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八首

粗疏带出莲花冼,济楚披来粪扫衣。
拈起少林无孔笛,左瞻右盼两头吹。
声声慢,拍拍随,听者虽多和者稀。
曲遍欲休休不得,知音知后更谁知。

作品评述

诗词:《偈颂十八首》
作者:释师体
朝代:宋代

译文:
粗疏的言辞让莲花显得更加娇艳,
从楚国而来扫除的粪便洒在衣上。
捡起少林寺无孔笛,
双头吹奏时左右相瞻。
声音悠扬缓慢,
拍子随和。
虽然听众众多,但和唱者却很少。
曲调遍布,欲停却停不下来,
知音知道了,可知道的又有谁呢?

诗意: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一幅寺庙清洁工扫除厕所粪便的情景,展现了寺庙中琐碎粗疏的一面。诗人用少林无孔笛的形象,比喻人生中不断的麻烦和琐事。虽然诗中提到有很多听众,但演奏者却少之又少,让人产生一种孤独和不被理解的感觉。最后,诗人提问谁会真正理解他的音乐和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夸张的语言与画面描绘,使得诗意深入人心。透过表面简单的事物描写,传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琐碎和辛劳的领悟,并对于自己音乐的无奈与寻找知音的渴望。通过少林无孔笛的比喻,表达了人生中追寻悦乐却又感到苦恼和无助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鲜明,情感真挚,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诗词推荐

传杯谁与豁幽悰?霜晚黄花未满丛。过雁一声寒霭外,短篱数掩夕阳中。易虽病里犹能读,诗到愁边始欲工。惟有功名真已矣,嬾将华发对青铜。

石盆养寒翠,六月如三冬。勿云数寸碧,意若千丈松。劲节凌孤竹,虬根蟠老龙。傲霜滋正气,泣露泫春容。座有江湖趣,眼无尘土踪。终朝澹相对,浇我磊磈胸。

多劫曾为忍辱仙,未曾顿悟此心源。遭人活剥如斯苦,学者当同救脑然。

处处逢头路,头头是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更思量。

归心极江海,秋梦著丘园。鸥鹭白苹渚,年羊黄叶村。古人真已远,世事渺难论。相见陶元亮,觞来不得言。

云鬟枕落困春泥,玉郎为碾瑟瑟尘。闲教鹦鹉啄窗响,和娇扶起浓睡人。银瓶贮泉水一掬,松雨声来乳花熟。朱唇啜破绿云时,咽入香喉爽红玉。明眸渐开横秋水,手拨丝簧醉心起。台时却坐推金筝,不语思量梦中事。

小园宽占一山孤,别有墙遮古观居。到了恩波拦不住,水窗游出放生鱼。

此水连泾水,双珠血满川。青牛将赤虎,还号太平年。

义分元无守,跳粱遂不臣。美新应有赋,思汉定何人。晚景嗟逢此,孤忠尚欲伸。君王在灵武,日伫靖风尘。

晚色轻凉入画船。云峰飞尽玉为天。疏飙自为月褰帘。细酌流霞君且住,更深风月更清妍。为谁凄断小桥边。

闭户莺声老,开缄鲤素新。多惭青眼旧,远寄白头人。佳楮冰天茧,芳芽雪洞春。著书兼破睡,勒谢敢辞频。

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

凌空石磴三千丈,匝地瑶林百万花。自有眼来方见此,直疑身山到仙家。

眼看人换世,手种木成阴。藏拙无三窟,谈禅剧七禽。

新居未换一根椽,只有杨梅不值钱。莫共金家斗甘苦,参寥不是老婆禅。

延相堂前偏利市,衮衣相次又来迎。

飘飘雨色乱,终日悮闻声。钓客呼持笠,牧童喜啜羹。轻香树下满,余响谷中清。为谢登临者,枕流洗耳倾。

吾评此记前无古,历历溪山在目中。潦后数椽谁朴斩,云间千尺忽青红。比滁亭笔尤高简,与洛桥碑角长雄。父老皆云侯苦节,咄嗟幻出化人宫。

箫鼓却微寒,犹是芳菲时节。分付塞鸿归后,胜一钩寒月。双垂锦幄谢残枝,馀香恋衣结。又被鸟声呼醒,似征鞍催发。

寺中虚阁每曾登,忽欲看花往未能。夜色萧条门半掩,独依寒烛忆高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