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山十咏·感山

山以感为名,可见天地情。
万籁恬不作,风来自松声。

作品评述

诗词:《感山十咏·感山》

中文译文:
山以感为名,可见天地情。
万籁恬不作,风来自松声。

诗意:
《感山十咏·感山》是姚勉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诗人通过表达对山的感悟,展现了山的壮丽和与天地的情感相通。山被赋予了"感"这个名字,表达了山与自然界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山的深刻感受。首句"山以感为名,可见天地情"表明了山所拥有的感知力和它与天地间的情感共鸣。诗人通过运用"感"这个词,将山的存在与感知力相联系,表达了山有着丰富的情感和与天地相通的特质。

接下来的两句"万籁恬不作,风来自松声",描绘了山的宁静和与风的亲密关系。在山中,万物静默无声,只有松树的声音随风传来。这里所描绘的景象,使人感受到山的宁静和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以简洁的词语表达出了山的独特魅力和与天地的情感交流。通过山的感知力和宁静的景象,诗人唤起了读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既展现了山的崇高和与天地情感的融合,又让人体味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作者介绍

姚勉(一二一六~一二六二),字述之,号雪坡,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平江节度判官。丁母忧服阕,除秘书省正字,因言事免归。召爲校书郎兼太子舍人,以忤贾似道,被劾爲吴潜党,罢。景定三年卒,年四十七(《豫章丛书》本《雪坡舍人集》末附胡仲云《祭雪坡姚公文》,本集文及翁序作年四十六)。遗着由姪龙起编爲《雪坡集》五十卷(本集卷首文及翁序)。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八。 姚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影宋钞本《雪坡姚舍人文集》(简称影宋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等。底本诗集外之诗及《豫章丛书》多出底本之七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卫尉筑此堂,栋宇真杰立。几容五百坐,可饮三千客。府中省文书,堂上会亲戚。金杯浪翻江,铜盘光吐日。侍女发清歌,华筵美遥夕。当时倏分散,回首遂陈迹。岂知吾继来,复见少长集。虽诚慰濶绝,得无感畴昔。在昔皆其孙,乐极悲且泣。欢娱殆不减,左右或太息。谅曾事卫尉,始壮

新书欲献帝王家,奈此家贫道路赊。醉卧江村风雪里,时时自比贾长沙。

酒绿花红客爱诗,落花春岸酒家旗。寻思避世为逋客,不醉长醒也是痴。

血盆似口剑如牙,竭世枢机未足夸。亲到龙潭龙不现,者回失却眼中花。

千里岂云去,欲归如路穷。人间无暇日,马上又秋风。破月衔高岳,流星拂晓空。此时皆在梦,行色独匆匆。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虽在无古弦。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风流岂落正始后,甲子不数义熙前。一山黄菊平生事,无酒令人意缺然。庞公?此诗为沈辽作。据文意当为两首诗讹成,现据外集分。外集题第二首为《戏书》。?襄阳庞公少检束,白发不髡亦不俗。世所奔趋我独弃,我

正叨清级忽从戎,况与燕台事不同。开口谩劳矜道在,抚膺唯合哭途穷。操心未省趋浮俗,点额尤惭自至公。他日陶甄寻坠履,沧洲何处觅渔翁。

幽燕盛用武,六合已一家。眼穿当落日,沧海有灵查。

碧云高价彻天涯,珪璧清无一点瑕。双阙再承新雨露,三吴重赏旧烟霞。水轩散味朝贤句,松院分尝御府茶。闻说赤城终未见,画图何日寄京华。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若士北游穷地角,还食蛤蜊卷龟壳。庐歼凡骨不能飞,今朝九陔何处期。

翠屏香暖秋眠稳,霜冷宝奁金错刀。谁信苦吟无睡客,挑灯起听楚人骚。

故知寒食住为佳,可奈携家更忆家。忧乐相寻定何种,死生如梦本无涯。节中天色少来旧,诗里风光别去嗟。李迳桃蹊事虽退,柳行因雨未抛花。

深浅枫如被酒红,杉松偃蹇翠浮空。残秋景物秾春色,烘染丹青见化工。

池冰受日未全开,旋旋波痕百皱来。野鸭被人惊得惯,作群飞去却飞回。

一再荒林雪,全身掩薜萝。直饶埋没得,争柰鼻头何。

春巢累累,众鸟哺儿。众鸟不出巢,群雏嗷嗷腹甚饥。不出巢,其谓何,上有苍鹘窥其窠。问鹘何仇,鹘不我顾。我巢有雏,开口待哺。一日不击,巢雏不食。尔忧尔雏,众鸟号呼又可吁。

妾年初二八,两度嫁狂夫。薄命今犹在,坚贞扫地无。

塔倒峰峦影,钟埋涧谷音,二贤苔像古,四虎竹泉深。炬火推归路,经台唤隔林。人头连地脉,古迹备幽寻。

荒原落日过重城,万里苍茫感客情。乡思雨中和雁断,秋风江上见人行。枫林西入吴江远,驿路东分楚水平。遥望天涯流落久,暮云啼鸟自纵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