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长门怨

弱体鸳鸯荐,啼妆翡翠衾。
鸦鸣秋殿晓,人静禁门深。
每忆椒房宠,那堪永巷阴。
日惊罗带缓,非复旧来心。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弱体鸳鸯荐,啼妆翡翠衾。
鸦鸣秋殿晓,人静禁门深。
每忆椒房宠,那堪永巷阴。
日惊罗带缓,非复旧来心。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长门宫女的怨恨和痛苦之情。她们身体虚弱,宛如一对相连的鸳鸯,缠绵在软绵绵的翡翠被子中。黎明时分,乌鸦的叫声在秋殿中回荡,人们安静地守在严密关闭的禁门之后。她们时常回忆起曾经在椒房受到的宠爱,可如今却被囚于永巷的阴暗中。白天的到来让她们害怕,因为这不再是曾经天真快乐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长门宫女的悲苦遭遇,以及她们远离闺房享受不到昔日荣华的心理状态。通过描绘寂静的禁门和黎明时分的乌鸦叫声,诗中展现了一种压抑和绝望的氛围。诗歌采用了与人物命运相呼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宫女们的内心痛苦和对过去幸福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含着对唐代后宫制度的批判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朴素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长门宫女命运的同情和对不公平制度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明年,因风痹去官,后又托病隐居山阳以终,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他的文章“大抵以《五经》为泉源”(独孤及《赵郡李公中集序》),“非夫子之旨不书”。主张“尊经”、“载道”。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诗词推荐

酒巡未止。且听七言余韵喜。弹到《悲风》。醒酒风吹路必通。休休避酒。末后茶仙来献寿。七碗休何。不独茶多酒亦多。

桑柘晴川口,林深一径存。披云登断岭,隔水见前村。春去花无迹,崖倾洞有门。郊行聊着眼,疑是武陵源。

洞庭七十二峰,飞雪一千余丈。晨昏说法琅琅,谁谓卢公已往。元不往,在这里。优昙火里开,嗅著无香气。

子欲作梅诗,当造幽绝境。笔端有纤尘,正恐梅未肯。

河流南苑岸西斜,风有晶光露有华。门柳故人陶令宅,井桐前日总持家。嘉招欲覆杯中渌,丽唱仍添锦上花。便作武陵樽俎客,川源应未少红霞。

四更里,玄圃清风细。来往无凝滞。解垢衣。心月高悬照云溪。上天梯。独折蟾宫桂。三界十方惟独步。认得曹溪路。一物无。真欢真乐饮醍醐。不须沽。高唱无声曲。

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孤锡依京寺,悠悠过一生。有山供杰句,无地可归耕。燕竞波中影,棋添局上声。流年衰此世,寂寞不胜情。

只手经营费拮据,十年栽接稍扶疏。犹嫌桧柏纯苍翠,白白红红间数株。

不拔金钗赂汉臣,徒嗟玉艳委胡尘。能知货贿移妍丑,岂独丹青画美人。

白玉堂前绿绮疏。烛残歌罢困相扶。问人春思肯浓无。梦里粉香浮枕簟,觉来烟月满琴书。个侬情分更何如。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跨马独归日,春风随度关。客裘将欲绽,社燕亦同还。洛水源边邑,秦人隐处山。君家有凫舄,切莫向云间。

衰颜不似十年前,今日重模一惘然。拟向沧洲寄尘迹,凭君归报小蓬仙。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阑干倚处。戏裁成、彭泽当年奇语。三径荒凉怀旧里,我欲扁舟归去。鸟倦知还,寓形宇内,今已年如许。小窗容膝,要寻情话亲侣。郭外粗有西畴,故园松菊,日涉方成趣。流水涓涓千涧上,云绕奇峰无数。窈窕经丘,风清月了,时看烟中雨。萧然巾岸,引觞寄傲衡宇。

溪头石佛泗洲身,半染鑪烟半路尘。儿女一盘清净供,苏溪茶点建溪春。

鹧鸪飞尽一洲勣,帆带秋云度远津。底事愁看画中景,昨朝曾送渡江人。

学梳松鬓试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为要好多心转惑,遍将宜称问傍人。

樵柯烂,丹灶熟,一跳出红尘。斗紫一双龙奋蛰,帝青九万里为程。赤脚踏层云。鞭鸾上,骑麟下,仿佛睹昆仑。洒马鬃泉苏赤地,翻蟾滴水涨沧溟。笑杀懵仙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