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

台上吹箫作凤声,凤凰相应共和鸣。
一从仙侣乘云去,几听遗音傍月明。
芳草洲前闲宿鹭,乌衣巷口语流莺。
可怜虎踞山边土,频筑南朝六代城。

作品评述

《凤凰台》是明代董儒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台上吹箫作凤声,
凤凰相应共和鸣。
一从仙侣乘云去,
几听遗音傍月明。
芳草洲前闲宿鹭,
乌衣巷口语流莺。
可怜虎踞山边土,
频筑南朝六代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凤凰台上吹奏箫的声音,凤凰听到后与之和声共鸣。仙侣乘云而去,只能偶尔听到他们离去时留下的音乐,这些音乐伴随着明亮的月光。在芳草洲前,有只悠闲地栖息的鹭鸟,而在乌衣巷口,有一只流莺在歌唱。诗人对于虎踞山边的土地感到可怜,因为频繁的战乱导致了南朝历经六代的城池频繁建筑与毁坏。

赏析:
这首诗以凤凰台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与遗憾之情。凤凰台象征着神奇和高贵,吹箫作凤声则昭示了美好的音乐和诗意。凤凰听到箫声后相应鸣叫,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然而,仙侣乘云而去,只留下几声遗音,这表明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让人感到惋惜。月光的明亮与音乐的遗音相辅相成,增添了诗词的浪漫氛围。

诗中描绘的芳草洲和乌衣巷,分别有鹭鸟和流莺的存在,展现了自然世界的宁静与活力。这些自然景物与凤凰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美好与平凡的对照。同时,诗人对于虎踞山边土地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遭遇的思考和关注。南朝六代城的建筑与毁坏,显示了战乱频繁的历史背景,使人对曾经的辉煌与破败感到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凤凰台、自然景物和历史的描绘,以及对美好逝去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思考。在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同时,诗词也展示了明代文人对于音乐、自然和历史的热爱。

诗词推荐

凄凉木末搴芙蓉,万里鹰扬路忽穷。箭到红心翻堕地,花成绿子又随风。可怜玉兔沉沧海,却放寒乌占碧桐。万事看来都是梦,山林犹忆旧英雄。

白云闲似我,我似白云闲。二物俱无心,逍遥天地间。

寻春不见只思还,却在来僊小崦间。映出一川桃李好,只消外面矮青山。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闻君陌上来,歌管沸相催。孤月连明照,千灯合暗开。宝装游骑出,香绕看车回。独有归闲意,春庭伴落梅。

独坐看诗话,瓶梅相对清。瓦灯寒不晕,雪屋夜偏明。煨栗填饥腹,煎茶长道情。睡魔排遣尽,窗外听鸡声。

安莫安于王政平,乐莫乐于年谷登。王政不平年不登,窝中何由得康宁。

湖上诸峰紫翠间,三年欲到几曾闲。侬今去处渠知麽,不是南山即北山。

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水光入座杯盘莹,花气侵人笑语香。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向人开口便言閒,每一题诗便说山。请俸坐曹食梁肉,又闻满考转官班。

户容学屦坐常满,囊有诗篇家岂贫。笑我淡交寒似水,势无可热亦无嗔。

扁舟南浦岸,分携处、鸣佩忆珊珊。见十里长堤,数声啼F774,至今清泪,襟袖斓斑。谁信道,沈腰成瘦减,潘鬓就衰残。漫把酒临风,看花对月,不言拄笏,无绪凭阑。相逢复相感,但凝情秋水,送恨春山。应念马催行色,泥溅征衫。况芳菲将过,红英婉娩,追随正乐,黄鸟间关。争得此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蒙 通:濛)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翠合初疑无路往,停鞭邂逅成清赏。僧炉坐稳纸窗明,细雨忽来山竹响。

诗书流泽自宫墙,祀谨先贤配孔堂。黄道中天临下土,清时群牧盛维扬。固应弈世思功德,曾与皇家作栋梁。生晚敢斯师轨躅,寒泉一勺荐春觞。

越吟吴咏两参商,我那皋原侬水乡。赤地千仓待舂簸,炎飚九夏剧晴阳。云霓不族讼风伯,雷电惭劳驱毕方。独卧嗟咨龙伯懒,梦乘天驷洒淋浪。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西安封域中,清水岩泉好。金堂茂芝术,仙吏书勋考。桃源人已往,千古遗井灶。双凫能来游,俗子迹可扫。

榆火换新烟。翠柳朱檐。东风吹得落花颠。帘影翠梭悬绣带,人倚秋千。犹忆十年前。西子湖边。斜阳吹入画楼船。归醉夜堂歌舞月,拚却春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