;洪兴祖《楚辞补注》与朱熹《楚辞集注》皆承袭其说,何焯《义门读书记》与马其昶《屈赋微》则认为是战神;闻一多又以为是伏羲;还有以为太乙、齐国上帝的,不一而足。其实,“太一”在屈原时代并不是神,它在“东皇太一”中不可能充当神的称谓;而“东皇”,由于先秦时代的东——春对应等关系,表明了它乃是春神的指称。在没有更确凿材料发现之前,“东皇太一”应是春神的说法可以成立。至于“太一”,在这里的含义是始而又始,象征起始与开端。诗一开首,先交待祭祀的时日——因是祭春神,故时日当在春天。选择春日的吉良时辰,人们准备恭恭敬敬地祭祀上皇——春神——东皇太一,让其愉悦地降临人世,给人间带来万物复苏、生命繁衍、生机勃发的新气象。主持祭祀的主祭者抚摸长剑上的玉珥,整饬好服饰,恭候春神降临。开头四句,简洁而又明了地写出了祭祀的时间与祭祀者们对春神的恭敬与虔诚。继而描述了祭祀所必备的祭品:瑶席,玉瑱,欢迎春神的楚地芳草以及款待春神的佳肴美酒。这一切,配合着繁音急鼓、曼舞浩唱,告诉人们,春神将要降临了。整个祭祀气氛开始进入高潮。末尾四句,是全诗的尾声,也是祭祀的高潮——春神于此时降临了。“偃蹇兮姣服”——是春神美妙动人的舞姿与外表,“芳菲菲兮满堂”——是春神带来的春的气息与氛围。欢迎祈盼的人们于是钟鼓齐奏、笙箫齐鸣,使欢乐气氛达到最高潮。末句“君欣欣兮乐康”,既是春神安康欣喜神态的直接描绘,也是祭祀的人们对春神降临所表露的欣喜心态。全诗篇幅虽短,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气氛热烈,给人一种既庄重又欢快的感觉,充分表达了人们对春神的敬重、欢迎与祈望,希望春神多多赐福人间,给人类的生命繁衍、农作物生长带来福音。屈原以不同于《九歌》它篇的写法,在短小精悍的篇幅中,生动展现了祭神的整个过程和场面,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徐志啸) le_cha诗词大全

诗词推荐

玉座临轩宴近臣。御楼灯火发春温。九重天上闻仙乐,万宝床边侍至尊。花似海,月如盆。不任宣劝醉醺醺。岂知头上宫花重,贪爱传柑遗细君。

楚辞

欢游俯仰皆陈迹,薄宦须臾即色空。试忆昔年双桂会,只如前日梦魂中。

楚辞

闻道西亭偶独登,怅然怀我未忘情。新花自向游人笑,啼鸟犹为旧日声。因拂醉题诗句在,应怜手种树阴成。须知别後无由到,莫厌频携野客行。

楚辞

烟扉乱晴旭,遥见西林山。忆归东湖远,人家春树间。荆扉映水掩,应待庞公还。

楚辞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

楚辞

排办张灯春事早。十二都门,物色宜新晓。金犊车轻玉骢小。拂头杨柳穿驰道。莼羹鲈鲙非吾好。去国讴吟,半落江南调。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

楚辞

无端被谮枉遭迍,卷载有馀作俗人。今日再归三峡寺,几多道好几多嗔。

楚辞

正则灵均皇揆余,屈子文章古所无。我尝痛饮读□□,□乃复览九歌图。九歌根源何所自,羲文周孔易□□。□□坤马中孚鹤,鼎虎革豹未济狐。载鬼一车豕负涂,先张之弧后说弧。奇奇怪怪浩以博,湘累取以为范模。东皇太一九霄下,百灵护驾飞龙趋。云中之君俨帝服,眇视四海翔天衢。

楚辞

暂从中秘辍丝纶,同是羔羊退食臣。偶为庭花留坐客,岂知宫树管离人。杯余尚觉情难尽,棋罢惊看局又新。极目春明门外路,扁舟明日定天津。

楚辞

邯郸城头下白日,邯郸市上风萧瑟。故垒空余鸟雀悲,荒垣只见狐狸出。何王坟墓对山阿,尚忆诸侯征战多。赵客归来重毛遂,秦军老去畏廉颇。黄尘白草宫前道,鬼火如灯夜相照。公子秋来不见过,美人月下那闻笑。当时冠盖激浮云,挝钟考鼓宴青春。只今惟有邮亭树,还送年年行路人。

楚辞

天外青鸾不复归,萧萧短发日成丝。寒梅不管人憔悴,故著新花满旧枝。

楚辞

舅甥身退不为迟,肥遯犹当未老时。东晋虽慙古元亮,晚唐知慕老天随。公开九秩身方健,我甫六旬心已疲。不敢自言成酷似,腹心惟喜两相知。

楚辞

神仙久留滞,清切伫飞翻。忽佐南方牧,何时西掖垣。高车自兰省,便道出荆门。不见河梁别,空销郢路魂。

楚辞

羊公风绩几经秋,独绕龟趺为少留。欲问荆人寻旧事,一江清泚自东流。

楚辞

园繁鸟不绝,花落香犹清。去旆难仿佛,归帆空月明。寄书知雁晚,解缆记潮生。只在湘江畔,谁通畴昔情。

楚辞

簟如秋水憩回廊,素月分辉百倍凉。山木交加无意绪,故教疏影到人床。

楚辞

蝇头蜗角使人愁,贪先务胜如争舟。隐心空逐市朝乐,着眼未省林泉幽。尘埃平时正汩没,出处与世相沉浮。由径反诮澹台子,拔葵仍笑公仪休。怀哉古道久寂寞,凤鸟不至三千秋。孰知名教真乐地,徒以得失为已忧。骑马四驰失其驭,放豚一去何当求。羡君渊源得所自,结交道义相追游。

楚辞

束发河山百战功,白头富贵亦成空。华堂不著新歌舞,却要区区一老翁。

楚辞

橘绿橙黄秋正好,霜飙洗尽炎威。江南多秋热,至九日而后凉。园林木落望中奇。俊游方得意,楚客为谁悲。况有风流文字饮,何妨同醉东篱。狂歌犹记少陵诗。地偏初衣裌,山拥更登危。

楚辞

田田秧稻半青黄,比屋人家煮繭香。新绿侵人襟袖爽,满川烟水助清凉。

楚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