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咏并蒂莲三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yīn yīn xià mù cǎo táng yōu , bù jìn xián qíng dú yǐ ló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草堂:(名)茅屋。多指古诗人或隐士的住房:杜甫~(在四川成都)。
不尽:不尽bùjìn∶不完全不尽合理∶没有尽头;不完感恩不尽
阴阴:幽暗貌。深邃貌。犹隐隐。微痛貌。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阴阴夏木草堂幽,不尽閒情独倚楼。
风捲绿衣初却暑,露垂红粉解迎秋。
午眠隔岸鸳鸯稳,晚浴澄波翡翠羞。
遥忆故人池上乐,新凉鼓棹重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