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寥落接人稀,泥补柴门叶补衣。

出自明代唐寅的《题画廿四首(其十八)》

出自明唐寅的《题画廿四首(其十八)》

拼音和注音

shān tíng liáo luò jiē rén xī , ní bǔ chái mén yè bǔ y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柴门:1.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2.代指贫寒之家;陋室。3.犹杜门,闭门。

山亭:泥制风景建筑人物等小玩具的统称。

寥落:(形)稀少而又冷落:晨星~|灯火~。[反]繁多。

补衣:打过补丁的衣服。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原诗

山亭寥落接人稀,泥补柴门叶补衣。

不起竹床头似雪,已无心去问禅机。

诗词推荐

十年沉落困推挤,出处於公恨不齐。本谓重来酬契阔,岂期一见又分携。风吹渭水波声小,春压阳关柳色低。老矣销魂难语别,且须倒尽玉东西。

横江一片碧,携鹤上鱼船。收纶不成下,却抱钓竿眠。

怒河凭雨正奔流,踏跕卑梁滞去舟。淹泊我生应有定,不须归怨一污沟。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心田但使灵芝长,气海常教法水朝。功满自然留不住,更将何物驭丹霄。

春风日日闭深闺,柳老花残莺自啼。寂寞小窗天又暮,一钩新挂月楼西。

一夜飞霜点绿苔,晓庭黄叶扫成堆。檐间翠樾雕疏尽,却放墙东好月来。

草软沙匀野路晴,竹枝乌帽称闲行。鸟啼绿树穿花影,风出青山送水声。转觉所忧非己事,似从多难见人情。闲中我乐人应笑,忙处人争我不争。

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抚绥初易帅,参画尽须人。书记才偏称,朝廷意更亲。绣衣行李日,绮陌别离尘。报国将临虏,之藩不离秦。豸冠严在首,雄笔健随身。饮马河声暮,休兵塞色春。败亡仍暴骨,冤哭可伤神。上策何当用,边情此是真。雕阴曾久客,拜送欲沾巾。

缠得当阳一线通,全彰大用显家风。直绕鼻孔辽天汉,未免从头被罩笼。

太华五千寻,重岩合沓起。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上有千莲叶,服之久不死。山高采难得,叹息徒仰止。

阳乌西去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四面远山长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

金粟蒙茸翠叶垂。月宫仙种下天涯。儿曹攀折有云梯。枕畔幽芳醒睡思,炉中换骨脱金泥。待持金翦怕儿啼。

今年少雨菊花迟,青蕊方开三两枝。但是悠然真意在,青山何处不相宜。

右翅低垂左胫伤,可怜风貌甚昂藏。亦知白日青天好,未要高飞且养疮。

连根煮菜种,带叶爇生薪。琐琐无庸叹,区区愧此身。

棘闱受得树凉多,耿耿孤灯奈夜何。后夜中秋可无月,雨工先为洗银何。中秋此去日无多,笑问青天雨若何。旧日仙槎应好在,西风吹送上天河。雨到中秋易得多,素娥争奈漏天何。青天四壁漫漫夜,星魁谁人见渡河。雨声酿得客愁多,欲赏清秋作计何。莫唱刘郎黄鹤句,西风汗目异江洒。

京尘红软扑雕鞍,年少王孙酒量宽。倚袖竹风怜翠簿,捧杯花露怯金寒。黄云城上栖乌曲,绿水桥边斗鸭栏。别後相思惟故物,壁煤侵损扇中鸾。

齐进退,正纪纲。提向上事,建光明幢。

病身尚蛰灌婴城,归梦长悬醒复成。衰鬓褵褷搀鹤瘦,安书隔阔见鸿惊。山遥晴有侵檐色,树秃秋地撼野声。只欲养疴求退静,栖迟泉石适归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