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口号呈陈守伯固十二首

邦人苦旱日呻呼,公比邦人更瘠臞。
贺雨归来人竞问,邦君今日解颜无。

作品评述

《喜雨口号呈陈守伯固十二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旱灾后终于迎来甘霖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对国家的期盼。

诗词中文译文:
邦人苦旱日呻呼,
公比邦人更瘠臞。
贺雨归来人竞问,
邦君今日解颜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朴素而质朴的语言形式,表达了人们在旱灾时期的痛苦呼喊和对雨水的迫切期望。诗中提到的“邦人”指的是国家的百姓,他们在干旱的日子里苦苦呻吟。而“公”则指的是陈守伯固,他作为邦君,身份高于一般的百姓,但在旱灾中也同样饱受瘠臞之苦。

接着,诗中描绘了雨水终于降临的喜悦场景。当人们得知降雨的消息后,急忙迎接雨水的归来,纷纷向归来的人询问雨情。然而,诗末两句表明,即使降雨如期而至,邦君的面容依然没有解除忧愁之色。这或许暗示了灾难的影响往往深远,即使雨水来临,也不能立刻消除百姓和国家的困境。

这首诗词通过对旱灾与雨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民众遭受灾难的同情和对国家重建的期望。同时,诗中所折射出的邦君的忧心忡忡也反映出作者对国家政治的关切。

总的来说,《喜雨口号呈陈守伯固十二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盼望和对国家的期盼,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国家民众遭受灾难的同情和对国家政治的关切。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体和整体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灾难与希望的交织,以及人们在困境中的坚韧与坚持。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青衫厌着待封侯,慷慨知君定远流。莫叹书生长龌龊,元戎曾与报更筹。

蛮笺象管夜深时,曾赋陈宫第一诗。宴罢风流人不见,废来踪迹草应知。莺怜胜事啼空巷,蝶恋馀香舞好枝。还有往年金甃井,牧童樵叟等闲窥。

日用是何专,吟疲即坐禅。此生还可喜,馀事不相便。头白无邪里,魂清有象先。江花与芳草,莫染我情田。

针锋头上透天关,著意忘怀两不堪。直下早逾千万劫,即今成佛未同参。

万里山林姿,羽毛何璀璀。鸣声应律吕,唯有知者爱。都门市井儿,谁翫汝文采。应须锁樊笼,勿受丸矰害。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古木(一作树)生云际。孤帆出雾中。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可能吸露更餐风,一悟悬知了万空。何似老夫酒肉汉,死时合眼闭棺中。

对轩辕古镜,照华发、短刁骚。念壮岁心情,平生志气,可笑徒劳。云中谩夸魏尚,请休论、定远说班超。总是黄粱一梦,怎如尘外逍遥。蛮徭。洞入云霄。算无分、到仙曹。愿归隐闽山,来临渭水,葺个云巢。楼居共、真仙伴侣,又有时、混迹入渔樵。且恁随缘玩世,帝乡路觉迢迢。

万木霜摇落,山呈斧凿痕。痴蝇思附尾,警鹤畏乘轩。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金缕通秦国,为裘指魏君。落花遥写雾,飞鹤近图云。马眼冰凌影,竹根雪霰文。何当画秦女,烟际坐氤氲。

御扆合宫承宝历,席图重馆奉明灵。偃武修文九围泰,沉烽静柝八荒宁。

桂湖亦在西,岂减颍与杭。丹桥抗崇榭,渌波浮轻航。休沐陪胜饯,轩盖何炜煌。停桡藕华中,一目千红裳。讵知白昼永,但觉朱夏凉。古洞半芜废,仙人今在亡。踞石散醉发,吸涧浇吟肠。延缘缭溪步,诘曲经禅房。野鸟啼密竹,高蝉嘒疏杨。虽无丝管乐,谈论谐宫商。诸君敏于诗,援笔

一到麻源日又曛,几回欲起却逡巡。世间岂是无山水,不奈闲人好聒人。

老子诗中那有画,阿师画里自兼诗。我非今世王摩诘,子岂前身李伯诗。烟月正临青嶂落,滩声惟许白鸥知。可怜半幅鹅溪绢,写此寒江一段奇。

千官簪笏俨成行,春逐銮舆出建章。丹凤案明分曙色,绛纱袍暖起天香。旌旗影里陈方物,金石声中举寿觞。可惜龙墀立班处,刘生独自卧清漳。

小试牛刀在,长驱马足迟。此生空抱负,真宰孰维持。道并湖山重,民深雨露思。何当十围腹,重作北窗期。

今晨日色佳,一洗数夕阴。开门玩秋色,爱此佳山林。人事端可绝,俗虑莫相侵。绿绮奏流水,门外无知音。

自耕不要从人得,知在卢南第几街。吴地于今说佳丽,浙人自昔巧安排。包容花竹春留巷,谢遣蒲荷雪满涯。必想新园名字出,故时台馆半沉埋。

屋名尽挂陶家牓,人物应惭菊畔身。解作文章肯归去,不应陶后说无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