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绣床凝思 复古诗集五

翠藻文鸳,交枝连理。
金针停处浑如醉。
杨花一点是春心,鹃声啼到人千里。
唤醒离魂,犹疑梦里。
此情恰似东流水。
云窗雾阁没人知,绡痕

作品评述

《踏莎行 绣床凝思 复古诗集五》是元代作家王国器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翠藻文鸳,交枝连理。
金针停处浑如醉。
杨花一点是春心,鹃声啼到人千里。
唤醒离魂,犹疑梦里。
此情恰似东流水。
云窗雾阁没人知,绡痕。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绣床前凝思的情景。诗中通过翠藻和文鸳、交枝连理的描绘,展现了绣床上精美的刺绣图案。金针停在刺绣上,仿佛陶醉其中。杨花的飘落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而鹃鸟的啼叫声穿越千里传到了人们的耳中。诗人以此唤醒了自己离散的心灵,尽管有些犹豫是否是在梦中。此时的心情如同东流水一般,无法停留。而云窗雾阁中的情事只有自己知道,留下的只有绣品上的绡痕。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绣床凝思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细腻而感性的情感表达。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从翠藻、文鸳、交枝连理到金针、杨花、鹃声,用细腻的描写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细腻情感的世界。作者通过绣床上的景物唤起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离别的犹豫交织在一起。诗词以流水般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情感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云窗雾阁中的情事只有自己知道,给人一种隐秘的感觉,增加了诗词的神秘色彩。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示了元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词推荐

天香吹下,烟霏成路。飒飒神光暗度。桥边犹记泛槎人,看赤岸、苔痕如古。长空皓月,小风斜露。寂寞江头独步。人间何处得飘然,归梦入、梨花春雨。

踏莎行

去年散米数千人,今年煮粥才数百。去年领米有完衣,今年啜粥见皮骨。去年人壮今年老,去年人众今年少。爷娘饿死葬荒郊,妻儿卖去辽阳道。小人原有数亩田,前年尽被豪强圈。身与庄头为客作,里长尚索人丁钱。庄头水涝家亦苦,驱逐佣工出门户。今朝有粥且充饥,那得年年靠官府!

踏莎行

曾道逍遥第一篇,尔来无处不恬然。便同南郭能忘象,兼笑东林学坐禅。人事转新花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湲,若教犹作当时意,应有垂丝在鬓边。

踏莎行

池馆媚春华,凭栏午更嘉。日光凝水面,波影炫檐牙。鱼出冲浮梗,萍交载落花。半酣拿小艇,落调唱渔家。

踏莎行

太白峰前旧隐基,杉松寒翠滴无时。经年抛却又归去,再听岩猿祇自知。

踏莎行

歌舞西陵望,衣冠渭北游。应从天上乐,不为世间留。龙去鼎湖晚,雁飞汾水秋。群臣泪横臆,空拜翠云裘。

踏莎行

萧然上方境,人稀知地僻。徙闻古仙人,石上有遗迹。

踏莎行

酒满长生癭木瓢,花开仙馆宴春宵。飞琼何事坚辞饮,应恐清都误早朝。

踏莎行

宦游轻用不赀身,歛退今为省事人。唾俟面乾元不校,羹忧手烂更谁嗔?时分邻瓮双瓶绿,永谢官仓五斗陈。最好暮秋溪上路,柴门月色向人新。

踏莎行

群山带雨阴云重,沧海连天水气昏。遥想真人乘铁舸,往来三岛鬼神奔。

踏莎行

晨午殊丰足,伊何挠肺肠。形容侵老病,山水忆韬藏。必谢金台去,还携铁锡将。东林露坛畔,旧对白莲房。毕竟拟何求,随缘去住休。天涯游胜境,海上宿仙洲。梦好寻无迹,诗成旋不留。从他笑轻事,独自忆庄周。

踏莎行

谪仙当日事狂游,槌碎黄鹤夸风流。有无较版则且置,格高兴逸吞山邱。故宫登楼名偶似,远眺欲见蓬瀛洲。陡思我祖开创艰,守成予责增惕愁。

踏莎行

湿侵团扇不能轻,冷逼孤灯分外明。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

踏莎行

雪压枯条◇未抽,春寒憀栗作春愁。却思绿叶清阴下,来此曾闻黄栗留。

踏莎行

夕次阮公台,啸歌临爽垲。高名安足赖,故物今皆改。吾兄昔兹邑,遗爱称贤宰。桑中雉未飞,屋上乌犹在。途逢旧甿吏,城有同僚寀.望尘远见迎,拂馆来欣待。慈惠留千室,友于存四海。始知鲁卫间,优劣相悬倍。

踏莎行

素潦沙成岸,苍条柳映津。蝉休疑惜己,晴去似猜人。绀幕随天远,琼鉤伴月新。清风时一至,吹尽故缨尘。

踏莎行

风帽云巾历所期,问津保似到家时。曲阑半倚重杨外,潮落潮生祗自知。

踏莎行

有叶无花孰与同,繄谁指作雁来红。翠梢润色攒秋瓣,玉树遗歌入野丛。混迹尘泥欺落日,强颜篱落媚西风。丽华曾洒当时泪,不把胭脂染井桐。

踏莎行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

踏莎行

暑庭消尽风鸣树。树鸣风尽消庭暑。横枕一声莺。莺声一枕横。扇纨低粉面。面粉低纨扇。凉月淡侵床。床侵淡月凉。

踏莎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