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长门怨

弱体鸳鸯荐,啼妆翡翠衾。
鸦鸣秋殿晓,人静禁门深。
每忆椒房宠,那堪永巷阴。
日惊罗带缓,非复旧来心。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弱体鸳鸯荐,啼妆翡翠衾。
鸦鸣秋殿晓,人静禁门深。
每忆椒房宠,那堪永巷阴。
日惊罗带缓,非复旧来心。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长门宫女的怨恨和痛苦之情。她们身体虚弱,宛如一对相连的鸳鸯,缠绵在软绵绵的翡翠被子中。黎明时分,乌鸦的叫声在秋殿中回荡,人们安静地守在严密关闭的禁门之后。她们时常回忆起曾经在椒房受到的宠爱,可如今却被囚于永巷的阴暗中。白天的到来让她们害怕,因为这不再是曾经天真快乐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长门宫女的悲苦遭遇,以及她们远离闺房享受不到昔日荣华的心理状态。通过描绘寂静的禁门和黎明时分的乌鸦叫声,诗中展现了一种压抑和绝望的氛围。诗歌采用了与人物命运相呼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宫女们的内心痛苦和对过去幸福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含着对唐代后宫制度的批判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朴素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长门宫女命运的同情和对不公平制度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明年,因风痹去官,后又托病隐居山阳以终,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他的文章“大抵以《五经》为泉源”(独孤及《赵郡李公中集序》),“非夫子之旨不书”。主张“尊经”、“载道”。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诗词推荐

久客心易足,主人有馀力。如何昨宵梦,到晓家山色。南音入谁耳,曲尽头自白。

纸阁芦帘小榻安,一裘容易却轻寒。谁惊午枕江湖梦,风落晴窗柏子干。

草木千山鼓角风,将军牧马夜郎东。灵台向夕占星色,已报搀抢堕海中。

道隐身披布素,心慈口远肥甘。逍遥物外住云庵。昔日作为岂敢。伶俐番成懵懂,惺惺变作憨憨。段公休说不悭贪。广占云烟似*。

桃红半老杏红衰,乱委苍苔况是梅。不恨狂风取花去,一樽寒食为谁开。

重遇风仙,重增开悟,一心专做痴愚。掀髯势已,且恁嘴庐都。罢了高谈阔论,疏笔砚、不讲经书。从今后,孤云野鹤,*食更鹑裾。寒来求纸布,忻来歌舞,饥觅残馀。似孤舟不系,有甚程途。自在逍遥坦荡,更无著、无染无拘。人来问,看予活计,何必更询予。

径山说法口澜翻,慧海精勤三十年。他日宣城传僧宝,莫分禅律一时编。

我琴未弦进,浑然心与耳。自从识开指,反为琴所使。

记注愆期已隔年,濡螭夹案谩云然。惟余一事光千古,后殿前朝听直前。

尊酒留连者累日,过后讣音至长安,予不胜惊悼。今年以事来都,其弟义甫秘监会予于东溪,出示嘉议墨梅横幅,因作长短句一章,兼致区区追挽爱笔端造化,春不尽、思无边。看诗意精神,不求颜色,物外神仙。回头水南水北,觉冰姿玉骨却凄然。一片肝肠铁石,三年雪月情缘。洛阳尊俎

只领千馀骑,长驱碛邑间。云州多警急,雪夜度关山。石响铃声远,天寒弓力悭。秦楼休怅望,不日凯歌还。

前朝画竹谁第一,尚书高公妙无敌。近世多宗李集贤,房山真迹那能得。澹围学李殊逼真,柳州半刺题衔新。鹅山之虚况多竹,画品近来应入神。东皋溪傍草堂小,罗池庙前春雨早。三千里外见似人,玉立长身照枯稿。石湖今有太丘陈,孤竹春阴生子孙。清风高节在封植,知有王猷来款门。

就身打劫壮吾曹,唤得贤侯智眼高,忿色不知何处去,珠回玉转透云袍。

雅操端如金同,岁度凌霜傲雪。风前略露烟梢,示许人窥全节。

尉迟壮士,以病自名。端能去病,国或可成。

蟠龙垂顾饮江湄,卧护宗祧彼一时。马渡已嗟南国蹙,猿惊何暇北山移。郊坛曾祝千年运,塔庙空留异代悲。北望中原形势尽,太平草木亦熙熙。

惭愧多情合皂山,去年迎我上西船。今来送我还东去,四日相随到进贤。

晓踏河堤月,逢有问去舟。已为羇旅客,更挽别离愁。索寞怜同姓,丁宁数旧游。欲知幽独意,风露满城秋。

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蛮烟塞雪。天老梅花骨。还著锦衣游戏,清江上、管风月。木兰归海北。竹梧侵户碧。三十六峰苍玉,驾白鹿、友仙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