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行

为儒还解著征衣,远戍沙连白草齐。
雁阵不冲羌笛怨,狼烟微认塞云底。
荞花露湿堆空堑,蓼水泓澄截古堤。
渐近界何分内外,野禽嘐戛路东西。

作品评述

《河北行》是宋代诗人李含章写的一首诗,描绘了一个士兵奉命出征的情景。诗中展示了作者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对士兵生活的描写。

诗中的主题是战争和士兵的生活。作者在诗中描述了自己穿上征衣向河北出发的场景,远远望见连绵起伏的沙丘和覆盖着白色青草的大地。虽然听到了嘤嘤的怨笛声,却看不到雁阵与狼烟,只能隐约看到沙漠上的塞云。诗中还描述了道路两旁堆满湿漉漉的荞花和清澈的蓼水,以及古老而坚实的堤坝。诗的最后,作者感叹着界限之间的分隔和野禽的呐喊。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大致是:为了儒家的使命,我穿上征衣,远征到河北。远处的战斗正迎来与雁阵相呼应的羌笛声,而狼烟则在苍茫的塞云中隐约可见。沙丘上堆满了湿漉漉的荞花,在古老而坚实的堤岸边,蓼水澄清如镜。愈加靠近边境,内外的界限愈发模糊,野禽在路东西两旁呐喊。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出征士兵的场景,表达了战争环境的荒凉和残酷。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偌大的沙漠与广袤的大地,以及战争给士兵和人民带来的苦难。作者通过描述道路旁的荞花和蓼水,暗示了人们在战争的阴影下仍有一丝希望和美好。最后的界限模糊和野禽的呐喊也可以理解为对战争边界的质疑和对和平的向往。

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场景和士兵生活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细节的刻画,诗中充满了画面感,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希望的源泉。

诗词推荐

浮舟春水作归征,家有良田可饭羹。久客回翔云一点,旧巢卧看月三更。人猜我住尖头屋,尔去谁扶折脚铛。为问岩头穷鬼子,当时何似此时生。

山顶东西寺,江中旦暮潮。归心不可到,松路在青霄。

秃髠归阳羡,仙髯卧古藤。前贤成昨梦,后辈嗣谁镫。倾盖欣如故,吟坛得共登。春风吹相聚,聊此寄韦冰。

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山镇在越泽在吴,东南形势凭江湖。不知弱水竟何处,恍若员峤连方壶。海门潮至飞雪涌,天竺雨过遥青纡。十年不见看愈好,正复妙笔那能图。苍松摇风翠盖偃,芳草藉地柔茵铺。僧舍朝游恣登览,酒楼夕醉争歌呼。朅来挽仰春又晓,对花无语空长吁。作诗既非拙者事,强欲写书编泽蒲。

古寺老柏下,叟货翠玉罂。兽足面以立,瓜腹肩而平。虚能一勺容,色与蓝水并。我独何为者,忽见目以惊。家无半锺畜,不吝百金轻。都人莫识宝,白日双眼盲。

荒坟邻近鄂王宫,异代孤臣伏腊同。北狩忽闻哀痛诏,中兴多仗保釐功。百年天地回元气,五夜松杉度烈风。圣主只今恢庙略,玉门闻巳罢和戎。

破屋沧洲上,清贫独可怜。书存无子读,诗好有僧传。葬卜中原夜,坟邻北际边。穷交空白首,莫赠买山钱。

琼瑶风骨褐衣裘,野果初红玉露秋。僧孺唤渠登牓尾,季狸只合隐山头。

旧溪千万竿,风雨夜珊珊。白首来江国,黄金买岁寒。乍移伤粉节,终绕著朱栏。会得承春力,新抽锦箨看。

水绕城围二万家,市门潮落露寒沙。桥怜白塔吟风叶,路忆新堤卧雨花。自愧儿童辞邑里,每因朋旧惜年华。他时归卧吴江上,应借沧洲十顷霞。

亮节金坚气玉温,入登廊庙出藩垣。谈经每尽先儒息,议政居多长者言。恩恤疲羸蠲重赋,礼加耆耄屈常尊。白头但祝公归早,南陌或陂并短辕。

昨夜山侗,梦游蓬岛逢钟吕。文房数。一枝纯素。不让蒙恬做。远胜江淹,五色何曾污。相宜处。书心开悟。堪应三清举。

客食突不黔,马上肉消髀。所得知几何,此生亦茅靡。何如丰岩公,一室万缘止。竹林能清幽,岩窦富奇伟。关门寂无人,烧香坐隐几。今年忽猿惊,杖屦数百里。持此凝宴坐,老师一启齿。我岂死灰如,春风吹不起。请君看九渊,止水即一洗。

春草萋萋六代陵,元宵风景属残僧。街头年少浑无事,共点油钱放塔灯。

秋气恻恻侵户牖,霜林风过犹余音。八年泪湿龙塘土,展转不眠中夜心。

缺处还孤守,圆时亦独栖。何曾闻合壁,只见是如珪。桂子遗秋信,方诸寄夜啼。建章残漏促,又伴玉绳低。

背顾秦城在何处,图书作伴过湘东。神鸦乱噪黄陵近,候雁斜沉梦泽空。打桨天连晴水白,烧田云隔夜山红。也知渐老岩栖稳,争奈文闱有至公。

老倒南山犯真律,三生凿破寒岩石。不立名中强立名,弗狼籍处成狼籍。儿孙膝下有黄金,拨草瞻风远访寻。三拜起来发一叹,方知老子错留心。天真自性佛不管,顽石头边讨甚碗。费尽钳鎚多破绽,乌藤紧捉从头看。

句曲旧宅真,自产日月英。既涵岳渎气,安无神仙名。松桂逦迤色,与君相送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