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适寒夜读书

久従市井役,百事发不理。
感君读书篇,惜此寒夜晷。
殷勤附灯烛,黾勉就图史。
逡巡揖虞夏,汗漫驰刘李。
斯文家旧物,早岁夙従事。
一従慕膻腥,中弃如敝屣。
今夕亦何夕,忽如旧游至。
终篇再三叹,推枕不成寐。
人生无百年,所欲知有几。
县知未必得,奔走若趋市。
微言寄翰墨,开卷人心耳。
胡为弃不收,所逐在难觊。

作品评述

《和王适寒夜读书》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久从市井役,百事发不理。
感君读书篇,惜此寒夜晷。
殷勤附灯烛,黾勉就图史。
逡巡揖虞夏,汗漫驰刘李。
斯文家旧物,早岁夙从事。
一从慕膻腥,中弃如敝屣。
今夕亦何夕,忽如旧游至。
终篇再三叹,推枕不成寐。
人生无百年,所欲知有几。
县知未必得,奔走若趋市。
微言寄翰墨,开卷人心耳。
胡为弃不收,所逐在难觊。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辙在寒冷的夜晚与王适共同阅读书籍的情景。苏辙从事琐碎的市井工作已久,对于许多事情都漠不关心。然而,他感受到了王适读书的情怀,对此深感惋惜。他殷勤地点燃蜡烛,勉力研究历史之图书。他怀着虔诚的心情,恭敬地向古代贤人致意,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襟。这些文人家的旧物,早在年少时就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一度向往过名利的滋味,但后来却将其抛弃得如同破旧的鞋履。然而今夜,竟然如此突然地与过去的友人重逢,让他感到十分惊讶和愉悦。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苏辙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他认为人的一生并不长,对于自己所欲知道的事情又有多少能够实现呢?他怀疑即使他成为地方官员,也未必能够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因此,他选择奔走于市井之间,将他微不足道的言语寄托在文字中,希望能够打开读者的心扉。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抛弃这些珍贵的东西,而他却一直追求着这些难以捉摸的东西。

赏析:
苏辙在这首诗词中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他通过与王适共同阅读书籍的场景,表达了对读书的珍惜和对读书人的敬佩。他点燃蜡烛,用心地研究历史,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殷切追求。他对过去的友人突然重逢的惊喜和愉悦,表达了他对于知识的回归和对曾经追求名利的放弃。最后,他思考人生的短暂和个人追求的困难,选择将自己的思考和心声寄托在文字中,希望能够打开读者的心灵。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寒夜读书的场景,表达了苏辙对知识的珍视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从市井役中解脱出来,与王适一同读书的情景。诗中的动作和细节,如点燃灯烛、勉力阅读、汗水湿透衣襟,生动地表现了苏辙的用心和努力。他将自己与古代贤人相提并论,向他们致以恭敬和敬仰,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知识追求的困扰。他认为人生无百年,时间有限,他对自己所追求的知识的实现感到疑虑。他怀疑即使成为地方官员,也未必能够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因此,他选择以微言寄托翰墨,将自己的思考写在文字中,希望能够打开读者的心灵。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对知识的珍视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通过描绘寒夜读书的情景,抒发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敬佩和对知识追求的坚持。诗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和情感的表达,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慨,展示了苏辙作为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和追求。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携手喜初晴,夜光列星汉。栖嬾壁上图,昉於此乎看。诗翁为抽思,宫徵手自案。一醉不敢辞,斗胆破崖岸。

春情又为别离牵,旧恨新愁总自怜。莫问归期何日是,安排肠断绿窗前。

东风敛夕霏,山色霭晴晖。天上银河落,潭边白练飞。深林啼鸟绝,危磴采樵稀。已冒垂堂戒,岗头一振衣。

闻子东征效远官,行行春黯离魂。中途辍棹寻吴苑,西向登陆楼望海门。鹏舍曾嗟经岁谪,灵光空念岿然存。陵迁谷变今如此,为我停骖尽酒罇。

昔年曾向山中去,千手大悲拦不住。今朝又向山中来,优昙华向半天开。

重阳无菊闷书空,心似渊明兴不同。聊且携壶上东岭,不妨欹帽对西风。百年尽付无何外,三迳谁如阿堵中。十月黄花方烂漫,莫辞联骑访山翁。

寒林冻卉谁观者,繁艳清香自得子。天赋好花如有待,日寻幽径不知疲。未逢驿使空怀远,犹喜山翁亦好奇。昔岁一觞今一咏,共陶真意不为私。

松阴石迳绝纤埃,缓步行春得得来。风景一川诗料足,楼台两岸画图开。山花乱插髼松鬓,村酒频倾潋滟杯。扶醉归来天欲莫,数声鼓角又相催。

水际天低岸远,山腰雾卷云铺。拟唤松江小艇,归来好趁莼鲈。

汀洲碧草生,凫雁动春声。莫上高亭望,能伤送别情。

成名年少日,就业圣人书。擢桂谁相比,籝金已不如。东城送归客,秋日待征车。若到清潭畔,儒风变里闾。

青山重回首,风雨暗啼猿。杨柳溪头钓,梅花石上尊。故人无复见,烈士尚谁言。长有归来梦,衣冠满故园。

形模皆自然,树立岂人力。松影与秋光,扫成真水墨。

明廷百辟奉君王,祀事严称肃建章。天拱星辰陪日表,风回灯烛避龙光。侍祠官拜闻鸣玉,导驾班回散宝香。宣室受釐谁入对,为时陈论莫荒唐。

路出横江去,虚堂立道偏。雨声杨柳外,风色杏花前。有泪沾诗宿,无歌述酒仙。采江千古恨,号认向谁传。

春色东家出,相窥似有心。曲垣遮自短,别院闭还深。影动疑人折,香摇妒蝶寻。好风时解意,吹片拂罗襟。

拟握陂龙陟凤台,厌闻远雁一声哀。霜乾殷叶背林去,雨足黄云归谷来。蕙幛可能留鹤宿,草堂终待觅桤栽。有心培养山中桂,不束轮囷作散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鸿范合偿伦,调元四序均。几功天吏正,御苑物华新。底贡陈方物,来寮列远人。奉常呈九奏,嘉贶动穹旻。

四面围疎竹,中间著小台。有时将客到,随意看花开。拂拭莓苔石,招携码碯杯。昏鸦归欲尽,数个入诗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