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王夫之的《竹枝词十首(其五)》
拼音和注音
huáng líng miào qián bān zhú cóng , bā qiū hú shàng shuǐ lián k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黄陵:黄陵huánglíng轩辕黄帝陵墓的略称。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因而亦称“桥陵”。陵前有黄帝庙和汉武帝所修的祈仙台,周围有数以万计的千年古柏。黄帝庙中残存北宋以来的碑刻多块
陵庙:陵庙língmiào全部或部分在地面之下,或者全部在地面之上存放尸体的房屋
连空:远望与天空相连。
上水:1.上游。2.向上游航行:~船。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原诗
黄陵庙前班竹丛,巴邱湖上水连空。
生受鹧鸪啼夜雨,生成江兔拜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