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复皆愁万里程。

出自唐代李渤的《桂林叹雁》

出自唐李渤的《桂林叹雁》

拼音和注音

sān cháo sì chù juàn xiá zhēng , wǎng fù jiē chóu wàn lǐ ché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万里:1.万里(191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2.形容极远。

三朝:1.正月初一为一岁年、月、日之始,故称正月初一为“三朝”。2.三日、三天。3.俗称新婚、产后第三天。

往复:1.来回;往返。2.往而复来,循环不息。3.进退。

里程:(名)①路程。[近]行程|路程。②指事物的发展过程。

李渤

唐穆宗即位,召为考功员外郎。元和十五年(820年)十一月,定京考官,他不避权幸,该升则升,该降则降。并上书言宰臣肖免等尸位素餐,平庸误国,为权臣所顾忌,言其性情粗放,越职言事,出为虔州刺史。长庆元年(821),调任江州刺史。工诗文,书、画亦皆可喜。卒年五十九。


原诗

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复皆愁万里程。
尔解分飞却回去,我方从此向南行。

诗词推荐

君家诸子燕山盛。去年两见门弧庆。银蜡烧花,宝香熏烬。晬盘珠玉还相映。耳边好语凭君听。此儿不与群儿并。右执金戈,左持金印。功名当似王文正。

楚国茫茫尽醉人,独醒惟有一灵均。餔糟更遣从流俗,渔父由来亦不仁。

素藕抽条未放莲。晚蚕将茧不成眠。若比相思如乱絮。何异。两心俱被暗丝牵。暂见欲归还是恨。莫问。有情谁信道无缘。有似中秋云外月。皎洁。不团圆待几时圆。

台上吹箫作凤声,凤凰相应共和鸣。一从仙侣乘云去,几听遗音傍月明。芳草洲前闲宿鹭,乌衣巷口语流莺。可怜虎踞山边土,频筑南朝六代城。

同作祠官荷圣朝,年年相待放生桥。精庐此日来无伴,稽首炉熏自祝尧。

君为郴桂客,听说道途难。不过神愁岭,须经鬼哭山。心平无险路,酒贱有欢颜。早作还乡计,高堂鹤发斑。

城南杜五少不羁,意轻造物呼作儿。一门酣法到孙子,熟视严武名挺之。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空回英概入笔墨,生民清庙非唐诗。向令天开太宗业,马周遇合非公谁?後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重君爱诗书,孜孜不知老。白发末理生,惟谈圣人道。爱君妙山水,所得是神气。尺素写林峦,邈有千里意。今日江南行,孤云无系程。直指九华峰,去扫先君茔。却来华阳川,与我溪上盟。行歌紫芝秀,坐啸清风生。练真变金骨,飘飘朝玉京。结成物外游,忘此天下情。

南风之时兮吹彼棘薪,乔木斯坏兮栋梁曷任。欂栌椳闑与扂楔兮,匠眯眯而弗寻。况承天之八柱兮,穷岁月而莫登。天岂不生材兮,郁牛山之嶙峋。雨露之所润兮,存日夜之肫肫。及大厦之将颠兮,无一木之可乘。羌小民之怨咨兮,谓天不仁。非道通乎三极兮,孰识天心。天既仁爱我民兮笃

雁雁西北来,亦复东南翔。动物各有时,吾当谨行藏。厚墐违严风,密袂御凛霜。陶然茅檐下,一笑生春阳。

开花不与众芳期,先得江梅破白时。犀甲鹤头微带雪,画屏曾见两三枝。

凤箫鼍鼓龙须笛,夜宴华堂醉春色。艳歌妙舞荡人心,但有欢娱别无益。何如村落卷桐吹,能使时人知稼穑。村南村北声相续,青郊雨后耕黄犊。一声催得大麦黄,一声唤得新秧绿。人言此角只儿戏,孰识古人吹角意。田家作劳多怨咨,故假声音召和气。吹此角,起东作。吹此角,田家乐。

取古人语以况此花,称为著题。余三十年前,与晁之道、狄端叔诸公醉皇建院东武襄家,酴醿甚盛,各赋长短句。独记余浣溪沙一首云:“翠羽衣裳白玉人。不将朱粉污天真。清风为伴月为邻。枕上解随良夜梦,壶中别是一家春。同心小绾更尖新。”真成梦事。此BA4E此花不殊,而心情老懒

荷叶倚风摇败绿,蓼花霑雨卧衰红。物华虽逐穷秋老,诗句翻从壮岁工。

无肉鸬鹚入水频,双童联网立沙滨。问渠归得鱼多少,才可为羹了一人。

绿云山麦层层绿,红雨豀桃处处老残。老去见花如隔雾,可堪不得雾中看。

洞里清溪可泛舟,入观洞府出高丘。我聃尸解今还在,黄帝生前有此不。滴乳解添无数巧,携灯何用不曾幽。乾坤自大人身小,拳石空中作胜游。

荒城陈帝宅,故殿吴王居。曲池无锢石,老树有遗株。高堂易梵宇,白足走钟鱼。未知万仗后,兴废有何如!

十日顽阴不见山,山中一夜雪封庵。伊予的有寻山分,日照北窗云在南。

喜闻颍弟与坡兄,趁小春晴野外行。独树荒村生处僻,落霞孤鹜去边明。豳风酒食归田乐,韶部埙箎打稻声。从此广文差饭足,素餐只愧老农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