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欢迟

淡薄情怀。
浅缀胭脂。
独占江梅。
最好是、严凝苦寒天气,却是开时。
也不许、桃杏斗妍媸。
也不许、雪霜相欺。
又只恐、谁家一声羌笛,落尽南枝。

作品评述

《恨欢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焘。这首诗描述了一种淡薄的情怀,表达了对于欢乐来临的期盼和对世俗美丽的厌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淡薄情怀。
浅缀胭脂。
独占江梅。
最好是、严凝苦寒天气,却是开时。
也不许、桃杏斗妍媸。
也不许、雪霜相欺。
又只恐、谁家一声羌笛,落尽南枝。

诗意和赏析:
《恨欢迟》表达了作者对于欢乐来临的期待,但又感到欢乐来得太迟。诗中的“淡薄情怀”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淡漠和超脱,他对于世俗的美丽和繁华并不感兴趣。诗中的“浅缀胭脂”和“独占江梅”描绘了一种淡雅的美感,作者对于浓艳的装饰和世俗的纷扰并不感冒。

下文中的“最好是、严凝苦寒天气,却是开时。”揭示了作者对于冷峻的自然环境更为钟情,他喜欢在寒冷的天气中观赏到绽放的花朵,这种对于寒冷与美的结合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接下来的两句“也不许、桃杏斗妍媸。也不许、雪霜相欺。”表达了作者的不满,他不希望桃花和杏花争艳,也不希望雪和霜互相欺骗。这里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俗的虚浮和假相的厌恶,他更追求纯粹和真实的美。

最后两句“又只恐、谁家一声羌笛,落尽南枝。”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担忧和不安。他担心美好的时刻会转瞬即逝,就像南方的枝叶上鸣奏的羌笛声一样。这里传递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于美丽瞬息即逝的珍惜之情。

整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于浮华世俗的淡薄情怀和对于纯粹美感的追求。通过对于自然、花朵和时光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于冷峻、纯净的美的钟爱,并暗示了对于欢乐来临时刻的渴望和对于美丽短暂的忧虑。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对于世俗繁华的超脱态度。

诗词推荐

秩礼有序,和音既同。九仪不忒,三揖将终。孝感藩后,相维辟公。四时之典,永永无穷。

一曲长歌行路难,昏鸦归尽倚阑干。不知楚水巴山地,更有高楼鸟外看。

使君居处好,在郭却如村。屋带园林胜,门无市井喧。蛰龙将变化,雏凤亦腾鶱。客里苦无暇,相从听雅言。

晓月千重树,春烟十里溪。过来还过去,此路不知迷。

跨江半壁阅千帆,虎在深山龙在潭。当日本为南制北,如今翻被北持南。眼前风景异山河,无柰诸君笑语何。坐上有人正愁绝,胡儿便道是偻儸。

断巘渌溪边,危亭翠壁前。轩窗谁是客,诗酒自称仙。远壑春藏雨,长波昼起烟。吏人休报事,高兴正陶然。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玉函捧上五云堆,着意通幽此一回。三十年来增怅望,更无人上望仙台。

已恨亲皆远,谁怜友复稀。君王未西顾,游宦尽东归。塞迥山河净,天长云树微。方同菊花节,相待洛阳扉。

池塘春草妙难寻,泥落空梁苦用心。若比大江流日夜,哀丝豪竹在知音。

相别徒成泣,经过总是空。劳生惯离别,夜梦苦西东。去路三湘浪,归程一片风。他年寄消息,书在鲤鱼中。

行吟向暮天,何处不凄然。岸影几家柳,笛声何处船。楼分瓜步月,鸟入秣陵烟。故里无人到,乡书谁为传。

朝莺雪里新,雪树眼前春。带涩先迎气,侵寒已报人。共矜初听早,谁贵后闻频。暂啭那成曲,孤鸣岂及辰。风霜徒自保,桃李讵相亲。寄谢幽栖友,辛勤不为身。

蛾翠敛时闻燕语,泪珠弹处见鸿归。多情妾似风花乱,薄幸郎如露草曦。

遥知道侣谈玄次,又是文交丽事时。虽是寒轻云重日,也留花簟待徐摛。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适意极春日,南台披薜萝。花光晴漾漾,山色昼峨峨。湘水美人远,信陵豪客多。唯凭一瓢酒,弹瑟纵高歌。

六月玉泉来看鱼,湖头雨过尽芙蕖。芙蕖花开郎更远,玉泉鱼少亦无书。

幸蜀奔波为禄儿,闻铃夜雨有馀悲。青阳一夕难高寝,黼幄千官减盛仪。

处山无厌山,林鸟正关关。月入潭心白,花明谷口闲。采薪能自至,流水不知还。闻欲观沧海,高峰峻亦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