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雪十月雷记异

九月二十五夜雪,南天稻梁未全结。
十月二十五夜雷,东风桃李俱误开。
七十三翁骇何谓,雷旧惯闻雪则未。
水旱国家有仓储,人能寡欲疫疠无。

作品评述

《九月雪十月雷记异》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九月二十五夜雪,
南天稻梁未全结。
十月二十五夜雷,
东风桃李俱误开。
七十三翁骇何谓,
雷旧惯闻雪则未。
水旱国家有仓储,
人能寡欲疫疠无。

译文:
九月的二十五夜下起了雪,
南方的稻谷还没有完全结实。
十月的二十五夜打起了雷,
春风使桃树和李树都误开花。
七十三岁的老翁感到惊奇,
雷声久已习惯,却未曾听闻过秋雪。
国家有足够的粮仓和水源,
人们能够满足于少欲,免受疫疠之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九月的雪和十月的雷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的境遇。

诗中描绘了一个雪下在九月的夜晚,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景象。作者以此来表达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惊讶和好奇心。南方的稻谷还没有完全结实,这暗示着农作物的收成可能会受到影响,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担忧交织在一起。

而十月的夜晚则带来了雷声,作者用桃树和李树误开花的形象,表达了春风的误导和自然规律的扰乱。这里的桃李花开也可以联想到人生的喜悦和期待,然而,这种开花只是虚假的,短暂而无实质内容,与现实的冲突使人感到困惑。

七十三岁的老翁对此感到惊奇,他曾听闻雷声,却未曾经历过秋雪。这表达了老人对于奇特自然现象的惊叹和对变化的接受。这也暗示了在人生的晚年,对于新奇事物的接纳和对世界的开放态度。

最后两句诗则探讨了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水旱国家有足够的仓储,意味着国家有充足的资源和储备,能够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而人们能够满足于少欲,意味着他们能够节约资源,不贪欲过度,从而免受疫疠之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的境遇。作者通过诗中情景的对比,探讨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变化与困惑,以及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智慧。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启示人们在变幻的世界中保持平静与智慧。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落日千乌外,青山一望中。买舟群仆喜,兀坐与谁同。旅店孤烟起,田家曲港通。鸥盟暂时乞,又踏软尘红。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觜共停桡,伤飘泊。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同根一味草,时命嗟异遇。风月芳香合,两地隔周楚。尔生麟趾家,朝夕沐玉露。我在云梦林,百草相蒙妒。白璧终不缁,恂恂亦良苦。

叹平生,景光奔走万*。得名牵。休空劳攘,不须频苦孜煎。这荣耀、趁时显现,似风烛终勿牢坚。走玉常催,飞金每促,更兼愁恼紧缠绵。睹浮世、推来暂处,四序换流年。齐捐舍、争如善根,结取良缘。慧刀开、劈回猛烈智锋举、刺转自家声、能调雅趣,旧奇韵、堪应斯弦。认取元初,

纹竹起嫔虞,因怀二女居。君泪夫人泪,思欤抑怨欤。

记琼林宴起,软红路、几西风。想汉影千年,荆江万顷,槎信长通。金狨。锦鞯赐马,又霜横、汉节枣仍红。细柳春阴喜色,四郊秋事年丰。从容。岁晚玉关,长不闭、静边鸿。访武昌旧垒,山川相缪,日费诗筒。兰宫。系书翠羽,带天香、飞下玉芙蓉。明月瑶笙奏彻,倚楼黄鹤声中。

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不应双睫。看尽人间花与雪。曾是当时。一朵红云拥日飞。如今正好。万绿千红深处坐。也使春工。唤作天池五月风。

梁君遁世价妻孟,崔母祈天为妇唐。身是六朝人物旧,眼看三世子孙昌。人知翕翕味方隽,谁识耽耽意最长。犹恨年龄不满百,仅成三万五千场。

西子能令转嫁吴,会稽知尔啄姑苏。迹高尘外功成处,一叶翩翩在五湖。

郡僚间载酒相慰荐,长歌清釂,正尔供愁,客梦栩栩,已飞度四桥烟水外矣。醉余短弄,归日将大书之垂虹。腻叶阴清,孤花香冷,迤逦芳洲春换。薄酒孤吟,怅相知游倦。想人在、絮幕香帘凝望,误认几许,烟樯风幔。芳草天涯,负华堂双燕。记箫声、淡月梨花院。砑笺红、谩写东风怨。

调笑何郎莫漫嫌,一杯为洗太官膻。品题今自东湖始,汤沐新封羹颉边。短制牙筹防易断,半和{左麦右骏去马}粉借微坚。山鸡隽永堪司荐,岂是从来野性便。

红梅眼看风吹尽,更有缃梅亦已无。天与色香天自爱,不教一点上蜂须。

怀抱连宵得好开,莫愁波浪与尘埃。中年已是难离别,此地何妨数往来。送我扁舟宁作远,唤人归鸟苦相催。邈然后会知何处,更欲临分把一杯。

提起数珠呈伎俩,无端弄出孩童相。何似月明霜满天,孤猿啼断千峰上。

初年三五夜,相知一两人。连镳出巷口,飞毂下池漘.灯光恰似月,人面并如春。遨游终未已,相欢待日轮。

田田香叶满桥阴,镂玉仙葩照玉浔。应恐天姿太明洁,浅红微绿护芳心。

檐影倒垂地,月高窗更阴。残蛩沉积叶,悲鸟发遥岑。易下伤时泪,难平读史心。胸中犹若此,酒盏可辞深。

年华添线又浮灰,忽忽穷愁不易裁。惟有病人知客意,故冲寒雪送诗材。昔夸三窟今成缚,少倚千寻老作煤。妙用反从穷里得,一阳端自剥中来。

雨余风露凄然。月流天。还是年时今夜、照关山。收别泪。持杯起。问婵娟。问我扁舟流荡、几时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