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陈维崧的《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读纬云弟京邸春词,》
拼音和注音
huí tóu sān shí nián qián shì , jiān kěn tiān g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天公:天公tiāngōng∶天。以天拟人,故称∶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天公不作美
前事:过去的事情。
回头:(动)把头转向后方:刚一~就被老师看见了。②(动)往后退:不能见困难就~。③(动)回家;回来:你上哪里去了,怎么一去就不~?④(动)悔悟;改邪归正:浪子~|现在~还不算晚。⑤(副)稍等一会儿;过一会儿:~见|~再说。
三十:1.数词。十的三倍。2.指三十岁3.指三十年。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原诗
早年丧乱曾尝过,复壁为佣。城旦为舂,儿女宵啼贼火红。
回头三十年前事,笺恳天公。
衰鬓如蓬,莫遣咸阳又举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