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京雒木芍药三绝

沈芗亭北压栏杆,眩耀荧煌障幄宽。
不薄官梅伴飞霰,只饶兰蕙楚骚寒。

作品评述

《忆京雒木芍药三绝》是苏籀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回忆起京城的雒木芍药三绝,
在沈芗亭北侧倚着栏杆,
眼前一片明亮的烟火绚烂。
宽敞的帷幕上闪烁着耀眼的灯光。
官梅花朵不稀少,和飞落下的霰雪相伴,
只有兰花和蕙草才能在楚地的寒冷中茁壮生长。

诗意:
这首诗以苏籀的回忆为背景,描绘了京城中美丽的景色。其中,雒木芍药三绝象征着花卉的盛世,给人一种繁花似锦的感觉。沈芗亭北的栏杆是诗人的视角,通过栏杆望去,可以看到灯火辉煌的景象。帷幕的宽敞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而闪烁的灯光则增添了热闹喜庆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官梅和飞雪相伴,显示了寒冷的季节。然而,只有兰花和蕙草能够在楚地的寒冷环境中茁壮成长,彰显了它们的坚韧和生命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昔日京城的美景。诗人通过描绘烟火绚烂、灯光闪烁的场景,营造出繁华热闹的氛围。与此同时,诗中的官梅和飞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兰花和蕙草在严寒中的顽强生长。这种对比使诗词更加生动有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景色和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五月炎蒸阳气嘉。正堪端坐问南华。这个不能夸肝木,那人偏爱放心花。烦恼俱无远叹嗟。日当旧竿不教斜。玉兔过来添白雪,金乌显处吐黄

乱世归山谷,征鼙喜不闻。诗书犹满架,弟侄未为军。山犬眠红叶,樵童唱白云。此心非此志,终拟致明君。

忆昨从戎出渭滨,秋风金鼓震咸秦。鸢肩竟欠封侯相,三尺檠边老此身。

乱叠香罗,玉纤微把燕支污。靓妆无数。十里扬州路。怨绿啼红,总道春归去。君知否。画阑幽处。留得韶光住。

幽畦小雨馀,一一锦绣段。春日细春盘,悬知咄嗟办。

溪上新桥是凤林,残风剩雨做秋阴。先生小试南风手,写得一川山水音。

仁义大捷径,诗书一旅亭。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弹铗无鱼归未期,他乡风雨倍凄其。那堪枕上鸡声起,绝似楼头话别时。

推枕悠然起,吾诗忽欲成。虽云无义语,犹异不平鸣。有得忌轻出,微瑕须细评。平生五字句,垂老媿长城。

退居江水,郁起丹陵。礼物还旧,朝章中兴。龙图友及,骏命恭膺。鸣球香瓒,大糦是承。

云汉昭回下建章,鸾翔凤翥灿龙光。晨奎错落皆谟训,圣语丁宁示抑扬。自古求言开数路,只今兼听极群方。一篇默寓忧勤意,正为成王不敢康。

九日新霜薄,群飞一网遮。裘披杨柳絮,色染木犀花。下箸欣乡味,知侬忆故家。金杯浮菊蕊,相映两光华。

自笑触藩羝,人嘲失旦鸡。囊悭衣任短,山冷屋便低。宦拙谗销骨,言狂悔噬脐。自今焚笔研,有手但扶犁。

鬻文卖赋今能几,穷薄常因病折磨。宁作地仙事思邈,不教天女恼维摩。乞骸幸已逃空谷,养气难于塞决河。岂是先生老而健,修方多更阅医多。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更西流。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万古灰飞,算何用、黄金满屋。吾老矣,几番重九,几杯_醁。此日登临多恨别,明年强健何由卜。且唤教、儿女逐人来,寻黄菊。苹已白,枫犹绿。鲈已晚,橙初熟。叹人间何事,稍如吾欲。五柳爱寻王母使,三闾好作湘妃曲。向飘风、冻雨返柴扉,骑黄犊。

〔走笔成〕束带趋承明。守官唯谒者。清晨听银蚪。薄暮辞金马。受辞未尝易。当是(一作御)方知寡。清范何风流。高文有风雅。忽佐江上州。当自浔阳下。逆旅到三湘。长途应百舍。香炉远峰出。石镜澄湖泻。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范蠡长好之。庐山我心也。送君思远道。欲以数行

春意温然侍上官,松醪更劝语更端。行厨剩遣黄头载,下客何曾白眼看。烋在汉庭方眷注,功将周室更祗欢。孰知末至慈恩旧,老境犹歌行路难。

旌阳峰下水成渊,可约凫鸥共一川。种秫渐营浮蚁瓮,结茅重理蠹鱼编。敢期晤晤方倾盖,遽有新诗当赠鞭。仰望青云多鼎贵,无由换骨学飞仙。

无限有情风月间,好将醇酒发酡颜。奈何人自生疑阻,利害嫌轻更设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