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
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
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

作品评述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是唐代诗人李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译文:
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
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
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

诗意: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九月的某一天游览慈恩寺时的景象。他坐在凤车上,享受着晨曦中的清新,远眺着鹦鹉飞舞的林木。他不由得感叹宇宙的壮丽和神圣的存在,仿佛上天星辰铺写成诗句,庄严而宏大;而在神圣的气息中,菊花在水面上轻轻地浮动。整个慈恩寺,像是神奇的工艺创造而成的,佛像龛台仿佛还留有佛陀凝视的倒影。诗人幸运地得以与皇帝一同游览,心中感到无限欢喜,仿佛亲历了一次人间与神圣的邂逅。

赏析:
本诗以细腻而唯美的笔触描绘了慈恩寺的景色,展示了李適敏锐而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给人以清新、庄严、神秘的感觉。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与超然、人间与神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生境界的深沉思考和内心的宁静超脱。

诗人用凤辇和鹦林描绘了晨曦中的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通过天文贝叶和菊花浮动的描绘,表现了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相互呼应和独特的韵律感。诗人以神奇的工艺和佛像的倒影来形容慈恩寺,表达了他对佛国的向往和对神圣的敬仰。最后,诗人以幸运陪同皇帝的身份加入到景观中,使整首诗更加丰富和生动,展现了诗人的快乐与庆幸。

通过整首诗的描绘和诗人对景物的细腻观察,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以及对神圣存在的敬畏和向往。这首诗把读者带入到了一个宏大而神秘的境界,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宁静的超脱感。

诗词推荐

闻道金轮出母胎,尽河沙界扫氛埃。想应新整乾坤手,多带尧风舜日来。普天率土,寿域宏开。林下野人何祝献,一茎草上玉楼台。

新绿深深嫩更黄,非花非草定何香。故山草木皆余爱,最爱抽梢竹过墙。

霜满颐间雪满簪,已甘萧散卧山林。如何六十公孙子,尚作当年举子心。

可叹芳菲日,分为万里情。阊门折垂柳,御苑听残莺。海戍通闽邑,江航过楚城。客心君莫问,春草是王程。

一株新柳色,十里断孤城。为近东西路,长悬离别情。

绿砌红花树,狂风独未吹。光中疑有焰,密处似无枝。鸟动香轻发,人愁影屡移。今朝数片落,为报汉郎知。

渡洛南观喷玉泉,千峰万峰遥相连。中间一道长如雪,飞入寒潭不记年。

诗来愧我秕糠前,四尾堆盘胜酒船。席上已无弹铗恨,感恩何止二赢钱。

千载经纶一秃翁,王公谁不仰高风。缘何坐所添丁惨,不住山中住洛中。

小隐堪忘世上情,可能休梦入重城。池边写字师前辈,座右题铭律后生。吟社客归秦渡晚,醉乡渔去渼陂晴。春来不得山中信,尽日无人傍水行。

采尽汀蘋恨别离,鸳鸯鸂鶒总双飞。月明南浦梦初断,花落洞庭人未归。天远有书随驿使,夜长无烛照寒机。年来泣泪知多少,重叠成痕在绣衣。

南国风流是故乡。红监落子不因霜。于中小底最珍藏。荐酒荐茶些子涩,透心透顶十分香。可人回味越思量。

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我生苦漂荡,何时有终极。赞公释门老,放逐来上国。还为世尘婴,颇带憔悴色。杨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异县逢旧友,初忻写胸臆。天长关塞寒,岁暮饥冻逼。野风吹征衣,欲别向曛黑。马嘶思故枥,归鸟尽敛翼。古来聚散地,宿昔

上方下方雪中路,白云流水如闲步。数峰行尽犹未归,寂寞经声竹阴暮。

春风上苑开桃李,诏许看花入御园。香径草中回玉勒,凤凰池畔泛金樽。绿丝垂柳遮风暗,红药低丛拂砌繁。归绕曲江烟景晚,未央明月锁千门。

朱紫花前贺故人,兼荣此会颇关身。同年坐上联宾榻,宗姓亭中布锦裀.晴日照旗红灼烁,韶光入队影玢璘.芳菲解助今朝喜,嫩蕊青条满眼新。

焕烂莲灯高下,参差梅影横斜。凭栏一目尽天涯。雪月交辉清夜。莫惜柔荑劝酒,从教醉脸红霞。烂银宫阙对仙家。一段风光如画。

不见又相招,何曾诉寂寥。醉眠春草长,吟坐夜灯销。泪堕思山切,身归转路遥。年年送别处,杨柳少垂条。

太傅风流祖,亲朋共手谈。元来棋有智,输墅与羊昙。

贫食官仓不自由,强扶衰病坐荒邮。送迎不是祠官事,偶见青山急下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